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月婷
(陽江市婦幼保健院 產科,廣東 陽江529500)
隨著現代醫學水平的提高,無痛分娩技術逐漸被產婦及其家屬接受并廣泛應用于臨床。 無痛分娩常采用藥物鎮痛,雖可有效緩解產婦分娩時的疼痛感,但由于藥物對產婦膀胱肌肉有松弛作用,易引起產后尿潴留等并發癥[1-2]。 為減輕產婦無痛分娩后尿潴留等狀況,對其進行必要的護理干預意義重大[3]。基于此,本研究選取我院產科2018 年6 月至2019 年6 月間收治的68 例無痛分娩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臨床護理干預對無痛分娩產婦產后尿潴留的影響,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產科2018 年6 月至2019 年6 月間收治的68 例無痛分娩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所有產婦及其家屬均知情并自愿接受無痛分娩手術。 按照隨機分配法將入選產婦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每組各34 例。 對照組產婦年齡22~38 歲,平均年齡 (26.3±3.2) 歲; 孕周38~41 周,平均孕周 (38.9±0.7) 周; 初次分娩產婦15 例,經產婦19 例。 觀察組產婦年齡23~37 歲,平均年齡 (26.7±3.8) 歲; 孕周37~41 周,平均孕周 (38.4±0.8) 周; 初次分娩產婦16 例,經產婦18 例。 兩組產婦的年齡、孕周、分娩次數等基線資料無統計學差異 (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產婦給予常規護理。 觀察組產婦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臨床護理干預,具體干預措施如下: ①產前護理: 以親切熱情的態度對待入院產婦,為產婦及其家屬詳細介紹分娩相關知識及分娩前后注意事項,耐心解答產婦及其家屬的問題。 分娩前,護理人員還可通過宣傳手冊資料等對產婦進行分娩相關健康教育,講解分娩的具體機制、排空膀胱的好處以及出現尿潴留的危害等,使產婦對分娩過程的認知更為具體,做好分娩過程中遭遇意外情況的準備工作。 同時,對入院產婦進行腹部肌肉及盆底肌的訓練,強化產婦肌肉控制能力。 針對產婦臨產前多存在焦慮心理,著重注意安撫緩解產婦消極情緒,使產婦以平和穩定的心態面對分娩。 ②產時護理: 指導產婦排空膀胱,仔細檢查產婦是否排空膀胱,最大限度避免尿潴留后遺癥的發生。 在產婦分娩時,密切關注麻醉效果。 對產婦宮縮情況進行監控,進入第二產程后,指導產婦合理使用腹壓,盡量避免膀胱壁受胎兒先露部分長時間壓迫以致血液循環障礙及充血水腫情況。 若產婦出現焦慮或恐懼情緒,引導其轉移注意力或與其交談,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態。 ③產后護理: 為產婦提供保護隱私排尿環境,產后2 小時促產婦排尿。 如產婦膀胱無充盈、無尿意,則囑產婦多飲水,飲水量一次達500 mL 左右,以盡早排尿。 產婦膀胱充盈無尿意,協助產婦床邊解小便,以水聲、心理暗示、對膀胱部位適度按摩增加壓力及穴位針灸理療等方法促產婦排尿。 以上方法無效時,予以導尿,留置尿管,定時開放,指導產婦不同時段合理飲水,使膀胱充盈,指導產婦控制肛門及陰道收縮,以強化膀胱肌肉,促進排尿功能的恢復。
①統計兩組產婦的產后首次排尿時間、留置尿導管率及尿潴留發生率。 ②比較兩組產婦的護理滿意度情況。 以問卷調查形式開展滿意度調查,護理滿意度包括滿意、一般滿意及不滿意三個等級。 總分為100 分,>80 分為滿意,60~80 分為一般滿意,<60 分為不滿意。 護理滿意度= (滿意例數+ 一般滿意例數) /總例數× 100%。
采用SPSS 22.0 統計軟件處理數據。 計數資料以率 (%)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 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s) 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產婦的產后首次排尿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觀察組產婦的留置導尿管率及尿潴留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的產后首次排尿時間、留置導尿管率以及尿潴留發生率對比
觀察組產婦的護理滿意度為97.06%,顯著高于對照組產婦的79.4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的護理滿意度對比 [n,n (%)]
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無痛分娩已經成為臨床上廣泛應用的分娩技術。 產婦分娩過程中常伴有劇烈的疼痛,給產婦身心帶來巨大的影響[4-5]。 產后尿潴留是指分娩過程中及分娩后膀胱內部尿液充盈無法自行排出的現象,多由于胎兒娩出過程中子宮壓迫膀胱及盆腔神經叢使膀胱肌肉麻痹,分娩后膀胱內有尿而無法排出,是一種常見的分娩后遺癥[6]。 同時,相關臨床研究[7-8]顯示,無痛分娩過程多采用麻醉藥物鎮痛,受藥物影響,膀胱收縮的敏感性降低,也增加了產后尿潴留的發生。
有報道[9-11]指出,在分娩前后的護理過程中,給予產婦以科學理論為依據的新型護理干預模式,可有效降低產后尿潴留的發生。 本研究中,對照組產婦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產婦在對照組基礎上從產前護理、產時護理及產后護理幾個方面給予臨床護理干預,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婦的產后首次排尿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觀察組產婦的留置導尿管率及尿潴留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P<0.05); 觀察組產婦的護理滿意度為97.06%,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9.4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上述結果表明,臨床護理干預較常規護理干預在改善產婦產后尿潴留方面的效果更佳,且產婦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更高。
綜上所述,臨床護理干預可有效縮短無痛分娩產婦的產后首次排尿時間,降低留置導尿管率及尿潴留發生率,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