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在分析了色彩在交通設施上應用背景的基礎上,抓住色彩設計在高校校內交通設施上存在的幾點問題,分析了其在校內應用的優勢,最后總結出色彩在校內交通設施上的一些應用。本文認為:合理的校園交通色彩設計會對校內交通行為產生良好的誘導作用,并且對營造一個安全、秩序的校園環境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色彩設計;校園交通;應用
一、研究背景
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日益完善的今天,其基本功能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交通建設的“綠色化”以及“人性化”設計已然成為一種新的潮流。隨著高校校園逐漸趨于開放化,高校的交通安全問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人對色彩的感知比視覺和聽覺更為敏感,是否可以將人們對于顏色的特殊敏感性和校園交通相結合來改善校內的交通問題?筆者認為,此方面的應用對創造一個良好的校園交通環境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
利用車牌的顏色可以區分車輛種類的特點,肖敬文用基于視頻圖像處理的檢測方法為公交車的識別提供理論依據[1]。許卉瑩認為不同的車身顏色與交通事故發生概率在不同行車環境下會有不同的結果[2]。而陳宏彩則用一種基于卷積神經網絡的車輛顏色識別的網絡模型,解決了在復雜環境下車輛顏色特征的提取問題[3]。駕駛員對于不同汽車的色彩會產生特定的反應,從而對安全駕駛產生影響[4]~[5]。苑紅偉等人提出一種汽車安全色彩設計的構想,而王強則將人對于色彩的特殊敏感性運用在交通標線上對處在復雜交通岔道口的駕駛員產生積極的引導。黃潔等人則為紅綠色盲人群找到合適的“交通基色”,滿足這兩類人群對交通信號燈的視覺需求[6]。
綜上,前人關于顏色與交通領域相結合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交通工具的顏色以及顏色對交通行為誘導等方面。而對于校內道路與顏色相結合的應用卻少有研究。本文從色彩應用在校內交通設施中需要考慮的問題、優勢及意義等方面分析色彩在校內交通設施中具體應用,力求通過色彩與校內交通設施相結合的設計打造更加安全、文明的校園交通環境。
二、色彩設計在校內交通設施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合適的顏色在交通設施中的運用,會給人們積極的引導,幫助人們更加快捷準確的完成交通行為。而不合理的色彩應用則會誤導駕駛員,給人帶來交通煩惱。色彩在校內交通設施的應用主要存在三方面的問題。(一)色彩使用不合理、不美觀。進行色彩設計的目的是為了讓人們更加便捷地進行交通行為,但是不合理的色彩設計不僅讓交通設施的原本功能喪失,更影響校園環境的美觀。(二)色彩使用較為單一。交替錯落的顏色差異可以使人穩定也可以使人躁動,可以使人感到疲倦也可以使人感到興奮。而單一不變的顏色卻會讓人視覺疲勞,不利于行駛安全。(三)無障礙設計考慮不夠。色彩的使用在無障礙方面主要面對的是有色覺障礙的人群,我們常用的紅綠黃交通信號燈會給紅綠色盲人群帶來了很大的障礙,可以考慮加設圖形輔助方式幫助色覺障礙人群獲得交通信息。
三、色彩設計改善校內交通的優勢
(一)相較于文字和圖形,色彩更易被識別。人們在觀察物體時首先引起視覺反應的是色彩,在司機的視角里道路兩邊的標識牌都是運動的,識別較為困難,色彩在交通標識牌上合理地應用能使人們對于交通標識信息的識別更加快捷。
(二)合理的色彩設計能保障交通安全。有研究表明,在雨霧等天氣下黃色汽車和淺綠色汽車最容易被人發現。合理顏色的交通工具能夠提高汽車在不良天氣中的辨識度,由于校內道路人流量大,路面窄,運用合理的色彩設計能減輕駕駛員的駕駛壓力,對行人進行有效的誘導。
(三)色彩設計綠色環保。色彩設計僅僅是給一些交通標線或標識穿上了一層彩色的“外衣”,既不破壞原來的環境,又體現了環保的理念。
(四)色彩設計更易在校內交通設施的上應用。由于校內交通設施屬于學校的附屬設施,對學校交通設施進行改善不會受到社會法律、規則的干擾,相對于社會交通設施而言,對校內交通進行色彩應用更容易實現。
四、色彩設計在校內交通設施中的應用
(一)色彩在道路上的應用。校內道路在上下課間隙會呈現階段性的高峰,將色彩應用在校內斑馬線上可以達到警醒駕駛員減速慢行的目的。比如校內道路交叉口設置立體斑馬線或紅色等帶有警醒色的斑馬線,鮮明的色彩變化能及時提醒駕駛員,保障交通安全。
(二)色彩設計在交通標識上的應用。校內有交通信號燈的路口往往人流量比較大,可以在老式交通信號燈旁加設藍色信號燈,比如藍色燈發亮表明等待時間超過60s,目的是提醒駕駛員該路口等待時間比較久,建議熄滅汽車發動機,減少汽車尾氣排放。
(三)色彩設計在交通工具上的應用。高校的校內公交顏色單一,影響乘客對公交車的識別。鑒于此,將不同線路的公交車涂上不同的顏色,并使公交牌上路線的顏色與其對應,乘客只需要根據公交牌上的顏色便可以很方便的篩選自己想要搭乘的公交車。
(四)色彩在無障礙環節上的應用。色盲群體對普通的紅綠黃三色交通信號燈識別困難,根據紅綠色盲人群不能識別紅綠色但能夠識別形狀這一特點,建議采用一種“表情交通信號燈”。此燈仍采用紅黃綠三種顏色以供非紅綠色盲人群識別,且三種顏對應三種表情,紅燈對應“哭”,綠燈對應“笑”,黃燈對應“正常表情”,紅綠色盲人群便可根據不同的表情很方便地識別交通信息。
五、結語
本文探析了色彩設計在道路、交通標識、交通工具以及在無障礙環節上的幾點應用,認為合理的色彩設計會改善校園交通狀況,營造安全、和諧、有秩序的校園環境,很具有研究前景。
參考文獻
[1]肖敬文,余志.基于幾何與顏色特征的公交車輛視頻檢測算法[J].中山大學學報,2005(S2):152-155.
[2]許卉瑩,裘晨璐.車身顏色與事故風險度相關性模型研究[J].中國公共安全,2015(02):59-63.
[3]陳宏彩.一種基于深度卷積神經網絡的車輛顏色識別方法[J].河北省科學院學報,2017,34(02):1-6.
[4]苑紅偉,肖貴平.汽車色彩設計對交通安全的影響研究[J].安全與環境學報,2006(06):112-115.
[5]王強.彩色交通標線行進路徑誘導研究[J].科學技術與工程,2008(03):828-831.
[6]黃潔,楊海霞,羅江鄰,林浩.紅綠色盲無障礙駕車的交通信號配色方案研究[J].硅谷,2010(20):28.
作者簡介:劉建偉(1992-)男,漢族,籍貫:河南省南陽市人,學歷:在讀碩士研究生,單位:重慶交通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研究方向:工程項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