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星期二在回應留學生希望回國的事情時,引述國家民航局相關負責人的話表示,對需求集中、飛行目的地有疫情防控保障能力的城市,將視情啟動重大航空運輸保障機制,及時開通臨時加班和包機。對于急于回國的在外留學生和他們的家長來說,這個信息無疑令人鼓舞。
留學生是海外中國人的一大群體,他們也是在海外落根最淺的群體之一。他們往往就是在學校和周圍不大的區域轉,住在集體宿舍或者合租的房子里,與當地社會融入度比較低。當疫情沖亂了日常的環境和秩序時,他們的應對能力也相對較差。
前一段時間回國避疫的人,學生一直占了很大比例。在國家為了鞏固國內抗疫防線而把大部分航班都停下來的情況下,開臨時加班和包機繼續接急需回國的留學生,國家其實一直在籌劃。
現在民航局和外交部做出同樣的表態,說明這樣的計劃已經到了開始實施的階段,一些中國留學生集中、其中希望回國避疫者也很多的外國城市將有望迎來中國的民航包機,從而幫助一些陷入困境的年輕學子實現返國。
國家不會在如此危急的時候置海外留學生的安危于不顧,包機計劃再次驗證了國家的這一決心。無論是之前的幾次撤僑,還是中國在全球斷航盛行的當下專門搭建幫助海外中國人歸國的空橋,都體現了國家對護僑責任的恪守。
然而這場疫情的情況非常復雜,國家幫助海外留學生的方式不光是安排包機接他們回國這一種。對留學生們來說,盡最大可能讓自己不被感染,平安度過這場危機是最重要的。有些學生所處的環境已經高度危險,但也有些學生有繼續在當地平安住下去的條件,對后者來說,一動不如一靜,繼續留在當地反而比經過一段跨國旅行,包括經歷在機艙密閉空間里的長期飛行要更加安全。
這個時候一定要理性更理性,冷靜更冷靜。留學生們需要對旅途中感染的風險和在當地留下來被感染的風險,以及返國后遵守隔離規定間做出權衡。使領館應在這當中向他們提供有益的指導。
對政府來說,捍衛中國的整體衛生安全,以及保護幫助每一個個體、包括身居海外的留學生們,都是責任。在抗疫已經升級為一場“全球戰爭”的情況下,統籌這一切是十分艱巨的任務。
之前國家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實現了戰疫的重大階段性勝利,所以才有了今天的全國安全,有了海外游子們萬不得已時的后方退路。今后還需大家同心協力,才能把中國目前已如“孤島”般的安全堅守到底。
客觀地說,中國做不到全面“撤僑”,無論是航空公司的執飛能力,還是國內目的地針對海外歸國人員的防疫能力,都是有限的。海外成百上千萬華僑如果同時回國,必將壓垮相關能力。
所以我們希望,在經過各方的冷靜權衡和努力之后,海外留學生和其他華僑回國的愿望與國內幫助他們實現愿望的能力是基本匹配的,實在的,而不讓這件事成為僅僅在道義空間里的攀爬。
新冠病毒在強烈沖擊這個世界,把我們推入一場真正的戰爭。這個敵人不是轟炸橋梁、高樓、火車站,但它在摧毀國際航空系統,把全世界無數城市熙熙攘攘的市中心幾乎打成了“無人區”,還將無數工廠逼入停工,迫使幾乎所有學校停課,服務業大規模停擺。這種時候我們每個人都要成為戰士,我們要更加堅強,達觀,眾志成城?!?/p>
環球時報20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