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鳳



耐久跑枯燥、單一、重復的練習方法讓學生容易產生厭倦心理,筆者從事小學中年級的體育教學工作,一副撲克牌讓筆者大受啟發,抓住學生喜歡游戲的特點,將游戲和撲克牌貫穿于一節水平二(三年級)《耐久跑》實踐課,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希望與各位同仁分享。
一、“爭奪王牌”
游戲目的:發展學生耐久跑的能力,給每名學生直觀及時的評價,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找到差距。
游戲準備:準備一副撲克牌,按黑桃、紅桃、梅花、方片的不同花色分開并按順序排列(A、2、3、4、5、6、7、8、9、10、J、Q、K)。將男女生隨機分成4組,分別代表黑桃組、紅桃組、梅花組、方片組,各組站在準備區等待(圖1)。
游戲方法:游戲開始,黑桃組學生一列橫隊站在起跑線后,聽教師口令同時出發,繞操場一圈(250m),其他組依次進行。每名學生到達終點后,會得到一張屬于自己的撲克牌,黑桃組第一名是黑桃A,第二名是黑桃2,以此類推。教師根據每名學生手中的撲克牌大小判定名次,拿到A、2、3數字的學生獲得獎勵(圖2)。
游戲建議:教師可根據每組學生的實際情況,控制好組與組之間的出發時間,把握好本節課的練習密度,控制好跑動距離,以確保游戲順利、安全地進行。教師還可讓學生通過抽撲克牌的辦法隨機分組,增加游戲的趣味性。
二、“你追我趕”
游戲目的:發展學生耐久跑的能力,在第一輪比賽成績的基礎上,通過變換游戲規則,健全獎勵機制,既激發能力較強學生的潛能,又激勵能力較弱學生的斗志,穩住優勢,趁勢追擊。
游戲準備:在第一輪游戲的基礎上,每名學生保管好自己手中的撲克牌,各組成一路縱隊在準備區等待,名次在前的學生站在隊伍的后面,名次靠后的學生站在隊伍的前面。
游戲方法:游戲開始,黑桃組的學生成一路縱隊站在起跑線后,聽教師口令依次間隔出發,繞操場跑一圈(250m),每位學生到達終點后,將自己手中的撲克牌交到教師手中,教師通過收上來的撲克牌順序判定勝負。獲勝的方法有兩種:第一種,每組收上來的前三張撲克牌所對應的學生獲得老師的獎勵;第二種,手中的撲克牌數字減去此輪比賽的名次,大于等于三獲得獎勵。其他組方法一致(圖3)。
游戲建議: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控制好學生之間出發間隔的時間,依據學生總數,調整好每次出發的人數,可每次兩人或者三人同時出發,把握好練習密度,控制好跑動距離,以確保游戲順利、安全地進行。
三、“組間對抗”
游戲目的:發展學生耐久跑的能力,通過變換游戲方法,將組內比拼變換為組間對抗,增加比賽的趣味性和不確定性,培養學生的團結意識。
游戲準備:在第一輪游戲的基礎上,每組學生依據第一輪比賽的成績,按名次從小到大的順序站成一路縱隊,在準備區等待。
游戲方法:游戲開始,每組獲得第一名的同學成一列橫隊站在起跑線后準備,4位學生聽教師口令同時出發,繞操場跑一圈(250m),到達終點后,教師給第一個回來的學生發一張撲克牌,獲得一張撲克牌意味著為自己的小組積一分。緊接著是每組獲得第二名的學生出發,以此類推。所有的學生都跑完后,將每組獲得的撲克牌總數匯總計算積分,分數最高的組獲得相應的獎勵(圖4)。
游戲建議: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把握好本節課的練習密度,控制好跑動距離。教師也可增加游戲難度,為每一輪出發的4名學生頒發撲克牌,以第一輪出發的學生為例,依據到達終點的名次依次頒發黑桃A、紅桃A、梅花A、方片A,黑桃對應的積分是4,紅桃對應的積分是3,梅花對應的積分是2,方片對應的積分是1,最后匯總,計算小組總分(圖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