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色彩屬于一門專業基礎課程,該課程教學內容涵蓋了光、色、條件色、視覺心理等內容,藝術設計色彩教學旨在讓學生能夠靈活多變地應用色彩。藝術設計中的色彩教學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專業發展,對培養學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及創造性思維能力至關重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事業的不斷推進,高校藝術設計專業色彩教學改革勢在必行。高校應充分結合社會發展對藝術設計專業色彩教學提出的全新要求,加強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引入科學適用的教學方式方法提高學生綜合能力,使學生進入社會后可滿足社會人才需求。
一、《設計藝術學概論》內容簡介
《設計藝術學概論》是針對高校藝術設計專業色彩教學進行研究的著作。該書在設計藝術理論基礎上開展了全面系統的研究,將設計藝術學劃分為八大部分:第一部分,關于設計藝術的基礎理論知識,主要介紹了設計藝術的概念、設計藝術學的研究內容等內容;第二部分,關于設計藝術的分類,主要介紹了平面設計、工業產品設計、環境設計等內容:第三部分,關于設計藝術的特征與原則,主要介紹了設計藝術的本質特征、設計藝術的原則等內容;第四部分,關于設計文化與設計風格,主要介紹了設計文化、設計風格等內容;第五部分,關于設計心理與設計思維,主要介紹了設計心理、設計思維與設計方法等內容,以及其他部分內容。通過對本書的學習,可提高學生對藝術設計專業的掌握水平,并為學生今后進入藝術設計行業奠定良好基礎。
二、高校藝術設計專業中色彩教學現狀
伴隨著近幾年來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眾多高校紛紛踐行了擴招政策,高等教育模式由現代大眾教育模式逐漸取代過去的精英教育模式,越來越多學生可進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在高校擴招背景下進入藝術專業的大學生,難以滿足藝術行業對藝術人才的要求。高校藝術設計專業中色彩教學相當重要,一是色彩設計專業能力是現代藝術設計行業從業者必備的一項設計能力。依托色彩教學,不僅可促進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還可有效提高學生的色彩素養,為今后藝術設計打下良好的色彩基礎,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藝術設計水平。二是色彩感知并非簡單的色彩認知,可將其視為一種人生態度,即讓學生透過色彩增進對生活的熱愛、陶冶情操以及提高藝術修養,并有效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為學生專業發展提供極大的幫助。
三、高校藝術專業色彩教學策略
高校藝術設計專業色彩教學實踐影響著學生藝術設計水平,基于高校重點構建藝術設計專業色彩教學體系,讓學生能夠奠定堅實的色彩使用理論與技能。針對當前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的色彩教學現狀以及研讀《設計藝術學概論》后,筆者認為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進行藝術專業色彩教學。
第一,構建健全色彩教學體系。社會發展對高等教育提出了更為嚴苛的要求,既要求學生要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還要具備良好的實踐操作能力。對于高校藝術設計專業色彩教學而言,在注重理論教學的同時,還應當適當增加實踐教學課時,構建健全教學體系,不斷優化教學內容,有效提高教學質量。白全面色彩教學體系而言,應當明確確立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的目標,由此要求科學合理地設置教學內容,構建結構科學、清晰明確的課程體系,有效提高學生專業技能。
第二,革新傳統教學模式,調動起學生學習藝術設計色彩的主觀能動性。在高校藝術設計專業色彩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利用計算機安排色彩設計相關學習內容,彌補過去學生僅關注做工而疏忽色彩控制的不足,激發學生對藝術設計色彩學習的積極性,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創造能力。與此同時,學生借助計算機軟件可加深對色彩教學內容的掌握,并通過對設計色彩技術的實踐應用,調動起學生學習藝術設計色彩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第三,注重教學環節培養學生色彩表現能力。在高校藝術設計專業色彩教學中,教師應當借助示范、分析、反思等多元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引導、啟迪,構建起和諧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創造思維,切實提高學生色彩素養。例如,在進行經典色彩作品鑒賞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文化性、物理性等不同角度對作品展開評價,帶領學生感受色彩的純度、明度,在進行深入分析作品色彩的同時,開展色彩技法訓練。
綜上所述,高校藝術設計專業色彩教學需要從實踐人手,對色彩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優化,以滿足現代藝術設計教學的需求,將設計色彩運用變為學生表達內心情感活動的方式才能夠調動學生的色彩設計創新意識與創造能力,從而達到駕馭色彩進行藝術設計的目的。
(雷中民,西安工程大學造型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