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敬茹
摘要:軍婚特殊保護制度產生于一定的歷史環境下。在戰爭年代,國家利益高于一切。軍人作為捍衛國家安全的主力,其婚姻的穩定關系著軍心的穩定,軍心的穩定關乎著軍隊戰斗力的穩固。保護其婚姻關系便顯得更加必要與重要。但當下處于和平與發展的時代,自由與人權成為了主流思想,軍婚特殊保護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復從前,且我國現行軍婚民事特殊保護制度為保護軍婚便限制軍人配偶離婚自由權做法的合理性、有效性也多番被質疑。
關鍵詞:軍婚;民事特殊保護;制度
一、軍婚特殊保護制度概述
1.1? 軍婚的概念
軍婚特殊保護制度,即對軍人婚姻實行特殊保護的制度。其特殊性體現在對軍人婚姻實行不同于一般婚姻的保護。要研究軍婚特殊保護制度,首先要了解軍婚,什么是軍婚?軍婚,即軍人的婚姻,早在 1931 年就有文件對軍婚有所提及,隨后各個歷史階段都有對軍婚的相關規定,不過表現的方式多為通過規定軍人和軍人的配偶能作為什么或者不能作為什么來保護軍人的婚姻,而沒有明確定義什么是軍婚;而在 1963 年,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關于處理破壞軍人婚姻案件的意見的報告》,《報告》把軍婚定義為兩種;第一種已經和軍人結婚的夫妻關系;第二種是雖未和軍人結婚,但已經和軍人訂婚,且這種訂婚關系,必須是收到群眾或者親屬認同的。
1.2? 軍婚特殊保護制度的現狀
軍婚離婚方面的狀況,我們可以從下面的小案例中管中窺豹。筆者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搜索關鍵詞軍人同意、離婚搜出了230個案例,但其中法院判決離婚的卻不多。判決離婚的多是分居多年,失去聯系、軍人有重大過錯等較極端的例子。而以感情破裂不具有特殊情形請求離婚的軍人配偶是絕大多數,基本上也是沒得到法院支持的。在此僅以下面小案例引出:非軍人一方的原告訴請離婚,被告沒表態,法院判決不予離婚。理由是原被告系軍婚,被告未明確表示同意離婚,原被告在民政局登記結婚,婚后共同育有一個兒子,這說明雙方的夫妻感情并未完全破裂。上述案例中法院都是嚴格遵守婚姻法規定偏向保護軍婚的,其實不止這個案例,筆者在裁判文書網上搜尋的有關軍人配偶要求離婚的案件,迄今尚未搜尋到有允許離婚的判決。雖法律有規定因為軍人重大過錯可以離婚的情形,但實踐中,軍人與其配偶都相距甚遠,有些重大過錯的行為也無法實施;而隨軍的配偶又多依靠軍人生活,即使軍人有重大過錯的行為,軍人配偶多只能選擇忍耐。
二、軍婚特殊保護制度的理論思考
2.1? 軍婚特殊保護制度的價值
軍婚特殊保護制度可以分解成軍婚特殊保護法律制度和軍婚特殊保護非法律制度;縱觀軍婚特殊保護法律制度的起源和發展,都是圍繞著軍婚民事保護和軍婚刑事保護這兩對基本矛盾展開的,以限制軍屬一方的離婚自由權為核心的民事保護與以懲治破壞軍婚行為為重點的刑事保護構成了軍婚特殊保護法律制度的完整體系,而軍婚特殊保護非法律制度一直是處在輔助的地位上,在非法律的層面上維護著軍婚的穩固,比如擁軍優屬政策、比如解決軍人配偶工作政策等。
2.2? 軍婚民事特殊保護制度相關法律問題探討
2.2.1 與婚姻自由原則的關系
離婚自由是現代私法意志自治原則的體現,是現代婚姻擺脫人身依附關系的標志。有學者認為,《婚姻法》第 33 條的規定是違背婚姻自由原則的。理由是:無論是憲法還是婚姻法都賦予了公民充分的離婚自由權,而軍人配偶的離婚自由卻嚴重被限制。我國法定離婚條件以判斷“感情是否破裂”為核心,而除了軍人有重大過錯,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允許離婚外,其他情況下,軍人配偶離婚的,都要經過軍人的同意。
2.2.2 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的關系
有學者認為《婚姻法》第 33 條的規定有違憲法所規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憲法》第 33 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憲法賦予了每一個公民被法律平等、不歧視、不區別對待的權利。公民在履行義務時,也應享受相應的權利。而在軍人有重大過錯的情形下,不須征得軍人同意,軍人配偶訴請離婚,準予判離的情況采的又是離婚過錯主義,同為公民,同一事件、同一法律關系卻因為身份不同便如此區別對待。這不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的精神。
2.2.3 是否有增設規定懲處第三者的必要
出軌是一個社會現象的統稱或變稱,廣義上的出軌包括精神出軌和身體出軌兩方面。狹義上的精神出軌僅指身體上的出軌,只要有配偶者與他人發生了不正當的關系、不管是一次、偶爾還是經常都算是出軌,與有配偶者同居、通奸、一夜情、重婚等都是出軌,都會影響軍婚關系,只不過像同居、結婚這樣惡劣的行為是婚姻法所不允許的行為。但《婚姻法》第 3 條雖規定,禁止重婚,禁止與有配偶者同居。對破壞軍婚關系的人,除了相應的刑事處罰,更應有相應的民事處罰,因此完全有必要增設規定處罰第三者。 也有人認為《婚姻法》明確規定“本法是婚姻家庭關系的基本準則”,《婚姻法》只能作為處理家庭內部關系的規定,而不能越過婚姻家庭關系去處罰婚姻家庭外的第三人,這違背“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的準則,不能因為要保護軍人的婚姻,就把特權任意的擴大,這超出婚姻法的“能力”范圍。
三、軍婚特殊保護制度實施中遭遇的困境
3.1? 軍婚民事特殊保護制度在實踐中遭遇的困境
婚姻法第 33 條的規定在立法上不僅與婚姻自由原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有出入,其在實踐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婚姻法》第 33 條的實施并未起到保護軍婚的實質作用,設置婚姻法第 33 條的初衷是為了穩定軍心,維護軍婚的穩定,才賦予軍人離婚否決的特權,從條文設計看,軍人除了有重大過錯外,在配偶一方提離婚時都有否決權,更突出保護軍人的意志,讓其即使身在部隊,也能有一個完整的家,不用擔心配偶鬧離婚,在沒有突發情況時能全身心投入訓練,在需要搶險救災時能迎難而上。光從表面來看,因為離婚自由權被限制,第 33 條確實從很大程度上把軍婚離婚率控制在了一個比較小的范圍,但是從實質來看,在婚姻生活中活得如行尸走肉,軍人配偶想解脫,得不到軍人一方的同意,法院也不會判決離婚,軍人配偶多會采取哭鬧耍潑的方式,逼迫軍人離婚,給部隊造成了極壞的影響。最終結果是不僅后院起火,火還燒到前院部隊去了,軍人一方若仍不想離婚,便只能大家互相折磨,各過各的,夫妻關系名存實亡。
參考文獻:
[1] 葉英萍. 婚姻法學新探[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2] 張希坡. 中國婚姻立法史[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 周江陵. 對軍婚保護特殊法條的思考[J]. 法學雜志,2017(01):56-60.
[4] 楊菁. 軍婚特殊保護法律問題研究[D]. 北京:中國政法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