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紙媒興盛時期,新聞寫作的范式較為固定,同時也形成了較為豐富的寫作經驗與規定。但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得媒體的結構與傳播方式都出現了相應的變化,這就使得新聞寫作面臨著全新的挑戰。同時寫作理念、語言、技巧、方式也出現的一定的改變,而變化也有著較強的不確定性。因此怎樣在新媒體時代掌握新聞寫作特征,逐漸成為所有工作者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新聞寫作;變革;困境;發展路徑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應用,新媒體行業猶如雨后春筍般迅速崛起。相較于傳統媒體,新媒體更加緊跟時代發展步伐,更加注重受眾的喜好和需求,在新聞寫作上也更突出視覺性和動態性。為更好地適應新媒體環境下對新聞創作的要求,新聞寫作者需要不斷學習、充實和提升自己,掌握新媒體新聞的寫作策略,突出新媒體新聞的特色,力爭寫出更加真實、更具有吸引力的作品。
1新媒體時代新聞寫作面臨的問題
1.1受眾注意力分散,傳統新聞寫作面臨衰落
新媒體平臺是迄今為止最為快速和便捷的信息發布與傳播工具,信息在新媒體平臺上的傳播突破了時間與空間障礙,人們足不出戶便可以獲得新媒體平臺上的各色信息,人們在信息時代的注意力被海量信息分散。在這個過程中,傳統媒體由于相對枯燥的新聞采編方式、單一的新聞寫作模式,在信息紛雜的當下受到的關注度在不斷降低,報紙、電視新聞媒體面臨著受眾群體不斷流失、受眾注意力被分散的困境。
1.2新聞質量良莠不齊,標題黨層出不窮
新媒體平臺的發展和自媒體的廣泛興起,導致新聞寫作不再是專業新聞寫作者的專屬領域,新聞寫作的門檻被大大降低,參與主體已經被大大拓展,許多自媒體人也涌入新聞寫作人員的隊伍。一些熱點事件發生后,許多自媒體平臺蜂擁而上搶占熱點,低質量的內容在網民群體中被廣泛傳播,反而淹沒了真正有事實、有價值的新聞寫作內容,導致了當前新聞報道的專業性和嚴謹度降低,娛樂性增強,新聞質量良莠不齊。
1.3傳統審核環節被打破,新聞謠言紛起
真實性是新聞寫作的生命。傳統的新聞寫作過程中,采寫編發的環節是緊密而有序進行的,新聞從業人員對信息內容的審核和把關都較為嚴格,有著稿件送審制度和“第一作者”制度,從而確保新聞的真實性。在新媒體環境中,由于傳統寫作環節被打破,整個行業都在追求快速生產和發布新聞,這容易造成一些信息未經審核就被發布。自媒體平臺追求熱點發布謠言,甚至一些官方平臺也可能在審查新聞不嚴格的過程中誤發謠言,進而被不加核實地轉載,造成嚴重的社會危害。
2新媒體時代新聞寫作發展路徑
2.1新聞寫作標準的變化
新媒體背景下,新聞寫作標準也發生了很大變化。歸納而言,新聞寫作要“真”,即內容真實、分析準確、概括全面;要“新”,即內容要有時間性、時宜性和時新性;要“活”,即內容要貼近大眾,將新聞事件活靈活現地呈現在大眾面前;要“深”,寫作新聞內容要從多角度、多層次著手,深層次體現新聞內容思想和情感;要“短”,即新聞內容要簡短概述,突出主題,要短到什么程度要取決于新聞事件實際情況,做到內容和形式的有機結合;要“統一”,即新聞內容、風格和形式的統一,新聞事實、效果和價值的統一,新聞價值、審美價值和宣傳價值的統一。
2.2新聞寫作理論的變化
新媒體背景下,新聞寫作理論的變化主要是概括而言的變化。主要表現為三點:一是從客觀到主體的變化,即大眾更加關注新聞寫作者的專業能力和素養問題,而不僅僅是寫作素材、寫作方法等。二是從靜態到動態的變化,即大眾更加關注新聞寫作者在寫作過程中思維的變化過程,也逐漸從思維科學、心理學、哲學等方面關注目前的新聞寫作現象,以及對未來新聞寫作發展的預測。三是從微觀到宏觀的變化,即大眾更加重視創建和現代社會生活及現代科學相適應的新聞寫作理論體系,提倡從更加科學化和現代化的角度去研究新聞寫作。
2.3強調專業新聞人的專業化,培養新媒體新聞專業人才
當前,新媒體的興起打破了傳統新聞寫作的專業壁壘,關于“新聞寫作是否還屬于專業寫作領域”的探討還在不斷進行。從問題視角切入,新媒體環境中新聞寫作主體的多樣化,造成了當前新聞生產領域混亂無序、質量降低的局面,甚至導致新聞謠言出現和傳播。因此,未來新聞寫作更應當強調專業新聞從業人員的專業性,新聞工作者可以憑借自身的平臺優勢、專業優勢、權威優勢等,專注于生產具有權威性、公信力、專業度高的新聞內容,滿足受眾在專業深度的新聞內容方面的需求。基于傳統新聞產業環境的新聞寫作者的培養模式需要進行調整,新聞專業不僅要培養專業的新聞寫作者,更要培養新聞人了解、使用新媒體平臺的能力,培養兼具新聞寫作、內容生產能力和新媒體專業使用、編輯能力的全媒體新聞人才。
2.4聞寫作概念擴大化,產品需要適應新媒體多平臺
新媒體時代,如何正確認識“新聞寫作”的概念,成為問題討論的關鍵。傳統新聞寫作主要適用于單一平臺的新聞發布,最終的呈現方式也較為單一。而新媒體環境中,信息內容的呈現方式更為多樣,新聞寫作的概念也應當與時俱進發生改變。傳統意義上的“新聞寫作”是較為狹義的概念,強調新聞文本寫作和制作過程。而在新媒體時代中,“新聞寫作”的概念趨向廣泛,指適應不同新媒體平臺的多類型、多樣化的新聞產品制作過程,包括新聞文字報道、新聞圖片、新聞視頻、VR新聞等內容產品的制作過程。要密切結合新的技術發展和平臺特征、平臺用戶需求,適應新媒體多平臺進行新聞作品寫作。
結束語
新媒體背景下,新聞寫作呈現出了新的特點,其發展也出現了很多新變化,但這并不意味著新聞行業發展的成熟。新媒體技術仍然處于不斷發展的狀態,新聞寫作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在未來,新聞行業將會面臨著更大的機遇和挑戰,作為新聞行業從業者,應埋頭苦干、刻苦鉆研,不斷提升自我,積極迎接挑戰,為新聞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奉獻自己的聰明才智。
參考文獻
[1]侯俊豫.新媒體背景下新聞寫作特點與發展“新”變化[J].傳媒論壇,2018,1(22):161+163.
[2]于夢冉.談如何選擇新聞寫作的最佳角度[J].新聞研究導刊,2018,9(15):6.
[3]韓文濤.報社記者新聞寫作技巧漫談[J].傳播力研究,2018,2(22):121.
作者簡介:譚任文,1969年7月,男,江西省萍鄉市,漢族,本科,政工師,研究方向:企業輿情導向、路徑、手段以及員工心理現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