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澤軍
(遼寧省大連市旅順口區第三高級中學 116041)
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學生需要學習很多元素化合物相關的知識,也要解決很多與之對應的問題,如果學生不能對自己所學知識有很清晰的了解,那么學生面對這些題目就會無從入手.所以在解題之前,學生要先對元素化合物相關的知識有比較清晰的認識,進而能根據相關化合物的特點,結合解題技巧,快速解決問題.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談一談在高中化學元素化合物問題的解題技巧.
化合物元素問題特別是元素化合物的相關知識,其在高中化學的學習過程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只有學生通過對相關元素的學習,對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比較全面的認識,才可能將其應用到解題過程之中.在高中階段化學學習中,其元素化合物相關知識分布比較散亂,學生可能很難找到課程的重點,所以教師在進行相關知識的教學時,要先注意將教學中的重點學習內容挑出來,讓學生在進行學習時重點加強這部分的記憶,以確保能夠熟練掌握.
在進行元素化合物重點知識的學習時,教師應注意要求學生對相關化合物進行分析,例如,在學習鋁元素的相關知識時,教師要注意讓學生結合鋁的相關知識知道鋁是一種化學性質較為活潑的物質,明白鋁作為一種活潑的金屬單質,其也可以和一些非金屬單質發生相應的反應,并可以和酸發生反應,產生氫氣.像這樣,讓學生對所學元素化合物的相關性質有比較深刻的認識,可以使學生在解答元素化合物相關問題時,可以根據題中給出的相關物質的化學性質來快速鑒別物質,進而提高學生的解題速度和正答率.
高考考察元素化合物相關知識的問題有很多,而不同的題目都有不同的解題思路來對其進行求解.在實際的解題過程中,清晰明確的解題思路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學生非常清楚,這道題要考什么,要怎么做才能得出題目要求的答案,在過程中需要運用哪些知識點時,學生才能夠明確解題思路,快速找到解題突破口,將題目解答出來,而如果學生在解答化學問題時,不能夠明確解題的方法,沒有清晰的思路,就會導致解題進度緩慢,甚至感覺無從下手.針對這一情況,筆者結合高中化學常考的元素化合物題型,介紹這些題目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技巧.
1.化學方法分離和物質提純問題
這類問題的表型形式往往是混合溶液中通過多種手段處理,將雜質分離出去進而得到相對較為純凈的產物.在解決這類問題時,一般使用生成沉淀法、生成氣體法、氧化還原法、正鹽酸式鹽相互轉換法、利用物質兩性去除雜質五種方法來進行,其原理均為利用元素化合物的相關性質將溶液中的雜質進行轉化從而達到分離提純的目的,在實際解題中應用較廣.

①過濾 ②加入過量的NaOH溶液 ③加入適量鹽酸 ④加入過量的Na2CO2溶液 ⑤加入過量BaCl2溶液
A.①④②⑤③ B.④①②⑤③
C.②⑤④①③ D.⑤②④①③

2.物質鑒別問題
在進行物質鑒別題的解答時,需要學生對常見的化學物質的特殊性質與其相應的檢驗方法有比較深入的了解.除此之外,還要熟知檢驗酸堿性的試劑和其產生的相應現象.記憶多種陽離子生成難溶性沉淀的條件和其所生成沉淀的形態,在這里要特別要求學生記憶幾種特殊的沉淀:Al(OH)3為白色絮狀沉淀,溶于稀硝酸,不溶于氨水;Fe3+與少量NaOH溶液反應會生成紅褐色的Fe(OH)3沉淀;Cu2+與NaOH溶液藍色的Cu(OH)2沉淀.下面以幾個習題為例,探究一下具體解題技巧.
例2下列各組溶液之中,需要使用試管和膠頭滴管就可以鑒別的是( ).
A.KOH和Al2(SO4)2B.稀H2SO4和NaHCO3
C.CaCl2和Na2CO3D.Ba(OH)2和NaHSO4
在這個題目中要求不使用化學試劑來鑒別兩種化學物質,這就要求兩種物質必須相互滴加會產生不同現象才可以達成檢驗效果(即多量與少量物質生成的物質不同),A項若硫酸鋁過量


反應現象不同故選擇A選項.
例3 不使用其他試劑,只使用化學方法來區別下列兩組內的四種溶液( ).
①NaOH、NaCl、AgNO3、NH3·H2O
②NaCl、MgCl、Al2(SO4)3、NH4Cl
A.只有①組可以 B.只有②組可以
C.兩組均可以 D.兩組都不可以
將第一組的四種溶液取少量,相互滴加,在其他三種溶液滴入該溶液后能產生沉淀的是AgNO3.再將AgNO3滴入剩下的三種溶液中,立即產生白色沉淀的溶液時NaCl;產生土黃色沉淀的是NaOH;沒有產生現象,反向滴加后產生土黃色沉淀,然后再消失的是NH3·H2O .第二組中相互之間沒有現象,所以選A.
綜上所述,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學生對元素化合物的相關知識有比較深刻的認識,從而掌握其相關知識.在實際解決元素化合物的問題時,要能夠掌握解題的需要的相關知識,熟知各元素化合物的形態,與相對應的鑒別方法,提高解題的正答率.在進行實際的解題時,教師也要注意讓學生從題目中分析出所考察的知識點,再結合合適的例題講解,提高學生的解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