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建筑結構的穩定性與安全性成為了時代重點關注的話題。建筑結構的穩定性與安全性屬于土木工程專業的研究范疇,建筑結構的穩定性決定于建筑材料的極限能力承受狀態,建筑結構的安全性決定于建筑材料的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而建筑結構的穩定性與安全性與建筑材料的自身特性和外界影響有關。其中,建筑材料的自身特性包括材料的彈性、塑性、耐溫性能、抗拉性能以及抗壓性能等等;外界影響包括建筑材料所受荷載的大小、作用點,荷載作用時間和附加應力等。
關鍵詞:結構;荷載;穩定性;安全性
一、建筑結構的穩定性與安全性對工程的意義
建筑結構對工程的來說有著重要的影響。在土木工程中,對于建筑結構的穩定性與安全性,在土木工程的建筑方法里,一般是先考慮結構穩定性,然后再考慮結構的安全性。而一般來說,結構的安全性對工程來說更為重要,因為結構的穩定性決定的是結構是否能正常使用,而結構的安全性一旦失去,則會對周圍的人和建筑造成破壞。一個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需要先進行理論分析,對所用建筑材料的結構受力和搭建方式進行理論計算,通過計算得出材料的最小受力情況下的搭建方式。然后施工人員需要進行初步的實驗來驗證這一理論方案,在實驗過程中,需要保證實驗得出的數據與理論分析得出的數據相符合;同時也需要讓實驗得出的結論與后面進行施工時的效果相符合。因此,施工人員需不斷的驗算數據的準確性,如果實驗過程中出現與理論分析不一致的情況時,還需要重新進行理論計算,直到理論與實驗相符合。實驗階段完成后,接下來就開始進行現場施工。由此看出,建筑結構的施工工程在進行施工之前,需要有大量的準備工作,而這些準備工作中,大部分的工作用于建筑結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的分析計算。因此,建筑結構的穩定性與安全性對建筑工程的順利實施并且達到預期效果,具有極其重要的工程意義。同時,建筑結構的穩定性與安全性對國家建筑工程來說,也具有重要的工程價值。我國的橋梁工程技術在全世界占據重要席位,我國的大橋數量也位居世界前列,這是因為我國的建筑風格是以穩定和安全為主,以美觀和實用為基礎,以服務社會為最終目標。我國的橋梁工程中,對于結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極為重視,并且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研究。因此,我國的橋梁技術有了重大的突破和創新。而在未來的橋梁工程以及其他的建筑工程中,依然會把建筑結構的穩定性與安全性作為重點研究方向,努力實現新的技術突破。
二、建筑結構的穩定性分析
在土木工程中,對建筑結構的穩定性進行分析一直是建筑工程進行施工時的重點工作內容。對于建筑結構的穩定性,需要從建筑結構的使用材料和結構搭建方式等進行分析。其中建筑結構的使用材料,國家有相應的使用標準和使用限制。對于一般的工程建筑來說,可以使用已有的建筑材料并按照國家要求進行一系列施工;而在某些大型工程和較特殊工程中,往往需要現場研發一些新的建筑材料來滿足實際工程需求。所以,在工程中,建筑材料的使用與研發對工程的正常施工有著重要的影響,而為了滿足建筑結構的穩定性要求,在對建筑材料進行選擇時,需要通過理論計算得出各類建筑材料對該建筑工程的實際作用,通過比對選擇更好的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選擇完畢后,接下來就是對建筑結構進行分析,制定多種搭建方案,再從中選擇最優的方案。在搭建方案的制定過程中,需要考慮建筑整體的結構穩定,保證不發生失穩現象。在我國,建筑結構的搭建工藝已經逐步趨于穩定,我國發明并總結出的各種搭建方式已經適用于大部分的建筑工程,在建筑工程的現場施工過程中,只需要運用這些已有的搭建方案并稍微進行改動,就能達到滿足規定的穩定性要求。而對于某些特殊地理環境下的建筑工程,或者較新型的大型建筑工程中,已有的搭建方案往往并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這時候就需要制定新的搭建方案,通過現場進行預實驗,模擬出現場環境,并假設多種搭建方案,然后一一進行試驗,最后得出預定的結論。最終,通過理論分析加上現場試驗,最終得出理想的搭建方案。
三、建筑結構的安全性性分析
在土木工程中,建筑結構的安全性也是建筑工程中一個重點考慮因素,在任何大小型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和使用階段中都需要不斷地進行安全性分析。尤其是在建筑的使用過程中,由于牽連的普通人群眾多,并且帶有突然性。因此,建筑在使用階段發生的事故比施工過程中出現的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更重。在建筑結構的安全性分析中,先以其穩定性分析為基礎,在穩定性滿足要求的前提下才進行安全性分析。并且,對建筑結構的安全性分析不僅僅包括建筑結構的施工階段,還包括施工完成之后的使用階段。在施工階段,建筑結構的安全性能主要與施工人員的操作不當以及施工人員的施工習慣等有關,在建筑工程進行施工時,如果忽略到一些細節上的錯誤,而長時間不處理的話問題就會積累到一定程度并最終導致施工出現事故,嚴重情況下還會造成人員傷亡。因此,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嚴格要求施工人員按照要求規范進行相關施工,并在施工現場佩戴安全頭盔,以最大程度的降低事故發生的概率和事故發生的后果。而在建筑的使用階段,需要定期的對建筑進行實地調查,建筑在使用階段出現的裂縫、變形等情況時,需要高度重視,并對其產生原因進行分析。同時,在實地調查過程中,需要與當地居民進行交流,了解該建筑環境的空氣情況,是否出現“咔擦”(鋼結構斷裂或變形時發出的聲音)的聲響,一旦有,也需要進行原因分析。
四、結論
在土木工程中,建筑結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極為重要。而建筑結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又對人們的正常生活有著極大的影響,大部分的建筑結構都用于居民居住、大型橋梁等,因此,這些建筑工程一旦出現工程事故,則會出現不可估量的損失。
參考文獻:
[1]孫雷.建筑結構設計中建筑的安全性提高方法研究[J].工程技術研究,2019,4(14):196-197.
[2]曹旭.基于安全性與經濟性的土木工程結構設計研究[J].居舍,2018(07):79.[3]關吉隆.建筑工程設計中如何提高建筑結構安全性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03):262.
作者簡介:滕國雷(1985-01-24)男,遼寧省建昌縣,研究方向:建筑施工,身份證號:210782198501244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