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裕彬
(潮州市人民醫院 內分泌風濕免疫科,廣東 潮州521000)
老年認知障礙疾病是一種以認知、記憶、生存能力及執行功能減退為主要表現形式的認知損害綜合征,在我國患病率為1.1%~3.0%,其中有73.8%~93%的患者未確診或未接受治療,僅有小部分患者正接受規范化的抗癡呆藥物治療[1]。 中醫治療本病具有療效佳、毒副作用小等優勢。 祖國醫學認為血管性癡呆的主要病因為氣血虧虛、脈絡瘀阻,銀杏酮酯滴丸能活血化瘀,可改善癡呆癥狀,保護腦血管功能[2]。 本研究探討銀杏酮酯滴丸聯合多奈哌齊治療輕中度血管性癡呆的臨床療效,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 年3 月至2019 年3 月在我院神經內科門診及住院的100 例輕中度血管性癡呆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兩組各50 例。 試驗組患者中男27 例,女23 例; 年齡56~80 歲,平均 (63.04±6.83) 歲; 病程3~24 個月,平均 (8.24±0.88) 個月; 根據臨床 癡呆分 級表(CDR),輕度癡呆29 例,中度癡呆21 例。 對照組男26 例,女24 例; 年齡55~78 歲,平均 (63.13±7.80) 歲; 病程5~24 個月,平均 (8.50±0.89) 個月; 輕度癡呆28 例,中度癡呆22 例。 兩組的性別比例、平均年齡、病程以及疾病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 (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 納入標準: ①診斷符合美國神經病學會 《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3]以及 《血管性癡呆辨證量表》[4]中的相關診斷標準,CDR 顯示輕中度癡呆患者; ②經核磁共振成像或CT 等影像學檢查診斷為腦血管病,均合并不同程度記憶障礙; ③Hachinski 缺血低于4 分; ④患者本人及家屬愿意配合完成全部研究項目和治療,經我院醫學倫理會審核通過并監督,獲得知情同意,并自愿或由家屬代簽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 ①合并各種神經系統疾病、嚴重內科疾病者; ②存在嚴重腦部外傷史等影響腦功能、認知功能者。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予鹽酸多奈哌齊片 (衛材中國藥業有限公司,每片5 mg; 國藥準字: Z20050393) 口服,每次5 mg,每日1 次。 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予以銀杏酮酯滴丸 (浙江九旭藥業有限公司,每丸含銀杏酮酯10 mg; 生產批號:20180123) 口服,每次4 丸,每日3 次。 兩組均治療3 個月。
1.4 觀察指標 ①臨床療效: 臨床療效參考相關文獻[5]進行評定,分為顯效、有效、無效。 顯效為臨床癥狀、體征全部消失,認知功能和生活功能均顯著改善; 有效為臨床癥狀、體征部分消失,認知功能和生活功能均部分改善; 無效為臨床癥狀、體征、認知功能以及生活功能均無變化,甚至存在惡化。總有效率= 顯效率+ 有效率。 ②認知功能及生活活動能力。治療前后應用簡易精神智能狀態量表 (MMSE)[6]對認知功能改善情況進行評價; 應用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 (ADL)[7]對生活活動能力進行評價; 應用臨床癡呆評定量表 (CDR) 評價癡呆程度,分為5 個維度,每個維度有0、0.5、1.0、2.0、3.0 共5 個評分標準,最終分值越高則癡呆程度越嚴重。 ③采用彩色超聲多普勒檢測頸動脈內膜厚度 (IMT)。
1.5 統計處理 采用SPSS 21.0 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 (%) 表示,采用卡方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的臨床療效比較 試驗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 [n (%)]
2.2 兩組的認知功能及生活活動能力比較 治療后,兩組的MMSE 評分、ADL 評分均顯著高于治療前,CDR 評分均顯著低于治療前 (P<0.05); 試驗組的MMSE 評分、ADL 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CDR 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 (P<0.05)。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認知功能及生活活動能力比較 (±s,分)

表2 兩組患者的認知功能及生活活動能力比較 (±s,分)
注: 與本組治療前相比,*P <0.05; 與對照組比較,#P <0.05。
組別 時間 MMSE 評分 ADL 評分 CDR 評分試驗組 治療前 12.93±1.43 41.02±4.25 2.1±0.6(n=50) 治療后 20.39±2.35*# 64.20±6.88*# 0.8±0.1*#對照組 治療前 12.80±1.40 41.05±4.20 2.2±0.5(n=50) 治療后 16.55±1.80* 50.21±5.29* 1.2±0.3*
2.3 兩組的頸動脈內膜厚度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的頸動脈內膜厚度均顯著降低 (P<0.05); 同時,試驗組的頸動脈內膜厚度顯著低于對照組 (P<0.05)。 見表3。
表3 兩組的頸動脈內膜厚度比較 (±s,mm)

表3 兩組的頸動脈內膜厚度比較 (±s,mm)
注: 與本組治療前相比,*P <0.05; 與對照組比較,#P <0.05。
組別 n 頸動脈內膜厚度治療前 治療后試驗組 50 1.84±0.31 0.53±0.10*#對照組 50 1.76±0.23 1.03±0.21*
老年癡呆的主要疾病類型為血管性癡呆,本病的生存期遠低于老年性癡呆患者,導致本病致死率較高的危險因素為腦卒中及年齡增長,血管性癡呆與腦血管疾病具有密切聯系,本病患者發生腦卒中的危險性增加10 倍或以上。 近期研究[8]顯示我國血管性癡呆的患病率逐年增高,早期治療可提高輕中度血管性癡呆患者的生存質量。 因此,針對此類患者制定較為安全有效的方案尤為關鍵。
多奈哌齊是一種對中樞神經系統選擇性較高的膽堿酯酶抑制劑,能抑制乙酰膽堿水解,促使受體部位乙酰膽堿水平增高。研究[9]顯示,多奈哌齊能夠使血管性癡呆患者的療效得以改善,提高患者各項機體功能。 銀杏酮酯滴丸的主要成分為銀杏葉提取物,主要包括銀杏黃酮以及萜類內酯,能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從而預防腦動脈血栓,下調紅細胞黏度,對腦供血和腦組織損傷具有改善作用。 《中藥志》 中提及銀杏葉能夠去濁斂氣、活血化瘀,從而改善心肌及腦功能。 現代藥理學研究[10]證實,銀杏酮酯滴丸能夠顯著下調血小板活化因子敏感性,增加腦血流量,改善頸動脈內膜厚度,抗脂質過氧化,使機體內部分神經遞質及受體功能受影響,從而有效抑制神經細胞凋亡,且本品長期服用不損傷機體,安全性佳。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試驗組的MMSE 評分、ADL 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CDR 評分、頸動脈內膜厚度顯著低于對照組 (P<0.05)。
綜上所述,銀杏酮酯滴丸聯合多奈哌齊治療輕中度血管性癡呆,能顯著提高患者的臨床療效,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