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珺
摘要:韓非思想是中國古代經典的哲學思想,韓非不但能夠深入地剖析出人性的本質,而且還能夠在這些基礎上有效地實現法術勢三者結合的法治思想。韓非的這些思想能夠在當今社會的各個管理領域得到有效的應用,最重要的是能夠彌補當今管理思維的不足與弊端。一般來說,在韓非管理思想視野下管理思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構建,充分利用人性特點進行管理、充分把握人、事情與制度之間的張力、依靠制度保證職位的權威性。
關鍵詞:韓非思想;人性論;功利主義;管理思維;制衡
管理學是當今社會的顯學,當然這里所說的管理學是泛指一切與管理有關的學問。不僅學術界在探討,而且各類企業、機關單位人員也都熱衷于對管理學的探討。并且目前在探討管理學當中出現了一個新趨勢,那就是熱衷于在中國古代哲學思想中尋找管理智慧。這種現象一方面是“國學熱”的集中反映,另一方面也符合現在我們主流思想當中的“文化自信”。因此對這一方面的研究是一個熱點,許多研究者也創造了許多的學術研究成果。但是仔細去研讀、分析,就會發現已有的研究成果大多呈現出“宏觀敘述概括”的弊端,不過是對一些淺層次、膚淺問題的“再敘述”,根本解決不了實際的問題。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應該立足于問題的根本分析和相關理論知識的梳理,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經世致用的功效。筆者將對管理思維的探討放在剖析韓非思想的這一角度上,試通過對韓非的管理思想進行深層次剖析從而為管理思維的確定提供一些建議。
一、韓非管理思想基本內容
韓非思想是非常豐富的,并且蘊含了經典的管理思想,這些管理思想總得來看包含了三個方面,人性論、人與制度、法術勢結合。
(一)人性論
人性論是中國古代哲學思想中經常探討的一個話題,孟子的性本善,荀子的性本惡。韓非是荀子的學生,繼承了荀子性本惡的主張,并且加以發展。韓非認為人性本惡,道德對于人來說根本沒有任何約束作用,反而刑法能夠徹底震懾人,正所謂寡能懷于義固能服于勢。[1]韓非對此進行了詳細的舉例論證,韓非說孔子的仁義道德是名譽天下的,但是追隨孔子的只有七十二人,實踐他學術的人也僅僅只有顏回。魯哀公是下等的君主,但是魯國境內沒有不臣服他的。
這種人性論其實就是一種管理智慧,那就是僅僅依靠道德教化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而依靠種種刑法反而能把一些人管理的溫順。所以說管理就是把握中人性格中“犯賤”的因素和特點。一個人說話能不能讓人服從,其實和這個人的道德和這些話的正確與否沒有太大的關系。而和說話人的身份、所擁有的的權勢卻有著緊密的關系。在現實中似乎真實是這樣,市委書記、市長的話誰敢不聽呢?哪怕是罵一個人、侮辱一個人,他也會聽,而且還是從內心主動接受,甚至還會以此為榮。
(二)人與制度
在商鞅看來,制度要想起到理想的效果,必須要由執行制度的人來保證。人是否有良知、道德是否對人有約束作用,這些其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通過利用人性當中的一些特點,使人與人之間形成相互的制約作用。這樣才能夠有利地保證制度運行后應有效果的產生。韓非不相信制度,也不相信人,相信的是人與制度在制衡中形成的張力。[2]
(三)法術勢結合
韓非明確提出,“堯為匹夫,不能治三家。桀為天子,能害其國”。明確來講,一個人能夠很好地開展管理工作,最主要的因素并不是個人品德和個人,而是權勢。只要在那個位置上,只要手中有那個權力,無論能力如何,都能夠將人管理住,都能夠形成絕對的權威。
很多時候我們認為一個領導者的威望、能力、個人魅力會對他的領導工作開展產生一定的作用,但是這些因素的有效發揮都是以自己處于某種職位、擁有某些權力為基礎的。如果一個領導沒有相當充分的權力,那么任何的法與術的產生得效果都會大打折扣。現實中有些領導制定的措施非常完美、權謀權術運用的相當熟練,就是因為權力空殼化,導致了自己在管理上毫無作為。所以很多人僅僅擁有一些管理的方法和權術,但是沒有在一定的位置上,你會發現無計可施。這就是為什么在機關事業單位經常會出現“人走茶涼”的現象,很多領導感嘆自己的話沒有認聽了,那是因為法與勢分離了。
二、當今管理思維的不足與弊端
管理工作的開展自然從根本上還是取決于管理思維,因為管理思維對于管理工作開展的大方向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但是當今的管理思維存在著諸多的的不足與弊端。
第一,過度套用西方管理理論。這種不足和弊端造成的負面影響是非常大的,因為直接造成了管理大方向的失誤。因為西方的國民性格和中國人有著本質性的區別,而且西方社會形態也與中國社會大不一樣。[3]比方說民主式的管理,這種管理應該說是一種先進的管理理論,也是未來社會中積極追求的一種理論。但是這種理論不一定適合中國的所有管理領域,對于那些低文化水平、低素質群體的管理這種理論顯然不適用。但是很多管理角色者沒有認識到這種情況。
