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闖 張丙辰 王艷群 趙玉婉



摘要:結合視覺提示參與的干預治療方法來緩減自閉癥兒童的相關癥狀,為自閉癥兒童的干預訓練提供新的形式,促進自閉癥兒童的社會性發展。通過對自閉癥兒童視覺特征的研究,深入挖掘其存在的視覺優勢和內在需求,并結合圖形、符號、文字及表格參與的視覺提示策略,探討圖形符號在色彩及字體上的表現形式。提出了以自閉癥兒童為中心的視覺圖形符號設計方法,并進行了圖形符號在色彩、肌理以及字體上的設計要素分析。視覺提示的自閉癥兒童圖形符號設計能夠有效提升自閉癥兒童的認知能力,減輕社會與家長的壓力。
關鍵詞:視覺提示策略 圖形設計 符號設計 視覺認知
中圖分類號:TS941.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20)01-0148-03
引言
美國疾控中心統計數據顯示,自閉癥譜系障礙兒童的發病率已從1975年的1/5000上升到2018年的1/59,自閉癥已成為最普遍和高頻的發展性障礙[1]。愈來愈龐大的自閉癥兒童數量,導致目前正在面臨教育和康復等社會資源急劇匱乏的社會問題。近年來國內外對自閉癥兒童的研究也在逐漸深入,李國瑞等人[2]在研究中發現,自閉癥兒童的智商與正常兒童存在一些差距,但在視覺、聽覺等其他某一方面的能力遠超乎正常兒童。文章從視覺提示策略的角度出發,對圖形符號進行設計研究,提高自閉癥兒童參與訓練的有效程度和認知能力,從而改善和避免一些問題行為。
一、自閉癥概述
自閉癥是由神經系統失調導致的發育障礙,目前臨床最突出的是社交困難,且伴隨刻板、重復性和限制性的動作和行為。最新版的美國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第五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V,DSM-V)已將自閉癥障礙、阿斯伯格綜合征、兒童期崩解癥和廣泛性發育障礙統稱為孤獨癥譜系障礙。
國內自2006-2015年,近10年時間干預訓練機構的自閉癥人數也是在逐年遞增,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如表1,訓練機構的人數已經從750人上升至22533人。2015年發布的《中國自閉癥教育康復行業發展狀況報告》指出,自上世紀以來,自閉癥在中國經歷了由罕見病到流行病的轉變,目前中國自閉癥患病率和世界其他國家相似約為1%,在已經超過1000萬自閉癥患者數量之中,7-14歲兒童患者達200余萬。
自閉癥兒童行為和習慣不同于普通兒童,面臨著普通學校不接收入學的風險,這就給自閉癥兒童的教育帶來了極大困難,大多數兒童只能在家接受相關的干預治療,而缺乏專業知識的指導和部分家長的僥幸心理等因素,導致許多自閉癥兒童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二、自閉癥兒童干預現狀
自閉癥多起病于兒童時期,他們不善于與人溝通交流,對他人的親近行為進行排斥,一旦周圍的環境發生變化,會使他們感到強烈不安[3]。國內的相關專家學者大都從生理的角度對自閉癥兒童進行研究,認為幼兒時期(1歲-2歲半)就能發現自閉癥,3-5歲進行干預治療,越早進行干預,自閉癥兒童與正常兒童的差距會相應的減小,治療效果越好,體現出盡早干預的重要性[4]。
(一)社交溝通干預現狀
社交障礙是自閉癥兒童的核心障礙,嚴重影響了自閉癥兒童情感認知的發展。周芳等人[5]總結了社交干預的五種模式:結構化教育法干預、應用行為分析干預、地板時光干預、社會故事干預以及人際關系發展干預,并基于此進行了針對自閉癥兒童智能陪護產品的設計實踐活動。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以手機、Pad為載體的應用軟件進行社交干預成為一種新型的模式,干預效果較好,被多數自閉癥兒童家長選擇。
(二)視覺認知干預現狀
自閉癥兒童心理推測能力存在缺陷,對解讀自己或他人的心理有一定困難。孟煥等人[6]通過對自閉癥兒童自身的認知功能特點和行為系統特點分析,總結了言簡意賅語言指導等五種指導策略并應用于設計實踐,除此之外將互動參與模式結合到自閉癥兒童電子康復產品設計中。
(三)語言表達干預現狀
