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凱 張楠楠 邢澤州 鄧盛勇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程不斷提速,越來越多的社會活動出現在日常生活中。良好的第一印象對于形象塑造而言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打造適合自己的形象是很多人急切想要解決的問題。經過調研分析,現在已存在的形象設計行業大多面向經濟實力較強的人群,對大多學生群體來說,形象設計的費用實在難以承受。尤其在大學生市場中,形象設計行業存在較大空缺,如果能夠順利開發面向大學生群體的形象設計市場,那么這一市場將大有供不應求之勢。但是如何打開這個市場,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分析。
關鍵詞:形象設計;大學生群體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社會文明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個人形象在人際關系的改善和事業的成功中起到的越來越大的作用。良好的第一印象對于形象塑造而言有著重要的作用,能夠推動社會活動的順利開展。因此,較為簡易的穿著與打扮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日常需求。現在已經存在的形象設計行業業務分散,缺少集服裝搭配、發型設計、妝容設計為一體的全方位對客戶形象進行設計的公司。大部分成熟度較高的公司都面向演員等名人,對于有這方面需求的在校生和即將畢業尋找工作的學生來說,一次形象設計動輒上千的費用讓許多人望而卻步。可以說,形象設計行業在大學生市場的需求量大,前景廣闊。
1 大學生形象設計的內涵、意義
形象代表著一個人的精神面貌、外形特征、人格內涵以及學識修養等,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表現,對于大學生來說,形象代表著其發展潛力與綜合素質,是其能否獲得成功、能否適應社會的重要影響因素。形象設計是根據個體的身材氣質、個人需求、體貌以及社會角色等因素的不同,利用精神氣質、妝容飾物、言行舉止等對其形象進行完美創建的一個過程。形象設計主要分成兩大部分,一是形象包裝,比如服裝搭配、發型化妝;二是人格修養等內在因素的提升。由此我們可以說,大學生形象設計是一項系統且長期的工程,其涉及人格內涵、審美教育、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工程內容,對大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以及學習生活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作用。大學生形象設計包括了外在形象設計(語言表達、基礎護理、服飾搭配、發型設計、基本禮儀等),也包括了內涵修養(心理素質、人格品質、文化藝術修養)以及職場形象設計(求職形象、職場禮儀、職場人際關系等)多方面的內容,從而促進大學生內在形象與外在形象的和諧發展。
2 面向大學生群體的形象設計服務的需求供不應求
2.1 從調研數據上分析
為充分了解形象設計行業的現狀,以及人們對形象設計服務的接受情況、消費情況等,我們用網絡調查問卷的形式,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不同消費群體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18~30歲這個年齡階段的人最看重個人形象,這個年齡階段正好包括了大學生群體,有約91.6%的人認為個人形象對生活工作影響很大。[1]其中,女性在個人形象方面的消費占總消費額的比例遠遠高于男性。
2.2 從大學生形象設計需求上分析
我們在對高校各晚會、演出團體的調查中發現,他們往往需要輾轉多個地址才能做齊服裝、發型、妝容等全套設計。因此,這一類團體對于形象設計的需求也是迫切的。面向大學生群體的形象設計服務的市場需求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針對需要去參加各種面試的學生干部、面試崗位的應屆畢業生,需要一種相對簡單、便宜而又完整的形象設計。
(2)校內的各社團演出、晚會演員們對形象設計等要求更高一些,需求也更大。尤其是越來越豐富的大學校園活動,使得這一方面的市場更加廣闊。
(3)大學生對形象設計的要求大多得具有快速便捷、一條龍服務、價格低廉的特點。
2.3 從現有服務上分析
據統計,目前,我國約有專業形象顧問10萬名,他們從事化妝、發型和服裝風格設計、行為禮儀、溝通、自我展示等方面的顧問。他們大部分是獨立工作,也有一部分人在公司里工作。他們的客戶有私人客戶,也有企業的CEO(首席執行官)和普通員工。但是,能為學生提供形象設計服務的形象顧問少之又少。
3 面向大學生的形象設計市場有機遇,也有挑戰
3.1 大學生的形象設計市場的機遇
現在市面上提供形象設計的公司服務分散,想要完成一整套的設計,就得東奔西走,缺少集發型設計、服裝搭配、妝容設計為一體的公司。形象設計集成度較高的公司收費也高,讓急需形象設計的大學生群體望而卻步。
