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濤 吳丹 吳洋



【摘要】? ?文章通過對精益成本管理的介紹,揭示我國鋼鐵行業的現狀及傳統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并以寶鋼推行精益成本管理的成功案例,驗證了我國鋼鐵行業采用精益成本管理是可取的、必需的,最后對精益成本管理提供了一些優化策略,以期為我國鋼鐵行業加強成本管理創新、進一步降低企業成本、形成新的競爭優勢提供一些參考建議,推動鋼鐵行業更好適應經濟新常態,加快供給側改革的步伐。
【關鍵詞】? ?精益成本管理;供給側改革;供應鏈
【中圖分類號】? ?F2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5812(2020)04-0068-04
精益成本管理是以消除一切浪費、降低成本、最大化客戶價值為目標的成本管理新模式,是實現鋼鐵行業降低成本、增加利潤、找回競爭優勢的有效途徑。本文通過對精益成本管理的介紹,深入剖析我國鋼鐵行業的現狀,并以上海寶鋼集團公司(以下簡稱寶鋼)實現精益成本管理為例,為我國鋼鐵行業實現精益成本管理提供一些建議,從而促使鋼鐵行業加快成本管理創新,降低成本,增強企業競爭力。
一、精益成本管理的概況
精益成本管理思想源于日本豐田企業,并由于其強調杜絕一切浪費、盡力降低成本而逐漸受到越來越多企業的重視,被廣泛用于企業現代化成本管理工作中。
(一)精益成本管理的含義
精益成本管理思想是在對企業供應鏈成本分析的基礎上,以客戶價值增值為導向,以供應鏈成本最小化為精髓,將精益思想和管理思想相結合運用到企業成本管理中,杜絕一切浪費,消除不增值的作業,以實現整個供應鏈成本最小的成本管理新理念。精益成本管理以成本管理為核心,由成本規劃、成本抑減及成本改善三大支柱構成。
(二)精益成本管理的內容
從供應鏈視角出發,可以將精益成本管理分為精益設計成本管理、精益采購成本管理、精益生產成本管理、精益物流成本管理及精益服務成本管理,如圖1所示。
(三)精益成本管理與傳統成本管理的比較
1.成本管理觀念的差異。傳統成本管理思想認為成本管理的最終目的是降低成本,增加企業利潤。依據“利潤=售價-成本”,通過節約成本來保證利潤,并且在成本固定時,通過提高產品價格來增加企業利潤,將降低成本外部化,轉嫁到客戶身上,只考慮到企業自身利益而忽視了客戶價值。精益成本管理思想的最終目的是杜絕一切浪費,最大化實現客戶價值。依據“成本=售價-利潤”,以客戶可以接受的價格減去企業必須要獲得的利潤得到企業的目標成本,從而將降低成本內部化,既不損害客戶價值又能保證企業利潤。
2.成本管理范圍的差異。傳統成本管理體系重心放在產品生產環節,通過對產品生產過程中直接費用、制造費用的控制來降低成本,并且只局限于供應鏈中的單個環節管理,從而使得各個環節的銜接過程中產生大量不必要的成本浪費。而精益成本管理是從供應鏈的整體視角出發,將設計、采購、生產、物流及服務五大環節看做一條線,系統化地進行成本管理,每一個環節都加強成本控制,并且重視各個環節銜接上的成本管理,有效地消除了不必要的浪費。
3.成本管理方法的差異。傳統成本管理未能采用靈活多樣的成本管理方法,只注重財務成本而忽視管理成本,只重視事后管理而忽視事前的成本預測、事中的成本控制,并且成本管理多采用手工操作,缺乏現代化成本管理手段。而精益化成本管理是一個履行控制能力的責任系統和價值創造系統,運用運籌學、系統工程和電子計算機等科學技術,使成本管理向預測、決策和控制方面深化。
二、精益成本管理在我國鋼鐵行業的應用
(一)我國鋼鐵行業的現狀
鋼鐵企業是我國的支柱性企業,對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鋼鐵行業的發展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面臨著“低增長、低效益、低價位、高壓力”的局面。特別是2015年以來,鋼鐵的消費與產量雙雙進入峰值弧頂區并呈下降態勢,鋼鐵主業從微利經營進入整體虧損,行業發展進入“嚴冬”期。但與此同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相關的化解鋼鐵過剩產能的財稅金融政策也為鋼鐵行業擺脫困境、實現振興提供了歷史機遇。
1.鋼鐵行業發展存在的問題。(1)行業集中度低,產業專業化不足。我國鋼鐵企業生產設備陳舊,技術水平低下,生產專業化程度低,導致生產效率低下,尚不能達到規模經濟。加上我國大型的鋼鐵企業都朝著全能型發展,產業專業化發展不足,大大削弱了集中競爭力。(2)鋼材產品供需失衡,產能過剩嚴重。根據國際標準,產能利用率79%為產能過剩,75%為嚴重過剩,我國鋼鐵行業產能已嚴重過剩(2015 年全年煉鋼產能利用率僅為 66.99%)。在供給結構方面,由于我國鋼鐵行業的生產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低水平的粗鋼上,難以應付國際高附加值鋼材需求,使得鋼鐵出口大大降低,而且還存在粗鋼產能過剩的同時,高端特殊鋼供給嚴重不足的問題。(3)產品結構不合理,國際競爭力不足。我國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精制鋼產品生產能力不足,加上發達國家壟斷勢力牢牢把握住研發和營銷這兩個附加值最高、價值鏈盈余最大的環節,導致企業在價值鏈上處于不利地位。(4)低碳經濟背景下加重了環保壓力。從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以來,國家越來越重視環境保護,倡導低碳環保,節能減排。作為重污染型的鋼鐵行業無疑在環保方面面臨很大的壓力,在相關的環保支出上成本大大提高。
