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杰
【摘 要】大部分小學生處于活潑好動的年齡,再加上數學知識在一定程度上是枯燥無聊的,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要考慮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如游戲教學法、問題教學法和生活化教學等等,同時促使學生加強對數學知識的運用。基于多年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本文從“以游戲激發起學生的積極性”“以問題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建構”“以生活加深學生對數學的理解”三方面出發來探討小學數學的有效進行。
【關鍵詞】小學數學;游戲;問題;生活
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對于好玩又活躍的小學生而言,數學課一直是他們怕上、不愿上的一門課。為了切實使學生愛上數學這門課,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點,將一定的教學小游戲融入課堂中,寓教于樂。此外,數學課的教學離不開一定的問題支撐,教師要進行有效的提問,以問題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建構,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最后,教師還要注意生活和數學的結合,使學生認識到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從而增強學生運用數學的能力。
一、以游戲激發起學生的積極性
基于多年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經驗,筆者發現大部分學生是喜歡游戲的,不論是一年級學生還是六年級學生。另外,很多學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容易產生疲勞感與厭倦感,這就要求教師不斷探索新穎的教學方法。因此根據學生的接受程度以及學生喜歡游戲的特點,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將一定的趣味游戲融入教學,根據課堂教學內容來設計相應的趣味游戲,以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例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筆者在帶領學習《確定位置》這一部分時就組織了一場教學游戲。在課前幾分鐘,筆者說:“大家是不是都喜歡玩游戲呢?既然大家都喜歡,那么現在我們來做個小游戲。”筆者在上課之前趁學生不注意往某幾個學生的抽屜里藏了幾個水晶球(并且要求學生把手都背到身后,不能看自己的抽屜有沒有,相互監督,不遵守規定的學生將不能參與游戲),首先猜到水晶球在哪里的學生還可以擁有這個水晶球。同時筆者采取這樣的提示:它在北邊偏后幾排右邊的同學抽屜里;水晶球的位置在第×行第×列。在筆者的一步步引導下,學生都積極參與其中,課堂氣氛得到了十分有效的活躍。可以看出,融入游戲教學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課堂熱情并使其集中注意力。
二、以問題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建構
數學教學要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使學生逐漸地能夠自己解決問題。因為大部分學生在學習中通過建構促進自身對知識的理解,而建構的過程需要學生去獨立思考、與人交流。如果教師呈現的問題是條件沒有多余、沒有缺失的問題,那么雖然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建構意識,但是數學的學習需要學生經歷選擇、過濾的過程,所以我們教師應該從建模的角度引領學生運用自己的手段去采集數據、選擇模型,從而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三年級數學上冊的《年、月、日》一課的教學中,筆者呈現了2019年4月的日歷,讓學生說說從日歷中知道了什么?有學生說4月1日是星期一,4月30日是星期二;也有學生橫向著看,4月1日到7日是一個星期;該月有5個星期一、5個星期二……筆者提出問題:那么2019年的5月會有幾個星期一呢?你能根據這個日歷,知道2019年3月20日是星期幾嗎?某年3月20日是星期日,那么這一年的3月一共有幾個星期日?筆者以問題引發學生猜測、驗證,在螺旋上升中實現了建模的過程,有效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建構。
三、以生活加深學生對數學的理解
小學數學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只有從數學的視角去觀察生活,體會數學知識在解決問題中的應用,才能使學生的應用意識與應用能力得到培養,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深刻理解。小學數學教師要用好教材、用活教材,充分挖掘可以利用的資源。通過生活化教學措施把小學生們從吃力的、低效的數學學習困境中解救出來,讓他們更容易接受數學知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探索發現精神,從而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素養的全面發展。
例如,在《測量》一課的教學中,筆者從學生熟知的生活中選取教材,讓學生測量數學教材的長度、寬度和厚度,測量橡皮擦、粉筆等學生生活中易于見到的事物,使教學內容豐富起來,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又如,在教學《購物》一課時,筆者讓學生了解家庭的收入、儲蓄,了解父母的購物方式,并且為學生創設了生活的情境,即有的同學當老板,有的學生當顧客,分別完成交易,體會人民幣的運用,并且加強加減法的運用。這樣既能體現數學學科知識的內容,又能促進學生對知識的運用。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開展需要教師不斷思考、創新,將有效的教學方法運用其中以切實使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和數學思維能力得到有效的調動及培養,使學生能夠愛上數學并且運用數學。
【參考文獻】
[1]王予功.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問題情境的創設[J].課程教育研究,2019(42):166-167
[2]扎鎖慶.試論小學數學教學中高效課堂的構建[J].課程教育研究,2019(42):191-192
(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太石鎮沙塄小學 甘肅 定西 73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