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們對于文化產業一詞相對陌生一些,但是它和人們的生活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而且顯在時代也逐漸走向了一個新時代,在新時代下,文化產業如何才能夠更加平穩的發展,就是值得人們考慮的話題。本篇文章也正式對新時代下文化產業的發展等等相關問題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夠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新時代;文化產業;戰略價值;策略
引言:
就目前來說,國家對于文化產業的發展也是相當重視的,已經出臺了一些文化產業的發展策略,對于文化產業的發展有著一定的導向作用。近些年來,有數據顯示,我國文化產業以及相關的產業增加了上萬億元,對于經濟的平穩發展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除此以外,文化產業的良好發展對于我國的國家建設等等都有著較為深遠的意義。
一、新時代文化產業發展的戰略價值
(一)應對社會基本矛盾轉變的需要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如今也已經進入了新的時代,與之伴隨的就是,我國的社會基本矛盾也已經發生了相應的改變。而且在現階段,我國國民對于文化這一方面的消費也正走在一個轉型的路上。但是實際上,人們目前的這種對于文化的需要并沒有得到較為全面的滿足。比如說目前我國的生態資源并不是平衡的狀態,而且在物資這一方面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單一的。無論是從物質上進行分析亦或是從精神上進行分析,人們的需求都沒有得到滿足。文化產業在發展過程當中也會遇到一定的困難,本身它的發展中心就是要傳播更加優秀的傳統文化,這一進程并不是完美的。這發展之路上遇到的問題也要及時的發現并改正,這樣才能夠讓越來越多的人民過上美好幸福的生活。
(二)為新時代的發展提供更加豐富的精神力量
在如今這樣的新時代之下,不斷地推動文化產業的發展是豐富國民精神力量的一個必經之路。人與其他的生物之間的最大的區別就是人們有自主的思維。因此人們對于事物可能就會有更加客觀的認識,人們的精神世界也應該進行豐富。文化產業的發展對人們的精神世界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提升方式。文化并不是在一時之間就能夠滲透到每一個人的思想當中的,它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在新時代中,文化產業的發展也要遵循一定的規律,逐漸的滲透到每個人的生活當中,這樣才能不斷的豐富國民的精神力量。
(三)文化產業也會進一步促進文化事業的發展
文化產業的發展在這個新時代當中是不可忽略的,它對于目前的我們的民族復興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可以說它是民族復興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文化產業的發展也會進一步的促進文化事業的發展。
(四)維護國家文化主權的需要
我國在近些年來在經濟領域取得了非常不錯的發展,與其他國家進行比較已經具備一定的實力。但是在文化軟實力這一方面,不得不說還存在有一定的差距有待提升。目前的這種文化影響力實際上對于我國在國際方面的一些決策等等還是有一定的消極影響。因此就應當對文化主權這一方面如何更好地維護進行思考。目前的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也為中國文化的傳播帶來了挑戰。因為現在的很多個國家的文化都在相互之間進行滲透,每一個民族之間的文化也都有著一定的差異。那么我國應當如何應對這一文化挑戰也應當是我們思考的問題。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優秀的傳統文化等等都需要深入人心。因此文化產業的發展也就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新時代文化產業的發展策略
(一)注重培養優質高效的文化產業集群
文化產業集群這一詞很好理解,也就是說以文化產業及其相關的一些產業進行主營的企業。對于文化產業集群的發展,國家也是對此高度重視的,并且也為其發展指出了方向。就是要更加的專業化,并且相應的提升規模。文化產業已經是國家很多個城市重要發展的產業之一。在如今這一新時代之下,更應該結合自身的情況,把握好機遇,確定好正確的發展目標,不僅僅為文化產業所在的省份做出經濟貢獻,也要盡可能的為國家做出貢獻。除此以外,在新時代下,創新也應當進行重視。文化產業要要考慮和其他的方面進行融合,比如說與娛樂、餐飲等等進行結合。這樣不僅僅會帶來一定的經濟收益,重要的是也進行了文化的傳播,可以說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
(二)注重科技對文化的影響
不得不提的就是,現在是一個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科技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可以說體現在方方面面。如果文化產業想要更好的發展,但是卻一直秉承著傳統的發展方式,那么可能這種發展速度就是令人堪憂的。文化產業也要適當的與目前先進的技術進行結合,這樣文化產業的發展方向也就會逐漸趨向高端化。自然國家在一些政策等方面也要相應地給予支持。這樣文化產業借助科技力量就能夠通過很多種途徑使文化產業獲得更好的發展。
三、結束語
總的來說,文化產業在社會當中同樣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產業,對于經濟社會的發展它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在如今這一新時代下,相關的文化產業更應當清醒的分析自身情況,并結合國家指明的發展方向,不斷地創造出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另外在發展當中,也要結合時代的特色,盡量從多方面運用科學技術,使文化產業的發展之路更加合理健康。
參考文獻:
[1] 鄭娜.大興安嶺地區文化產業發展狀況及對策研究[J].? 統計與咨詢. 2017(04)
[2] 陳波,王奧.2011—2015年我國網絡文化產業發展狀況分析[J].? 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6)
[3] 梁紀堯.山東省十七地市文化產業發展狀況評價研究[J].? 山東行政學院學報. 2015(06)
[4] 李樹奇,劉敬波.打造文化精品 建設文化強省——河北省2004—2009年文化產業發展狀況與分析[J].? 統計與管理. 2011(01)
[5] 汪其順,周佳,樓曉燕.臨安市文化產業發展狀況[J].? 浙江統計. 2005(06)
[6] 章忠慶.紹興市文化產業發展狀況[J]. 浙江統計. 2002(10)
作者簡介:
潘浩然(1997.9.25—),男,蒙族,籍貫:內蒙古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人,遼寧傳媒學院,16級本科生,專業:文化產業管理,研究方向:文化產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