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敏
摘要:數字經濟是指以數字化知識和信息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為重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的有效使用作為效率提升和經濟結構優化的重要推動力的一系列經濟活動。數字經濟時代,“數字就是生產力”已經成為一種共識。以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日新月異,逐漸成為推動經濟社會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加速器。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推動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對拓展我國經濟發展空間、培育發展新動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數字經濟 經濟 高質量發展
一、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情況
在我國,數字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各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視數字經濟的發展。據有關部門預測,未來幾年中,我國會對數字經濟的發展注入更多的活力,并也實體經濟緊密結合。由于我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長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區,以及北上廣地區經濟發展較快,數字經濟發展也較迅速,其他地區相對來說要落后一些。隨著,社會發展速度的加快,數字經濟會不會拉大地區經濟的差距,還是一個潛在的問題。2018年9月,我國發改委、教育部、科技部等19個部門包括我國發布了《關于發展數字經濟穩定并擴大就業的指導意見》。隨后,各地方政府部門也出臺了相應的措施。數字經濟在我國已經蓬勃開展。數字經濟的核心是智能化技術的運用,這也是未來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因此,各地方政府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也把數字經濟的發展作為重要發展方向,并從政策、資金等方面給予了較大的傾斜。數字經濟因此發展較快,在其發展規模、發展速度等方面均出現明顯的提升。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如5G技術的運用、光纖產品的升級等,數字經濟也會加快其發展步伐。同時,也有可能會增強其競爭能力,并產生激烈的競爭。我國經濟發展相對薄弱的地區,如何在5G時代,更好地發展數字經濟也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二、數字經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泉
首先,數字經濟特質與高質量發展內涵高度相關。高質量發展,即以高效率、高效益的生產方式為全社會持續而公平地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的經濟發展。第一,數字經濟有助于提升供給體系質量。數字化平臺的廣泛應用,實現了碎片化資源的有效整合,以數字化形式表現的信息和知識等生產要素,促使生產者與消費者、生產供求雙方得以直接交易,出現脫媒化現象,加速了要素資源向優質企業和產品的集中,增加了有效和中高端供給,達成了市場需求和高質量供給的有機結合。第二,數字經濟極大地提高了全要素生產率。數字經濟環境下,要素能夠在短時間內突破時空限制,可利用的資源范圍迅速擴大,生產可能性邊界向外移動,生產要素由低生產率部門向高生產率部門轉移,資源要素和生產活動的運行效率得以提高,增加了全要素生產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第三,數字經濟助推科技創新和體制創新。創新主要包括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數字技術作為一項顛覆性技術,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的廣泛應用改變了傳統經濟社會發展的演進規律,通過對三次產業的廣泛滲透,掙脫了原有要素資源的瓶頸約束,以更少的投入創造新的多樣化、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實現創新性、變革性突破。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必然要求對制約效率提升的各種體制機制障礙作出變革和調整;同時,“互聯網+”也改變了傳統的公共服務方式和社會治理模式,提升了政務服務效能。數字經濟正在以“變局者”的姿態給經濟社會帶來巨大變化,從生產、流通、交換到消費等各個環節都實現了改造升級,促進經濟邁向中高端水平,實現經濟發展的質量變革。利用數字化技術構建敏捷的生產經營和管理體系,有助于促進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和優化組合,能夠降低實體經濟成本,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從而全面提升經濟投入產出效率,加速經濟發展的效率變革。以創新為主要特征的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賦能傳統生產要素,提升了勞動力的專業化素質,加快了資本的流動速度,增強了生產資料的自動化、數字化、信息化程度,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發展的動力變革。
三、數字經濟為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
第一,以“產業鏈”為抓手,實現多元集聚發展。數字經濟發展要落實到產業,沒有產業融合,數字經濟發展就變成“無源之水”。為增強競爭力和凝聚力,需要提升數字產業規模和延伸數字產業鏈,實現數字經濟多元集聚發展。因此,要以大數據應用為戰略引領,培育壯大數據采集、存儲、處理、挖掘、應用、展示、衍生等產業,打造數字產業鏈條;培育數字產業集群,搭建平臺培育數字技術創新聯盟、產業聯盟等,提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能級,積極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引導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互聯網+工業”“互聯網+農業”“互聯網+服務業”向縱深發展,積極改造工程機械、食品新材料、電子信息、汽車制造等傳統優勢產業,釋放數字經濟對傳統經濟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第二,降低資源共享成本,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新生代信息技術的引入可以降低資源建設與運行成本和門檻,避免由于資源重復而引發的浪費和過度消耗的現象,屏蔽由于信息共享、數據開放、業務合作中產生的各種矛盾,在這個過程中才可以進一步推進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實現經濟資源優勢互補的任務和目標。首先要從各個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發展的需求為出發點,立足于地方區域資源的特點、資源的優勢以及經濟建設基本特質,實現所在城市群,跨區域兄弟地域、周邊區域群的經濟資源共享,進行投資引流,提升資源利用效率,最終實現協同發展的戰略目標和任務;其次,把關注的目光投注在區域經濟以及特色產業中,打造一流的產業系統,實現協作化、立體化、差異化的發展歷程。最后,還要向參與經濟活動的人群提供跨產業、跨區域、跨層級的公共信息資源共享服務,使參與經濟活動的主體可以獲取科技創新、經濟發展的紅利。
結束語
隨著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全球經濟社會逐漸邁入萬物感知、萬物互聯、萬物智能的新世界。數字經濟不僅改造了舊有生產力,而且激發了新興生產力,是全球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和新動能。發展數字經濟儼然是信息時代的最強音,是緊跟時代步伐、順應歷史規律、搶抓發展機遇的重大戰略。
參考文獻:
[1]裴長洪,倪江飛,李越.數字經濟的政治經濟學分析[J].財貿經濟,2018,3909: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