2.供給側改革背景下鋼鐵行業實施精益成本管理的緊迫性。鋼鐵行業由于產能嚴重過剩,供需顯著失衡已然成為供給側改革的重點行業之一。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去產能、降成本、補短板必然是鋼鐵行業供給側改革的核心任務。而要完成“去產能、降成本、補短板”的任務,必然要在成本上加強管理。縱觀我國鋼鐵行業的成本管理現狀可以發現,傳統的成本管理存在著很多問題,如只注重生產成本管理,忽視供應鏈上其他環節的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模式是以成本節約為主導,通過片面地強調節約成本來規避可能發生的各項費用;成本核算方法陳舊,成本數據統計片面等。所以創新成本管理模式,形成一套新的成本管理理念至關重要。以杜絕一切浪費、最大化降低成本為精髓的精益成本管理模式無疑成為供給側改革背景下我國鋼鐵行業成本管理的必然選擇。
(三)鋼鐵行業實施精益成本優化控制策略
1.立足于供應鏈各個環節,加強價值流成本管理。我國鋼鐵企業的精益成本管理不能僅局限于傳統的生產成本管理,還要立足于采購-設計-生產-物流-服務五大供應鏈環節,通過對每個環節進行成本規劃、成本抑減及成本改善,最大化客戶價值,實現供應鏈成本的精益化。并且針對供應鏈開展EVA價值分析,優化供應鏈的每一環節,追求最低成本。
2.采用 JIT生產模式,有效去庫存,降產能,并結合作業成本法,加強生產過程的精益化管控,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我國鋼鐵行業由于多采用大批量生產模式,導致產能過剩,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實行JIT生產模式,通過下游客戶的訂單需求來確定生產目標,從而制定合理的生產計劃,再根據生產計劃在上游采購環節實行適時適量采購,從而達到“零缺點、零庫存、零準備時間、零前置時間、無零件搬運”的目的。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運用作業成本法將生產環節具體劃分作業單元,針對每個作業單元進行成本動因分析,有效消除無效作業,杜絕浪費。
3.不斷優化完善管理信息系統,加強鋼鐵行業的信息化管理。我國鋼鐵企業大部分在信息化管理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對比國際先進信息化管理企業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要學習國際信息化先進管理經驗,并結合自身條件,努力建立三大層次的管理信息系統,通過信息化管理加強對企業成本的精益化管理。鋼鐵企業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統如圖4所示。首先,鋼鐵企業的管理層利用ERP(企業資源計劃系統)通過采購管理、銷售管理、庫存管理、及時生產管理、成本管理等多個管理層面對企業的物流、資金流及信息流三大資源進行全面集成管理,從而為企業整個運營提供一份完善的“三流資源”管理計劃,實現供應鏈上各種資源的有效配置。然后,發揮MES(制造執行系統)的橋梁作用,將管理層的信息流與操作車間的物流有機結合,使得管理層制定的管理計劃真正落實到PCS(過程控制系統)中。最后,通過PCS(過程控制系統),對企業整個業務流程進行成本預測、成本控制及成本改善,真正實現精益成本管理。
4.加強對員工的精益化思想教育,樹立“全員、全過程”精益化管理。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廣大員工的努力,團隊活動和全體員工自覺化是精益成本管理的必然要求。鋼鐵企業必須要調動全體員工,加強精益化管理思想的宣傳教育,并對員工進行相關的技術培訓,從而加深員工對精益思想的理解和認可,將精益化思想扎根于每個部門每個員工的心底,通過全員參與精益化生產,實現成本的精益化。
三、結束語
實現精益化成本管理是企業現代化成本管理的必然要求,是我國鋼鐵行業積極響應國家供給側改革,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必然選擇。只有實現成本管理的精益化,才能真正實現鋼鐵行業的“去產能、降庫存、補短板”。鋼鐵行業需要立足于供應鏈視角,通過信息化管理,逐步形成以消除一切浪費、最大化客戶價值、增強企業競爭力為目的,系統化、多維度的精益成本管理體系。
【主要參考文獻】
[ 1 ] 袁園.基于現代精益成本管理的中國制造業發展[J].經濟管理,2010,32(02):61-64.
[ 2 ] 范松林,李國平,呂堅.寶鋼精益成本管理應用案例研究[J].科研管理,2006,(02):89-94.
[ 3 ] 劉曉偉,李彤煜,何仁龍.實施施工項目精益成本管理[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09,(05):60-62.
[ 4 ] 趙瀚翔.鋼鐵行業發展現狀與產業結構調整戰略選擇——以撫順特鋼為例[J].現代商貿工業,2017,(01):5-6.
[ 5 ] 李國軍,唐艷,張慶.國際產業轉移背景下的價值鏈成本管理——基于我國鋼鐵行業的分析[J].企業管理,2015,(12):114-116.
[ 6 ] 陳愛雪.供給側改革背景下我國鋼鐵產業產能過剩問題的解決路徑研究[J].工業技術經濟,2016,35(10):133-137.
[ 7 ] 王棣華.關于寶鋼戰略成本管理的案例分析[J].中國總會計師,2010,(01):75-79.
[ 8 ] 楊景海,吳繼焓.“降成本”目標下的企業成本管理創新研究——基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視角[J].商業會計,2019,(05):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