林響
摘要:十九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到2020年實現全體脫貧,而中國的主要貧困人民就是農民,農民的所生活的農村就成了脫貧攻堅戰的主戰場,所以只有想出一套適合當地農村的發展模式,做到精準扶貧的要求,帶動集體致富,才能讓當地貧困的農民摘下貧困的帽子。所以本文以湖北省團風縣杜皮鄉養殖業和賈廟鄉旅游結合發展的現狀、所遇到的挑戰、和解決思路為例,提出打好脫貧攻堅戰的方法。
關鍵詞:十九大;養殖業;旅游業;結合發展;挑戰;解決思路
一、杜皮鄉養殖業與賈廟鄉旅游業的發展現狀
(一)杜皮鄉養殖業的現狀(以林家山村鴿子養殖業為例)
杜皮鄉林家山村位于杜皮鄉東北部。土地面積4640畝,其中耕地面積105畝,林荒地面積650畝,其它非耕地面積460畝。耕地地少山林多地理條件決定了林家山村的種植業不發達的未來,而因地制宜發展養殖業則很具前景。
2015年,林家山村精準扶貧戶林彩虹一家投資20余萬元在村內廢棄的學校旁建起鴿子養殖廠,并搭配散養土雞的養殖和糞便歸田施肥促進廢棄物質循環利用與環保。2015年至今,由于缺乏相關專業知識和技術支持,該養殖場一直處于盈利少,投資大的尷尬處境,急需改善和轉型。
(二)賈廟鄉旅游業的現狀
賈廟鄉國土面積129.8平方公里,含國營林場2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92公頃,水域524.07公頃,林地6725公頃。森林覆蓋率62.3%。礦產資源豐富,地質儲量10億噸。2016年賈廟鄉政府確立了“生態之鄉,綠色崛起”的大局目標,全力開發兩個山峰和三個水庫風景區,即大琦山、接天山、牛車河水庫、龍潭河水庫和下石沖水庫,精心打造“一帶兩路”林海花廊,形成“北名山、南碧水、中美景”的全域旅游格局,并積極改造礦區,努力把賈廟這個秀美山鄉建成生態文明之鄉、鄂東旅游明星鎮。旅游基礎好,發展前景光明,預計會提供大量就業機會,促進脫貧攻堅戰,實現小康。
二、養殖業與旅游業結合發展面臨的挑戰
(一)產業鏈結構不明確,難以形成規模
一個嚴密周全的產業鏈,既可以將旅游業和養殖業串聯起來協同發展,也可以降低單一產業的風險,增強經濟結構的彈性。根據調研和采訪結果表明:賈廟鄉的旅游規劃明確,招商引資進行順利,如大別山旅游投資公司擬投資50億元強勢進入,武漢東方集團開發接天山、龍潭河漂流開發、礦山公園開發相繼洽談簽約,投資5億元的“一字水”、過3億元的“長沖莊園”建設如火如荼;杜皮鄉鼓勵村民散養禽畜,如于2017年下發130萬余元補貼給養有禽畜的農戶。但兩鄉之間并沒有一個明確的合作發展意愿,更談不上一個嚴密周全的產業鏈結構,所以旅游業+養殖業的產業模式難以成規模。
(二)專業技術人員的引入較難,農民觀念保守
農村的條件艱苦,對于經濟落后的黃岡市團風縣的下轄鄉鎮更是如此,農村對專業技術人員的吸引力很小,如杜皮鄉的農技站僅有1名大專學歷的農技員,且很少下鄉對農戶養殖技術進行指導,人才極為匱乏。而進行養殖技術的培訓的大力開展是非常有利于農村養殖業逐漸邁向產業化進程,幫助農村畜牧業人員提高專業知識和素養同時,促進了養殖業的發展,改善了養殖業傳統結構,從而獲得更高的養殖經濟效益。但是由于農民發展觀念滯后,對一些新奇且沒有把握的事物抱有反對態度,所以難以推進鄉政府的一些發展計劃。
(三)商品出售的渠道以及旅游品牌推廣方式需探索
杜皮鄉的農產品及藥材出售方式一般為集市上出售和專人上門收取,但是有的農戶家的農產品及藥材產出過多,而采購者需求量不大或者沒有一個最新的價格標準,常常導致農產品腐爛和藥材以低價收購的現象。這也導致的了農戶的種植積極性下降,經濟收入減少的惡性循環,所以急需正規且多樣化的商品出售渠道。而對于旅游業來說一個好的品牌效應無疑會帶來景區人流量的增加,那么一個合適當地條件的品牌推廣方式顯得尤為重要。
三、為應對當前問題的一些解決思路
(一)政府開展相應的招商投資活動,形成示范效應
縣政府或者兩鄉政府和相關部門可以通過當地特色方式和多種方法去創建一個健康的融資平臺,給予吸引人的投資興趣的鼓勵政策,讓更多的資金流入發展建設中來。加大對養殖旅游項目發展所需基礎設施的投入,對新辦養殖旅游企業施行一定的稅費優惠,集中力量培育一批帶動作用大、發展勢頭好的養殖旅游龍頭企業,通過他們的帶動和示范效應,促進當地養殖旅游又好又快發展。并且鼓勵農民自建合作社,帶動整個村子的人共同致富,集體脫貧。
(二)開展畜牧局人員下鄉指導和相關專業培訓活動
目前就杜皮鄉而言,在鄉政府駐地設立了農技站1個,農技員2名,農技員一般在農技站接待鄉民并為他們解答,很少下鄉指導。而為了養殖旅游的健康發展,人才的培養和提升人員素質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要加強養殖業專門人才的培養,提高養殖業從業者的專業知識、技術水平,從而提高養殖業的專業化程度和生產效率; 再就是要對養殖業中與旅游者有直接接觸的人員進行文明禮儀、服務規范、溝通技巧等方面的培訓,培養服務意識、服務技能; 最后要對相關的旅游從業人員進行農業理論、養殖知識方面的培訓,使之成為能夠適應養殖旅游發展。
(三)運用新媒體平臺進行推廣工作
當今各種新型的媒體平臺以及快捷方便的傳播方式給人們的生活方式帶來了極大的影響,比如微信公眾號、微博和今日頭條等等,人們只要通過手機端對感興趣的內容進行分享,那他的社交圈都會對相應內容進行瀏覽,給未來帶來了無限可能。所以新媒體平臺給宣傳工作帶來的極大的動力和一個可行的途徑。根據我的調研,目前杜皮鄉和賈廟鄉都建立了相應的微信公眾號,而且鄉鎮相關部門都表示如果發展需要,可以投資經費在更高更大的媒體平臺對當地風情特色進行宣傳。
參考文獻:
[1]孫學立.農村一二三產業模式融合組織模式創新及其路徑創新.2018.
[2]王明華.養殖技術在農村推廣和應用對策.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