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王夢嘉 羅鑫
摘要:每個國家或民族都有其獨特的文化魅力,特殊的地理環境和輝煌的歷史造就了英國特有的島國文化,形成了英國人禮貌紳士的性格特征。該文從英國的教育制度、體育和健身運動、飲食文化和風俗習慣四個方面介紹了英國的文化。通過這四個方面的介紹,可以了解英國文化的獨特之處。
關鍵詞:英國文化;教育制度;多方面文化
引言
籠統地說,文化不僅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歷史的積淀物。文化具有民族性的特征,一個民族的文化與該民族所處的客觀環境以及由此產生的人類實踐活動不可分割。綜觀世界歷史,可以發現一個國家的地理和經濟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而這種關系對于該民族的性格形成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英國的教育制度
(一)概況
英國的教育制度發達,政府對教育經費的投入較高。在英國,所有的人在五歲至十六歲期間,均要接受義務教育,這是學生上學的最短期限。目前,越來越多的還在三、四歲時上幼兒園,而年滿十六歲的青少年繼續求學的人數也在逐年增加。因此,教育機構的數目隨之快速增加,以便滿足人們求學的需求。英國學校分為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公立學校提供免費教育,而私立學校一般由家長負擔學費。雖然私立學校教育設施和師資水平都比較好,但是由于私立學校學費昂貴,一般只有富裕家庭才會送子女到私立學校上學。
(二) 16歲之前的教育
由于英國政府規定將孩子單獨留在家里是違法的,許多雙職工家庭就將三、四歲的孩子送到幼兒園或者在幼兒學校的幼兒班,接受一定的教育。孩子年滿五周歲后,就必須進入幼兒學校學習。年滿七周歲時,就進入初級學校學習。小學升入中學,需要參加一種升學考試,確定可以進入何種公立中學。成績優異的,可以考入文法學校,學習人文科學和其他文化基礎課程,成績一般的學生,會就讀普通的現代中學。而綜合中學,則接受任何學生,不僅教授文化基礎課,而且也根據學生的特點,側重職業技術培訓。因此,綜合中學更受歡迎。所有學生在中學至少要念到十六歲方可參加考試,獲取普通中等教育證書。
(三)16歲之后的教育
法律規定年滿十六周歲的學生可以離開學校開始工作。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成績、個人愛好等因素,選擇直接走上工作崗位或者是繼續讀書深造。與我國的學期不同,英國大學一般分為3個學期。第一學期從10月初至12月中旬;第二學期始于1月中旬,到4月上旬結束;第三學期從4月底開始,到6月底或7月初。一學年之所以分為3個學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圣誕節和復活節分別在12月和4月下旬,這兩個節日要放半個多月。暑假很長,一般有3個多月。在每學期上課時,每周的課時一般也不多,多數在十幾學時左右。學生在英國讀書,考試只占其中的一部分。一般的課程,都會結合所學的內容,要求寫一至兩篇論文,論文的成績在總評成績中,所占的比重較大。如果要想取得學位證書,英國學校一般也會對主要課程和畢業論文的成績提出一定要求。如果成績不符合申請學位的要求,但已通過了所有的課程,取得了規定的學分,可以取得畢業文憑或證書。從以上的介紹,可以看出,英國的教育制度是相當嚴格的。雖然在學校所上的課時不多,并不意味著學生可以輕松地混學位和文憑。學生要想取得學位和文憑,必須付出相當的努力。
二、英國的體育運動與健身運動
英國人喜愛各種體育運動,現代運動中有不少運動起源于英國。據統計,有64%的英國人定期參加各種形式的體育運動。英國有遍布全國的各類體育設施,供人們日常健身。在英國,許多衛星和有線電視頻道播放體育節目,需要按照體育比賽的場次,另外收費,并且收費昂貴。因此,許多英國人會選擇到酒吧看足球賽,一邊喝啤酒,一邊和其他人一起為精彩的足球比賽歡呼喝彩,成為英國的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但是對于重要的體育比賽,例如,世界杯足球賽奧林匹克運動會等,政府要求必須通過免費頻道播出,以便讓更多人欣賞體育比賽。
三、英國的飲食文化
英國的飲食,在世界上的名聲并不太好,很少有人會認為英國的菜肴味道鮮美,有特色。英國的菜肴比較單調,并且喜歡放比較多的調味品, 如:沙司。英國人的主食除了面包,便是土豆做成的食品,包括炸土豆條,整煮土豆。英國的海魚相對比較豐富,英國人很喜歡吃烤魚。英國雖然不出產茶葉,英國人喜歡喝茶,卻是舉世聞名的。英國人喜歡喝紅茶,到了下午,還有很多人喜歡喝“下午茶”,“下午茶”一般要配上各種餅干和點心。喝下午茶也有一定的講究。英國人一般在工作了幾小時后,都會休息二三十分鐘,他們稱之為“Tea Break”(喝茶休息)。
另外,英國人還喜歡飲酒,尤其是啤酒。但是對英國人來說,如果單獨在家飲酒,是很無聊的事,他們喜歡光顧酒吧。英國的酒吧,比比皆是,酒吧已經成為人們重要的社交場所。酒吧除了出售酒和各種不含酒精的飲料外,許多酒吧也出售價廉物美的食品,吸引更多的顧客。另外,以前酒吧只允許在午飯和傍晚時間營業,而自1988年起,英國允許酒吧全天營業。此舉措進一步推動了酒吧的生意興隆。在有精彩的體育比賽,尤其是足球比賽的時間,酒吧里更是座無虛席。
四、英國的風俗習慣
英國是一個講究傳統的國家,英國人很具有紳士風度。在平時的日常交往中,人們常說“請”、“謝謝”、“對不起”等禮貌用語。英國人很遵守社會秩序,辦事情排隊等候是英國人雷打不動的習俗。英國人的穿著也比較正規。在人際交往中,英國人不歡迎不速之客。要拜訪英國人,都需要事先預約或受到邀請。如果贈送禮物,一般不宜選擇貴重的物品,涉及個人生活的服飾、香水等,帶有公司標志或做廣告的物品。英國人比較歡迎工藝品、巧克力、鮮花、水果、酒和音樂會門票。
結語:
總之, 文化是一種氛圍, 由處于該文化氛圍中的人和物約定俗成。文化形成后, 又對處于該文化氛圍中的人和事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紳士風度是英國文化的精髓, 是英國人的價值取向和努力方向。英國人受這種文化的熏陶, 于是乎生活、工作、為人處事等方面都把此作為一個標準。
參考文獻:
[1]戴維,洛奇,小說的藝術,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
[2]高奮,西方現代主義文學源與流,寧波:寧波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