第二,很多管理思維、管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脫離實際。從現實情況來看,很多領域的管理制度完全不考慮實際,更多呈現出形式化、教條化的狀態,這樣就造成了管理思維實際效果的降低。很多管理思維的創造者往往是“理論型”的、“書生型”的,根本沒有實際的管理經驗,對于現實情況也不是太了解,往往是一種紙上談兵。
三、韓非主要思想視野下管理思維確定
(一)充分利用人性特點進行管理
韓非的管理思想中人性論是最為重要的,在確定管理思維中應該充分利用人性特點。韓非認為人性中最大的特點就是趨利避害、重功利而輕仁義,韓非的這種思想對于管理思維確定來說是非常有借鑒作用的。那就是應該重視被管理人員之間的相互監督、相互舉報相關制度的構建,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把監督力度和廣度擴大。專職的監督人員誠然屬于專業化制度人員,但是他們的作用的發揮遠遠不如被管理人員的相互監督、相互舉報。舉報有功自然得到獎勵,包庇隱瞞一旦查處同罪,這就是所謂的“連坐”。這樣的制度在監督被管理人員上確實具有可行性,但是被管理人員會接受這種管理思維嗎?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在這種制度下可以謀取某些利益,只要能夠謀的利益誰不是違背道德大多數的被管理人員是不在乎的,即便在乎也會逐漸麻木。[4]
一定要把人的功利心理、趨利避害的心理吃透并且作為管理思維確定的切入點,不要相信人有太多的道德和心靈上的愧疚,這些在現實的管理中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但凡有過實際管理經驗的人,都會明白其中的道理。
(二)充分把握人、事情與制度之間的張力
很多學者認為韓非和王安石在法治問題上的認識具有相似性,這是肯定的。但是兩人還有著根本性的差異,那就是王安石太相信制度,而韓非能夠認識到制度、人、事情之間的張力。即韓非不會過度“迷信”制度,能夠認識到人以及人制造的各種事情對制度產生的影響。這就說明在進行管理制度制定時一定要考慮到現實因素對它的沖擊,制度畢竟是“死”的,最后的運行結果還要考慮到人和事情的作用。
其實這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要客觀看待管理制度的作用,制度畢竟不是萬能的,有很多方面是制度所不能夠有力觸及到的。我們在進行管理思維確定的時候,一定要充分把握被管理者的內心心理特點和性格特點,充分估計被管理者對制度和管理的抵觸行為和抗拒行為,做好相關的預防措施和懲罰規定。所以要明確一種意識,制度只是管理中的一環,充其量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所以說整個管理的運行確實需要制度,但是并不是僅僅有制度就可以的,最重要的是要在人和事情的綜合影響下對相關的制度進行有效的修改和調整,從而增強管理制度的現實性和可行性。
(三)依靠制度保證職位的權威性
在日常的管理工作開展中,經常會出現阻礙管理的現象,也就是很多被管理人員不服從、對抗管理。當然這種服從、對抗并不是憑空產生的,能做出這些事情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憑借。但是這種現象畢竟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需要認真去對待。
其實韓非法術勢合一的法治思想能給提供一定的借鑒作用,那就是依靠制度保證職位的權威性。無論是誰在這個崗位上,被管理人員都要執行和服從他的決策與命令。否則就會被視為對制度本身的對抗,就會受到制度的制裁。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管理工作能夠順利推行下去,才能夠逐漸清除管理工作中的不服從和對抗。
當然權威性的確立并不是僅僅依靠上級的任命和相關制度的規定,更多還是在于在各個職位上的管理者能夠審時度勢,能夠認識到管理區域內“灰色空間”存在的重要性,也就是要承認一些人的特殊權益和特殊利益,這樣才能夠使他們服從自己的權威,配合自己管理工作的開展,只有才這樣才能保證自己權威的牢固。所以說管理者要想有著較高的權威,還要從自身能力提高上入手,而不是裝腔作勢、擺架子、擺資格,這樣只能會貽笑大方。無論是上級,還是下級,都會看不起自己。
參考文獻
[1]程玉萍,高明.韓非思想與秦兵馬俑藝術芻議[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48(05):160-166.
[2]蔣重躍.關于《韓非子》中三組概念的矛盾——例說傳統學術思想的批判性研究[J].國學學刊,2019(01):90-103+143.
[3]杜保瑞.論《韓非子》法家思想的內在理路及其與儒道的關系[J].管子學刊,2019(01):38-53.
[4]飯塚由樹,于婷.秦朝與法家思想——韓非思想的運用與王朝破滅原因的分析[J].大眾文藝,2018(23):24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