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姍
(平煤神馬醫療集團總醫院 醫院感染管理科,河南 平頂山467000)
社區獲得性肺炎是老年患者的常見疾病,發病率和病死率均較高[1-2]。 肺部感染控制窗是患者在經積極治療后感染病情得到控制的時間段,是治療方案變換、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時機的切入點,有研究[3]表明PIC 窗的時長影響肺炎的預后,而PIC 窗的影響因素間接影響肺炎的治療時機和預后。 因此本研究擬采用前瞻性研究和對照研究的方法,對影響PIC 窗的因素進行分析,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研究資料 選取2016 年4 月至2019 年1 月就診于本院經積極治療后出現PIC 窗的老年社區獲得性重癥肺炎患者268例。 納入標準: 年齡65~90 歲; 經積極治療后出現PIC 窗。排除標準: 合并嚴重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疾病者; 經積極治療后病情無好轉者。 268 例患者年齡67~86 歲,平均 (74.73±8.42) 歲; PIC 窗為4~15 天,平均 (9.87±4.66) 天。 以平均PIC 窗為參照,將268 例患者分為短PIC 窗組和長PIC 窗組,其中短PIC 窗組146 例,長PIC 窗組122 例。
1.2 研究方法 對268 例經治療出現肺部感染控制窗的老年社區獲得性重癥肺炎患者進行調查,社區獲得性肺炎PIC 窗判定標準[4]: 體溫恢復正常、咳嗽咳痰癥狀好轉或消失; 肺部干濕啰音減少; 血常規示白細胞、中性粒細胞、C-反應蛋白、降鈣素原降至正常范圍; 肺部X 線示炎癥陰影吸收好轉。
1.3 觀察指標 觀察指標包括年齡、性別、合并的肺部疾病病史、糖尿病史、吸煙史、多重耐藥菌感染、營養狀況、機械通氣、抗生素使用時間、血紅蛋白水平、血清白蛋白水平、住院時間及病死率。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 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描述,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描述,采用卡方檢驗,相關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 多因素回歸分析,P<0.05 為差異具有顯著性。
2.1 PIC 窗時間 短PIC 窗組 的平均PIC 窗時 間為 (6.37±2.48) 天,長PIC 窗組的平均PIC 窗時間 (12.91±2.47) 天,差異具有顯著性 (t=121.54,P<0.001)。
2.2 PIC 窗影響因素分析 單因素分析顯示年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營養不良、抗生素使用時間、多重耐藥菌感染、APACHEⅡ評分是影響PIC 窗的因素,差異具有顯著性 (P<0.05); 性別、吸煙史、機械通氣、血紅蛋白水平、血清白蛋白水平、糖尿病史差異無顯著性 (P>0.05)。 見表1。

表1 PIC 窗的影響因素分析 (n)
2.3 PIC 窗影響因素的Logistic 回歸分析 Logistic 回歸分析顯示,年齡>75 歲、營養不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重耐藥是影響PIC 窗的獨立危險因素。 見表2。

表2 PIC 窗的Logistic 多因素回歸分析
2.4 PIC 窗與老年社區獲得性重癥肺炎患者預后的關系 短PIC窗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和病死率明顯高于長PIC 窗組患者,差異具有顯著性 (P<0.05)。 見表3。

表3 PIC 窗對患者預后的影響
肺部感染控制窗是肺部感染得到控制的時間段,是更換治療方案的切入點,劉建民[5]的研究表明以肺部感染控制窗指導慢阻肺患者呼吸機治療時機能夠取得顯著臨床效果。 肺部感染控制窗時間長短受相關因素影響,顧宗元等[6]的研究認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發生肺部感染時,營養不良導致PIC窗縮短,而使用氟喹諾酮類抗生素可延長PIC 窗。 較長PIC 窗有助于疾病的治療和康復。 本研究對268 例重癥社區獲得性肺炎在積極治療后出現PIC 窗的患者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年齡>75 歲、營養不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重耐藥是PIC 窗縮短的獨立危險因素,高齡和營養不良使機體器官系統功能減退,免疫能力降低易導致疾病治療困難,而慢阻肺患者的肺泡及支氣管彈性降低,痰液排出障礙易致氣道阻塞使感染性疾病反復發作,多重耐藥菌對抗生素治療不敏感,易在短時間內產生新的耐藥,使PIC 窗縮短。 長PIC 窗會顯著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并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其改善患者預后可能與較長PIC 窗能使治療得到鞏固,疾病得到恢復能夠抵抗再次感染有關。
綜上所述,PIC 窗影響老年社區獲得性重癥肺炎患者的住院時間和病死率,延長PIC 窗的時長有助于疾病的治療,年齡>75 歲、營養不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重耐藥是PIC 窗縮短的獨立危險因素,在治療過程中可對危險因素進行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