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凱歌
支氣管擴張癥屬于常見的一種呼吸系統疾病,該病主要是由于慢性化膿性炎癥以及肺纖維化,致使支氣管發生變形及擴張。咳大量膿痰、反復咯血、喘息以及慢性咳嗽等是其常見的臨床表現,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發生支氣管擴張癥之后,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隨著病情的不斷發展,可導致患者進一步并發各種嚴重并發癥,例如肺炎、慢性肺源性心臟病以及肺壞疽等[1]。隨著近幾年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受到嚴重破壞,加之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導致支氣管擴張的發病率依舊處于較高水平。雖然我國目前對于支氣管擴張的研究成果并不少,但是由于該病呈慢性經過,目前還尚無特別有效的治療藥物,徹底治愈較難。以往有研究指出,多索茶堿治療支氣管擴張癥的療效及安全性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2]。因此為進一步論證該結論的可行性,同時進一步分析多索茶堿在支氣管擴張癥中的治療價值,本次研究選擇了68 例2015 年3 月~2018 年3 月期間在本院進行治療的支氣管擴張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將研究詳細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在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查批準后,選擇68 例2015 年3 月~2018 年3 月期間在本院進行治療的支氣管擴張癥患者,以雙盲法將其分為參照組和觀察組,各34 例。參照組男14 例,女20 例;年齡31~60 歲,平均年齡(49.76±6.26)歲;病程2.5~9.5 年,平均病程(6.03±1.84)年。觀察組男18例,女16例;年齡30~61歲,平均年齡(49.74±6.59)歲;病程2.5~9.0 年,平均病程(6.05±1.81)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研究對象均符合支氣管擴張癥相關診斷標準,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剔除妊娠期或者哺乳期患者、生理期女性患者以及存在藥物禁忌證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參照組 治療藥物為氨茶堿注射液(天津金耀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2020987,藥品規格:10 ml∶0.25 g)。治療方法:開通靜脈通道,選擇氨茶堿注射液250 mg 和250 ml 氯化鈉注射液混合,靜滴治療,2 次/d,連續治療7 d。
1.2.2 觀察組 治療藥物為多索茶堿注射液(浙江北生藥業漢生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0617,藥品規格:10 ml∶0.1 g)。治療方法:開通靜脈通道,選擇多索茶堿0.3 g 和250 ml 氯化鈉注射液混合,靜滴治療,2 次/d,連續治療7 d。
1.3 觀察指標 ①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各項肺功能指標變化情況,包括FEV1、VC 以及FVC。②觀察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各項肺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FEV1、VC、FVC 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FEV1、VC、FVC 水平均較本組治療前升高,且治療后觀察組FEV1、VC、FVC 優于參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參照組治療期間發生惡心嘔吐3 例、心律不齊2 例、失眠3 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3.53%(8/34);觀察組治療期間發生惡心嘔吐1 例、失眠1 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88%(2/34)。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各項肺功能指標比較(,L)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各項肺功能指標比較(,L)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參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n(%)]
支氣管擴張癥作為常見的一種呼吸系統疾病,其具體發病機制目前臨床尚無統一定論。根據支氣管擴張癥進程的不同,可分為三階段,即急性加重期、臨床緩解期和穩定期[3]。該病治療難度相對較大,通常急性加重期大多是因患者呼吸感染或者受到刺激等而誘發咳血、咳嗽以及喘促等癥狀,若任由其發展可使患者進一步發生呼吸困難等癥狀,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而對于臨床緩解期的支氣管擴張癥患者,由于患者之間的個體差異,其臨床癥狀發作頻率也不同。穩定期則是指患者經過治療后,其臨床癥狀得到顯著緩解,通常緩解時間至少可達90 d。對于支氣管擴張癥患者,由于目前還無十分有效的治療藥物,因此在其臨床治療上通常以對癥治療為主要治療原則[4]。
茶堿類藥物由于不僅具有良好的抗支氣管痙攣作用,同時還具有一定的消炎作用,對增強呼吸肌能力極為有益,因此其在慢阻肺疾病以及哮喘等疾病中的治療應用比較廣泛[5]。但是由于茶堿類藥物代謝的穩定性欠佳,因此在臨床治療中容易產生一些不良反應,在使用該類藥物治療時,需要提高患者用藥后的監控力度[6]。常見的茶堿類藥物有多索茶堿、氨茶堿以及斯普菲林等。既往臨床多采用氨茶堿治療,雖然可收獲一定治療效果,但是也有加多研究指出[7],氨茶堿給藥后,若患者的血藥濃度>20 μg/ml,極易導致患者發生各種不良反應,例如惡心嘔吐以及心律不齊等。而多索茶堿進入血液30 min 后即可發揮藥效,藥效作用時間長,同時不會對患者的神經系統以及消化系統等產生較大影響。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患者的FEV1、VC、FVC 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FEV1、VC、FVC 水平均較本組治療前升高,且觀察組升高程度優于參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5.88%低于參照組的23.5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221,P=0.040<0.05)。說明在支氣管擴張癥患者的治療中,多索茶堿治療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均較為理想。
綜上所述,對于支氣管擴張癥患者,多索茶堿治療價值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同時在治療期間不易產生不良反應,具有較高的治療安全性,可進一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