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竹姝
摘要:隨著信息時代的不斷發展,民營企業內部控制要及時創新工作模式,打破傳統模式的局限性,充分認識到ERP 系統的重要性,真正發揮ERP 系統的作用與價值,為民營企業的創新發展提供堅實的物質保障。ERP環境下,企業內部控制既面臨著機遇,也面臨著新的挑戰,要妥善處理企業內部控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充分發揮ERP系統的作用。
關鍵詞:ERP環境;民營企業;內部控制
ERP系統主要是將管理作為關鍵的信息系統,內部控制是ERP環境下的重要組成部分。民營企業發展過程中,內部控制遇到的相關問題,要借助ERP工具不斷健全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在ERP環境下,企業可以有效彌補傳統管理模式存在的局限性,可以為內部控制建設提供重要的理論基礎以及物質保障。ERP系統可以幫助民營企業更好適應現如今的發展環境,深化企業的監督控制能力和管理水平。信息時代下實現數據共享,不僅可以為企業經營節省人力資源,也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民營企業內部控制涉及到的內容十分廣泛,其主要作用是實現企業自身規定的經營目標。新時期下,企業內部控制涵蓋了控制活動、風險評估、內部監督等多個方面,其主要目的是在企業規章制度的要求下,保障項目資金的安全性,推動企業的長遠發展。ERP環境下,企業內部控制既面臨著機遇,也面臨著新的挑戰,要妥善處理企業內部控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充分發揮ERP系統的作用。
一、ERP環境下民營企業內部控制現狀
(一)以家族企業管理為主,系統安全性差
我國民營企業普遍應用的管理模式,主要是以家族企業管理為主。隨著家族企業的不斷發展,在管理觀念、經營狀況、發展方向方面,傾向于企業業主個人思想以及能力的表現。除此之外,民營企業業主與其親屬,在企業內部發展過程中產生了利益團體,這對企業內部管理來說,是一個不小的安全隱患。網絡安全隱患,制約著企業內部控制的發展,ERP系統涉及到企業的大量信息與數據,若遭受到病毒的侵害,會產生系統癱瘓、信息外泄等問題,對企業造成嚴重不良影響[1]。
(二)內部控制環境不完善,流程再造存在問題
在民營企業的內部控制過程中,內部環境尚且不夠完善,主要體現在:企業對內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充分,內部控制的相關體系不夠完善,有的企業沒有建立起配套的內部監控制度,與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不相符合,不僅嚴重影響了民營企業的經濟效益,而且阻礙了民營企業的發展進程。ERP系統與傳統的企業管理模式有很大不同,如今若還采用傳統的業務管理模式,就會與時代的發展要求相脫節,難以真正實現ERP系統的價值。因此,在信息時代下,企業要重新建構經營流程,充分發揮ERP系統的重要作用。
(三)內部監督體系不健全,員工工作積極性不高
在民營企業的發展過程中,有的企業內部監督機構不夠完善,有的企業沒有設置相關的內部監督體系,這顯然不利于民營企業的發展。有的民營企業雖然設置了相關的內部監督機構,但是形同虛設,并沒有真正發揮內部監督的作用,嚴重阻礙了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有效開展。與此同時,家族式的企業管理模式,對民營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開展有一定限制,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執行力有不良的影響,間接損害了企業經營的長遠利益。ERP系統下,對員工實時跟蹤管理,要求員工嚴格遵循企業的規章制度開展相關工作,有些員工在工作過程中會有抵觸情緒,工作積極性不高,認為自己的工作任務量相較之前有所增加,這種抵觸心理在某種意義上,影響了企業內部控制中的經營流程設計[2]。
二、ERP環境下民營企業內部控制的改善策略
(一)認真落實系統安全控制工作,健全ERP崗位設置
ERP環境下,如果系統安全問題得不到妥善處理,有很大可能會導致企業信息外泄,對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有效性產生嚴重影響。因此,在企業的經營管理過程中,要認真落實信息系統的安全控制工作。在系統研發初級階段,要認真分析系統有可能會出現的漏洞,對系統研發進行實施監督。除此之外,企業應該與時俱進,對ERP系統進行及時更新與維護,做好員工信息安全教育工作,定期組織企業員工進行網絡安全的相關培訓,及時對數據進行備份,確保ERP系統的安全性。民營企業內部控制要在業務流程、機構設置、治理結構等方面形成有效監督制約,還要注重企業運營效率。借助ERP系統中的權限設置,可以重新劃分公司的職責權限,真正實現內部控制的作用與價值[3]。