語言的表達是自閉癥兒童對外溝通交流最直接的途徑。國外McDuffie等人的相關著作是最早公開出版的對自閉癥兒童進行語言干預訓練的書籍。國內目前的干預形式主要集中在APP應用軟件上,視覺化與聽覺化的信息相結合,自閉癥兒童的學習效果更為明顯。楊婉玲等人[7]在自閉癥兒童語言表達的研究中提出語言干預的三種方式:常規性訓練、運動性訓練和高科技輔助治療,并認為語言的干預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必須找到自閉癥兒童的興趣點,避免在干預的過程中產生抵觸情緒。
三、自閉癥兒童視覺認知特征分析
在對自閉癥兒童視覺注意力以及注意偏向的研究中發現,自閉癥兒童的視覺注意力集中在靜物上,對動態的物體存在注意偏向不足。此外自閉癥兒童在與他人目光對視的實驗中,超過一半的兒童會選擇回避目光的交流,其余的自閉癥兒童目光對視時間較為短暫,遠低于正常兒童。自閉癥兒童的行為、聽覺與正常兒童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在視覺方面有著一定的“優勢”,并且自閉癥兒童的視覺感受比聽覺感受靈敏。
(一)視覺連續性方面
在正常兒童的視覺思維中,任何一個場景中各個物體之間不是獨立存在的,都是相互聯系的。而自閉癥兒童卻認為各個物體是分開的,沒有任何聯系。如圖1所示,在一個卡通兔子和卡通蘑菇玩玩具的場景中,正常兒童認為這是兔子姐姐和蘑菇弟弟在玩積木,各種顏色的積木是兔子姐姐和蘑菇弟弟之間交流的媒介,兩個人一起互動,并且有語言溝通。在自閉癥兒童的眼里,兔子姐姐坐著、蘑菇弟弟在旁邊,帶有花色蝴蝶結的兔子、紅黃白綠的積木、頭大臉圓蘑菇弟弟,三個部分之間互不牽扯。在圖形符號的設計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連續性不足”這一優點,單獨設計圖形符號,最大化地激發了自閉癥兒童對圖形的感知能力。
基金項目:江蘇師范大學研究生科研與創新計劃項目(2018YXJ163);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基金項目(18YJAZH123);江蘇省高等學校自然科學研究面上項目(19KJD460004)。
參考文獻
[1] Baio J,Wiggins L,Christensen Deborah L,et al. Prevalence of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mong children aged 8 years-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monitoring network,11 sites,united states,2014. [J]. MMWR Surveill Summ,2018,67( 6):1-23.
[2]李國瑞.自閉癥診斷與治療研究動向綜述[J].心理科學,2004(6):1449-1450.
[3]張丙辰,王艷群,畢譯文等.基于自閉癥兒童心理認知的玩具設計研究[J].設計,2019(2):130-131.
[4] Blauw-Hospers C H,Hadders-Algra M.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ffects of early intervention on motor development [J]. Developmental Medicine and Child Neurology,2005(6):421-432.
[5]周芳.基于社交干預方法的自閉癥兒童智能陪護產品設計研究[D].上海:華東理工大學,2018.
[6]孟煥.自閉癥兒童電子讀物的互動性設計研究[D].無錫:江南大學,2018.
[7]楊婉玲.自閉癥兒童語言康復訓練的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9(10):251-252.
[8]張麗思.自閉癥兒童視覺注意力干預的個案研究[J].現代特殊教育,2018(22):69-76.
[9]王語琪,楊詩琪.自閉癥兒童診療中心室內空間色彩設計方法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8(35):99.
[10]陳靜,韓宇翃.促進自閉兒童社交能力的空間設計策略研究[J].設計,2019(5):67-68.
[11]楊紫惠.優勢視角下高功能自閉癥兒童親子互動中的語言問題及策略探析[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9,35(04):156-157+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