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發布實施。《意見》提出,進一步放開民營企業市場準入,實施公平統一的市場監管制度,強化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剛性約束,破除招投標隱性壁壘,以優化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進一步減輕企業稅費負擔,健全銀行業金融機構服務民營企業體系,完善民營企業直接融資支持制度等,以完善精準有效的政策環境;健全執法司法對民營企業的平等保護機制,保護民營企業和企業家合法財產,以健全平等保護的法治環境。為鼓勵引導民營企業改革創新,《意見》還明確鼓勵民營企業轉型升級優化重組,完善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機制;為促進民營企業規范健康發展,《意見》強調引導民營企業聚精會神辦實業,推動民營企業守法合規經營、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引導民營企業家健康成長。同時,《意見》還就構建政商關系、組織保障等作出部署。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公布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簽署國務院令,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實施條例》的主要內容:一是鼓勵和促進外商投資。提出要保護外商投資合法權益,規范外商投資管理,持續優化外商投資環境,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同時,對中國自然人與外國投資者共同投資、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的制定和調整程序、外商投資企業在中國境內投資的法律適用等問題作了明確規定。二是細化外商投資促進具體措施。規定外商投資企業平等適用國家支持企業發展的有關政策,依法平等參與標準制定、政府采購活動;建立健全外商投資服務體系。三是加強外商投資保護力度。對外國投資者投資的征收補償、禁止利用行政手段強制外國投資者和外商投資企業轉讓技術、保護商業秘密、外商投資企業投訴工作機制等作了細化,明確外商投資法第二十五條所稱政策承諾的具體內涵和要求。四是規范外商投資管理。明確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的落實機制,細化外商投資企業登記注冊、外商投資信息報告制度。此外,《實施條例》細化了現有外商投資企業組織形式等有關的過渡期安排,保持當事人權利義務的穩定。明確了港澳臺投資的法律適用,保持港澳臺投資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并對政府和有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條例的行為規定了相應的法律責任。
全國政府秘書長和辦公廳主任會議召開
全國政府秘書長和辦公廳主任會議在京召開,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肖捷出席并講話。他強調,政府辦公廳系統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辦公廳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李克強總理接見會議全體代表時的重要講話要求,主動擔當作為,積極統籌協調,暢通政策傳導,增強“三個服務”針對性和有效性,推動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肖捷指出,新的形勢和任務對做好政府辦公廳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強化實干導向,著力攻堅克難,圍繞推動完成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做好各項工作。要突出政治引領,注重建章立制,提升素質能力,嚴格正風肅紀,奮力開創政府辦公廳工作新局面,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培訓規定》印發
為推進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培訓工作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近日,中組部、人社部印發《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培訓規定》,建立了統一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培訓制度。《培訓規定》明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每年度參加各類培訓的時間累計不少于90學時或者12天,培訓情況應當作為其考核的內容和崗位聘用、等級晉升的重要依據之一。其中,事業單位新聘用工作人員應當參加崗前培訓;正常在崗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應當定期參加在崗培訓;崗位類型發生變化或者崗位職責任務發生較大變化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應當參加轉崗培訓;參加重大項目、重大工程、重大行動等特定任務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應當參加專項培訓。《培訓規定》提出,從事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培訓工作的授課人員,必須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不得傳播違反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違反中央決定的錯誤觀點。同時,對培訓經費使用、培訓機構管理、培訓課程和教材建設、培訓登記管理、組織調訓等也作了明確規定。《培訓規定》還強調,各級事業單位人事綜合管理部門要加強統籌協調,對開展培訓情況進行監督。事業單位及其主管部門要按規定和培訓計劃組織培訓,加強培訓管理,注重培訓實效,不得層層委托,不得走過場。此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學習培訓和廉潔自律各項規定,完成規定的培訓任務。
《中央國家機關所屬垂直管理機構、派出機構公務用車管理辦法(試行)》印發
據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消息,為規范和加強中央國家機關所屬垂直管理機構、派出機構公務用車管理,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印發《中央國家機關所屬垂直管理機構、派出機構公務用車管理辦法(試行)》。《辦法》立足《黨政機關公務用車管理辦法》明確的管理體制,發揮行政主管部門的主體作用,規定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管理所屬垂管派出機構公務用車,垂管派出機構負責本機構公務用車日常管理,國管局應當加強對垂管派出機構公務用車管理的指導監督。《辦法》著眼于垂管派出機構公務用車編制、配備、更新、處置全流程管理,區分在京和京外,區分特殊事項和一般事項,分類明確了各方管理責任和工作流程。《辦法》要求,把住關鍵環節,以公務用車編制核定、配備更新中的特殊事項為重點。在編制管理方面,與公務用車制度改革政策相銜接,要求垂管派出機構公務用車編制核定,以社會化出行、向社會購買服務為大前提。在京單位編制由行政主管部門審核提出意見后報國管局批準,京外單位由行政主管部門核定后報國管局備案。為嚴控編制,規定不論在京、京外單位,凡需核增編制的,由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后報國管局批準。在配備更新方面,明確在京單位配備更新車輛由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后報國管局批準,京外單位由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后,由駐在地公務用車主管部門按照屬地相關政策要求,辦理車輛注冊登記等手續。為嚴把標準,規定京外單位因工作需要超出規定標準配車或配越野車,應當報國管局備案。
全國人大將開通網上信訪平臺
近日從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獲悉,全國人大機關將于近期開通網上信訪平臺,讓群眾少跑路,讓數據多跑腿,將網上信訪打造成為人大信訪工作的主渠道。目前,網上信訪平臺開通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據悉,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人大機關按照黨中央關于“改革信訪工作制度,實行網上受理信訪制度,健全及時就地解決群眾合理訴求機制”的重大決策部署,積極適應信息化時代發展趨勢,及時啟動網上信訪建設工作,拓寬民意訴求表達渠道,實現群眾信訪網上受理、網上辦理、網上答復。機關網上信訪平臺開通后,信訪人通過“中國人大網”進行注冊登錄,即可提交信訪內容。為保證網上信訪平臺依法、安全、規范運行,全國人大機關信訪局研究制定了《全國人大機關網上信訪須知》《全國人大機關網上信訪工作規程》等文件,明確信訪人注冊登記、提交信訪等網上信訪事項有關規定和要求,并對后臺辦理工作流程等作出明確規定和紀律要求。據了解,網上信訪平臺開通后,全國人大機關將進一步在便捷暢通管用上下功夫,在智能化建設上下功夫,在挖掘利用信訪大數據上下功夫,努力提升人大信訪工作信息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