(二)提升流程設計的質量
流程設計,又稱為流程再造,牽涉到的因素比較復雜。流程設計的健全性,直接影響著企業內部控制的實施效果。因此,在流程設計的過程中要運用最適用的方法,確保企業的日常經營不受影響,真正實現企業運行的基本目標。在流程再造過程中,要有效梳理ERP系統下的相關業務流程,合理評估流程,整體分析流程的設計情況,盡可能規避經營風險。其次,要對ERP系統下潛在的風險進行有效評估,全面了解內部控制環境以及ERP系統環境,多維度進行綜合分析,深入研究風險可能帶來的影響,做好應對策略。第三,要嚴格識別關鍵控制點,認真遵循企業的相關流程情況,仔細核查實施崗位設計的健全性,確保關鍵控制點梳理的有效性。第四,要嚴格明確崗位權限,根據市場發展的相關要求,科學設置崗位權限,確保各個崗位之間可以相互制約,以確保系統的安全性。第五,要及時明確內部控制的實施方法,認真依照企業內部控制的實際發展情況,充分了解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各項指標,篩選最佳方案,真正實現企業內部控制的全面發展[4]。
(三)定期組織員工進行相關培訓
ERP環境下,要想確保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就必須要深刻認識到財務人員的重要性,企業要定期組織對相關財務人員的培訓,深化財務人員對內部控制的了解程度,深化對ERP系統的了解程度,深化財務人員的內部控制意識以及財務風險意識,不斷創新操作模式,要根據時代發展的要求,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提升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建立健全合理的獎懲和評價制度,是提高員工工作效率和工作熱情的重要基礎[5]。如果企業內部的財務人員不去糾正工作中出現的錯誤,或者沒有得到合理的工作報酬,將會不利于構建企業整體的工作氛圍,工作人員也會出現消極逃避或者盲目自信。所以,獎罰制度的設置要嚴明公正且科學合理[6]。除此之外,由于風險是不斷變化的,之前制定的措施方案可能會不太適用于當下出現的風險。因此,應及時地調整可行性方案,為了發現隱藏的風險,及時對財務風險管理進行考評。ERP環境下企業經營內部控制,可以起到發現風險與規避風險的作用,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契機。除此之外,企業要創建健全的激勵以及考核機制,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對工作人員的工作流程、工作內容進行有效監督管理,確保企業員工嚴格按照規章制度開展工作,真正落實企業內部控制的相關機制。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發展環境下,也進一步提升了民營企業內部控制中ERP系統的應用價值,在此環境下為提升ERP環境下的民營企業內部控制質量,民營企業的相關管理人員要清楚認識到 ERP 對內部控制的深遠影響,著重分析ERP 系統環境下企業經營內部控制的優勢以及有效性,分析內部控制管理過程中的問題與不足,根據市場發展的實際情況,提出相應的改革建議,真正提升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推動民營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以上探討了ERP環境下民營企業內部控制現狀,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改善策略,以供參考,提升民營企業內部控制效果。
參考文獻:
[1]張斗山.轉型期基于IT環境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與ERP的整合理論與實踐[D].上海:復旦大學,2008.
[2]張曄.小型民營企業ERP實施淺談[J].新會計,2015 (12):48-49.
[3]張舸.ERP合同管理系統在集團企業中的應用淺析[J].民營科技,2013 (12):57,66.
[4]師騰躍,趙保磊.基于 ERP 系統環境的企業內部控制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 (31):3165.
[5]王麗卓.ERP環填下企業內部會計控制體系研究——以建筑企業為例[J].中國商論,2016 (28):39-40.
[6]李明昊.ERP 管理系統與企業內部控制的關系[J].信息通信,2013 (5):114-114.
[7]曹中,牛偉麗,孫謙.ERP 系統實施與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實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3 (15):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