形象設計服務在大學生市場擁有龐大的消費群體,每年校內都會有各種各樣的部門面試、應屆生工作面試、社團活動、晚會等,參加這些活動的人大多都需要形象設計服務,但是又缺少能夠提供廉價、便捷、完整的形象設計的公司。尤其是那些要參加演出的人,他們要聯系不同的公司(發型設計、妝容設計、服裝租賃等公司),以保證能夠做齊一整套的設計,不僅費時費力,服務費也是出了好幾份。[2]
3.2 現存的大學生形象設計市場面臨的挑戰
由于形象設計的概念還沒有完全深入人心,大多數人認為的形象設計都是不全面的,并且相當部分人的穿衣打扮風格已經根深蒂固,較難接受服務人員給予的與其原本的風格相差較大的整改建議,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需求風險。
4 大學生形象設計的幾點原則
4.1 整體性原則
大學生形象設計是一項長期且系統的工程,主要包括禮儀、化妝、形體、語言訓練、服飾等多方面的形象指導,還包括了大學生習慣養成、職業道德、心理健康、美學理論以及人格養成等多方面的內在教育。因此,大學生形象設計首先要遵循整體性原則,要根據大學生自身的外在形象與內在形象進行有針對性的塑造,為不同的大學生安排有針對性的指導課程以及設計訓練,對其進行專業的理論指導以及技能訓練。
4.2 個體性原則
大學生的形象設計要同時注重理論指導與實踐操作,要根據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以及不同的需求開展有針對性的指導訓練,為學生的個性發揮提供平臺,給予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并在實踐案例中引導學生發揮自身的個體優勢,促進學生掌握自身所學的內容,能夠真正做到學以致用。[3]
4.3 適用性原則
大學生形象設計的最終目的就是適用,因此,形象設計的課程安排與內容要根據不同專業的學生因材施教,要能夠體現專業的適用與特點。比如對于主持、播音或者與演藝相關專業的學生,應側重于外形設計,比如發型設計、化妝造型、言語表達、服飾搭配。而對于其他文科或者普通理科類的學生,則側重于基礎造型指導,比如應聘禮儀、社交禮儀或者職場形象設計。
4.4 內涵性原則
大學生形象設計是一項內外兼修的系統工程,不只是單單的面子工程。大學生的良好形象不僅僅在于外形的裝飾,更在于大學生自身的人格教育、人格魅力以及文化內涵。因此,形象設計要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塑造外形,更要重視內在氣質的培養,促進學生養成健全人格以及健康的心理狀態,提升大學生的職業競爭力,這才是形象設計的最終目的。
4.5 科學性與發展性原則
大學生設計形象設計首先要做到以人為本,要用富有人性的設計原則促進大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這樣的形象設計才更加具有生命力與活力。[4]社會在不斷地發展,當代大學的招生方式、考試方式以及教學方式都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因此,大學生的形象設計也需要定期進行調整以及修改。
4.6 目的分解梯形結構的原則
在設計大學生形象時,應當充分遵循最終的形象結果,分解操作流程,對階段性培養這一過程應當引起高度的重視。形象設計的目標以及目的從本質上而言存在較大的差異,他們在形象設計培養過程的梯形結構中分別屬于上層結構以及下層結構。目標是培養過程中需要完成的某一個階段性標準,是每一個階段層次最終的目的。而梯形結構頂端的培養目的是階段目標的總結和提升,它充分體現了形象設計目的在培養過程中是發展的、能動的。
5 結語
就目前的形勢來看,面向大學生的形象設計公司,機遇與挑戰并存,發展前景廣闊。形象設計服務在中國是一個新興的產業,但是隨著人們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長,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平衡、充分,市場需求會越來越大,尤其是追求時尚與潮流、場合變換比較頻繁的大學生群體。不僅如此,自從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出臺了支持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政策,必然會有大量的大學生選擇這一行業,在將來會形成較大的競爭力量。
參考文獻:
[1] 馮麗娟.適應職場需求,打造核心競爭力——當代大學生形象設計內涵解讀與路徑分析[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1,02(5):101-103.
[2] 王曉艷.淺談大學生求職的形象設計[J].大舞臺,2011(8):280-281.
[3] 洪玲敏.淺析當代大學生的服飾審美和形象設計[J].現代企業教育,2008(22):199-200.
[4] 屈曉寧.大學生求職形象設計誤區分析及對策研究[J].職業,2010(23):20-21.
指導老師:盧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