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學鋒
經過對本校課業情況的調查,結合本市其他小學學生作業情況,山東省青島萊西市月湖小學課改團隊發現本校學生作業存在作業數量不均勻、內容形式過分單一、作業功利性太強、學生作業完成過程封閉等問題,圍繞如何更好的面向全體,使不同層次、不同個性、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讓作業真正起到提升教學質量的作用,從2017年筆者帶領的課改團隊開始在作業設計上積極探索創建學生“作業超市”的新型作業布置模式,通過不斷整合和創新,有效地解決了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等問題,發揮了作業在提升學生學科素養和綜合能力上的最大效能。
在實際運營“作業超市”過程中,重點突出“真、合、實、獎”四個字,達到校園有氛圍,改革有內容,方法有創新,效果有突破,基本構建起了學校三至五年級“作業超市”新型作業布置模式。
營造氛圍,超市突出一個“真”字
實施作業超市,創設氛圍是前提。我們在各班級教室開設了“作業超市”專欄,并將專欄裝飾成了學生喜聞樂見的“超市”模型,作業超市分為“必選區”與“任選區”兩個區域。“必選區”為學生當天晚上或者某一個時間段必須要完成的作業內容,“任選區”為當天晚上或者某一個時間段學生根據自身能力選做的作業內容。我們每天將作業置貼于超市當中,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超市選擇的快樂,實現主動作業真實感受。
整合模塊,超市突出一個“合”字
實施作業超市,整合模塊是關鍵。為避免各學科單打獨斗,我們研究制定了《月湖小學作業超市實施方案》,要求各學科教師根據《方案》進行作業設計與張貼。通過作業超市專欄,對語文、數學、英語以及音體美等學科作業進行了全面整合。一是整合內容,即引領學科教師在作業設計時不僅要關注本學科主要素養的提升,還要關注本學科以外其他素養的提升。二是整合時間,即通過作業超市專欄將作業時間量明晰化,有利于小學階段作業時間總量的控制,同時便于學校監督檢查。
設計內容,超市突出一個“實”字
實施作業超市,作業內容是核心。我們充分發揮集體備課作用,精心研究作業形式,精選作業內容,力求達到較好效果。在作業設計上,我們堅持以下三個原則:
作業內容要精選 作業內容堅持難易適度,總量適當。我們根據學生實際能力選取作業題,合理搭配,由易到難,難易適度。嚴格控制作業總量,突出重點,精選精練,減輕過重作業負擔。
如學生學習了《送孟浩然之廣陵》一詩后,老師設計必選作業為背誦、默寫古詩《送孟浩然之廣陵》。任選區作業為:一是《送孟浩然之廣陵》描寫了怎樣的一幅畫面?發揮想象寫一段話。二是回憶作者李白的另一首古詩《贈汪倫》,比較兩首詩中所描繪的場景的異同,并把它寫出來。第一層是鞏固練習,旨在積累語言;第二層是寫話訓練,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詩句;第三層是期望學生遷移學法,提高閱讀能力。這三層作業難度依次提高,分別適應于各個層面學生的學習需要。
作業形式要多樣 我們從課外學習和課內學習的不同特點出發,積極改革學生作業的內容和完成作業的方式,不斷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努力為學生提供更多體驗、操作、實踐的機會,加強課堂與社會、生活的聯系,豐富學生的個性。
如數學學習了《長方體的表面積》后,讓學生自行設計和制作洗衣機、彩電、電冰箱等家電的包裝箱模型,或設計空調室內機的外罩,并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從中領悟創新設計的魅力和數學美。
作業設計要把關 我們從不同學科特點出發,設計可操作的具有學科特色的作業形式,同時嘗試引導學生參與作業設計。作業設計完成后,同學科的老師進行互做、互評。在此基礎上,實行提前審核制度,即任課老師提前將作業設計交教研組長審核,通過個人設計、同行互閱、組長審核,把好作業質量關。
轉變觀念,評價突出一個“獎”字
實施作業超市,作業評價是動力。“習慣養成教育”是學校的辦學特色,我們從“培養習慣素養”出發,著眼于六個方面對學生作業進行評價,即:按時完成;做準確;字跡清楚工整;符合作業標準;本子潔凈,不卷角;獨立完成。
我們精心設計了作業超市單并賦予一定的智慧幣,教師每天將相應作業張貼在相應區域內,學生根據興趣與能力選取相應智慧幣的作業。每月根據學生獲取智慧幣的情況進行一次統計,評選出“月湖小學作業超市小明星”進行表彰獎勵,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
另外,我們每個月組織老師進行一次級部作業超市展評活動,展示教師設計的優秀作業超市內容,分享學生優秀作業超市作品,交流老師在作業超市布置方面的優秀做法與經驗,促進教師之間的相互學習、相互借鑒、相互提高,達到取長補短不斷完善的目的。
作業超市運行一年多來,經過課改團隊不斷地創新、實踐、調整、再實踐,基本構建起立以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提高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為目的的新型作業布置模式,助力學校落實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的教育目標。
(作者單位:山東省青島萊西市月湖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