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曜 何思琴
(1.深圳市福田區華強職業技術學校 深圳福田 518000;2.深圳市龍崗區南聯學校 深圳龍崗 518116)
中職生作為一個特殊群體,經歷了初中的分流,進入到了職業學校。他們經歷過人生選擇之后,又要決定是否升學或者就業,升學又要面臨專業的重新選擇問題。因此,正確合適的職業價值觀對于中職生來說非常重要。[1]
近幾年,國家對中職教育愈發重視。國家在日益重視職業教育的同時,也對一線的職業學校對學生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職業學校為學生做職業生涯的奠基,所謂生涯教育的關鍵在于生涯選擇。而家庭教育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親子關系、家庭環境對于人的成長影響巨大,尤其是父母的教養方式。因此,十分有必要研究家庭因素對學生職業價值觀形成的影響。[2]
筆者在深圳市各個職校發放了1400份問卷,最終回收有效問卷1218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87%。利用父母教養方式問卷(EMBU)簡易版調查中職生父母教養方式的現狀,該量表信效度良好。職業價值觀調查選用了中職生職業價值觀量表。利用統計軟件spss進行數據分析。
注:**p<.01,*p<.05.
從上表可以看到,職業價值觀多數維度和父母教養方式各個維度直接顯著相關。
表2 中職生職業價值觀發展維度對父母教養方式的回歸分析
回歸分析數據可以看到,母親情感溫暖維度對中職生職業價值觀發展維度具有顯著預測作用。
表3 中職生職業價值觀聲望維度對父母教養方式的回歸分析
回歸分析數據可以看到,母親情感溫暖維度和母親過度保護維度對中職生職業價值觀聲望維度具有顯著預測作用。
表4 中職生職業價值觀地位維度對父母教養方式的回歸分析
回歸分析數據可以看到,母親情感溫暖維度和母親過度保護維度對中職生職業價值觀地位維度具有顯著預測作用。
表5 中職生職業價值觀保健維度對父母教養方式的回歸分析
回歸分析數據可以看到,母親情感溫暖維度對中職生職業價值觀保健維度具有顯著預測作用。
表6 中職生職業價值觀總分對父母教養方式的逐步回歸分析
把中職生職業價值觀總分作為因變量,中職生父母教養方式作為自變量,采用逐步回歸分析的方法,最后入選了模型的三個自變量是母親情感溫暖理解、母親過度保護和母親拒絕維度。模型3中入選的三個維度能解釋中職生職業價值的19%。
在職業價值觀上發展維度和父親情感溫暖顯著正相關,也和母親的情感溫暖和過度保護正相關;聲望和地位維度和父母的拒絕顯著負相關,與父母情感溫暖顯著正相關;保健維度和父母情感溫暖顯著正相關,也就是正確積極的父母教養方式對中職生職業價值觀正確的形成,除保健因素外其余各方面有顯著影響,這一結論與孟超在論文中提出的觀點:“父母關愛教養方式有助于職高生形成良好的價值觀、人生觀,而父母控制的教養方式,容易約束子女”相同。把中職生職業價值觀總分作為因變量,中職生父母教養方式作為自變量,采用逐步回歸分析的方法,最后入選了模型的三個自變量是母親情感溫暖理解、母親過度保護和母親拒絕維度。[3]
母親越偏愛被試者,其職業價值觀水平越高。母親在個體成長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母親的情感溫暖理解和偏愛與中職生的職業價值觀正相關,當子女年幼的時候,母親總會想盡一切辦法及時地滿足子女的各種需要,從而幫助他們對周圍環境產生安全依戀。有良好安全感的個體,容易對外界產生信賴,對外界刺激敏感性較低和也不會導致神經質傾向中的易驚易怒。因此,子女就喜歡與人打交道,在接觸中結交越來越多的新朋友,擅長言談交際,并且愿意教導和幫助別人。同時,他們對今后的就業有很大的興趣,渴望在生活中發揮自己的社會作用。另外一個方面的原因可能是在孩子價值形成的關鍵時期,父親的角色失位有關,父親的缺陷導致對孩子的價值觀影響有限。[4]
在我國,家庭模式主要以“嚴父慈母”的形象居多,并且自古以來父親在家中都是家長的角色,有絕對權威性。如果在家庭生活中,向來嚴厲的父親對于子女有更多的溫暖和理解,可能會有助于他們在選擇職業的時候獲得更大的情感支持,因此,父親的溫暖理解對于子女的擇業有著很大的積極作用;父親對子女的拒絕和否認,將打擊孩子的自信心,使他們不敢嘗試和探索,而子女在選擇職業時候,由于受到父親的打擊不能很好地估計個人情況,不敢對今后的職業有過多的要求。母親的溫暖理解以及過分的干涉和保護子女,可能出現“慈母多敗兒”的情況。因此,父母的教養方式會影響到個人的職業價值觀的選擇。
家庭教育方面提示我們,父母親雙方必須正確積極地教育,才能讓學生形成適合自我的職業價值觀。否則,任何單方面的缺失,都不能正確地讓學生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優缺點,從而不能正確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