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養老產業統計分類(2020)》。
《民生周刊》記者了解到,此次制定分類細化是為了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快推進養老產業發展,科學界定養老產業統計范圍,準確反映養老產業發展狀況。
養老產業統計分類明確將養老產業細分為12大類51中類79小類,養老產業范圍分為養老照護服務、老年醫療衛生服務、老年健康促進與社會參與、老年社會保障、養老教育培訓和人力資源服務、養老金融服務、養老科技和智慧養老服務、養老公共管理、其他養老服務、老年用品及相關產品制造、老年用品及相關產品銷售和租賃及養老設施建設等。
對此,有養老產業業內人士認為,有了細化的分類,企業對于老年人用品的市場布局會更有針對性,統計數據會為企業了解市場供求關系提供準確信息。
有受訪者表示,我國養老產業是一片巨大的藍海。
《養老產業統計分類(2020)》顯示,養老產業是以保障和改善老年人生活、健康、安全以及參與社會發展,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安等為目的,為社會公眾提供各種養老及相關產品(貨物和服務)的生產活動集合,包括專門為養老或老年人提供產品的活動,以及適合老年人的養老用品和相關產品制造活動。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速,伴隨高齡化、少子化、空巢化程度的提高,我國養老市場對于養老服務的需求不斷提升。
《民生周刊》記者梳理發現,此次文件編制原則之一就是為了突出養老服務和我國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養老及相關產品供給狀況。分類以反映我國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養老及相關產品供給為基礎,充分考慮了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等養老產業發展政策要求和養老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涵蓋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中涉及養老產業的全部內容。
分類是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的通知》《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以及各細分領域政策文件提出的重點任務為指導,確定養老產業的基本范圍。同時,是以《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為基礎,對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符合養老產業特征相關活動的再分類。
有證券分析人士認為,中國養老供需矛盾嚴峻,居家、社區和機構養老合計潛在市場空間可超5000億元,養老產業將面臨蓬勃發展機遇。
本次發布的養老產業分類中,僅在養老服務機構這一大類領域內,就明確包含正餐服務、快餐服務、餐飲配送服務、其他未列明餐飲業、其他居民服務業、老年人和殘疾人養護服務、社會看護與幫助服務等具體名目。有受訪者評價,本次全產業分出來79類小項,已經相當細化。
而早前,一些企業已經根據市場做出了相應細分,如老齡用品就分為智能的個性化老齡用品及常規用品等。同時,老年人健康管理的信息化也是養老產業細分服務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醫、康、養、護等服務需求貫穿養老生活的全過程。圖/郭鵬
目前,雖然老年人健康管理信息化仍處于初級階段,但已有企業開始進行布局。具體做法是采集老年人生活習慣、興趣愛好、健康狀況等信息,建立企業級數據平臺,對老年群體進行細分,針對不同需求和偏好的老年人提供個性化專業服務。
在老年人的日常用品中,最常見的是椅子。隨著身體的衰老,老年人大部分時間要坐在椅子上休息,選擇一把適合老年人的椅子十分重要。
一家主要從事沙發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的企業,就根據老年人的生理特性、消費特點,設計了老人椅產品。該產品可通過手控板控制實現座椅升降,以此幫助老年人站立。同時,通過手控板控制可實現不同坐姿和不同躺臥角度,使老年人在使用時達到腰背貼合舒適等使用效果,其舒適性受到很多老年人的喜歡。
近些年,為支持養老服務業發展,國家頻頻出臺各項政策。記者了解到,僅2019年有關養老事業的政策就達70多項,其中國務院發布的有3項。由此可見,國家對老齡事業高度重視,對養老產業的發展,特別是機構養老的發展也有明顯轉變。
2019年,我國放開了市場準入條件,以法律形式保障深化養老服務“放管服”改革,同時從資金、人才、稅收優惠、土地等多方面予以支持,為險資參與養老產業創造政策條件。另外,商業養老保險作為養老服務業的重要一環,政策支持力度也不斷加強。
2019年11月,我國發布《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作為一份戰略性、綜合性、指導性文件,規劃明確提出,健全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充分發展、醫養有機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多渠道、多領域擴大適老產品和服務供給,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
機構養老的定位從2013年的“支撐作用”,到2017年的“依托作用”,發展到2019年“充分發展”,重要性不斷提升。
目前,我國的基本養老策略是9073,即90%居家養老,7%社區服務,3%機構養老。而不管是居家養老還是機構養老,均存在很多不足,如養老服務資金、人員配置相對匱乏,基礎設施尚不完備,服務內容與形式過于單一等。目前,老年人雖有生活保障,但一些生活及娛樂設施、保健康復設施等建設仍然較為滯后。
有業內專家表示,近年來,我國老齡產業升溫較快,大批社會力量參與其中,但在以需要為導向、增加有效供給等方面有所欠缺。相關企業應圍繞老年人需求,精準做市場細分,開發出更多個性化的老齡用品,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務。
而根據老人實際需求,醫、康、養、護等服務需求貫穿養老生活的全過程,這些需求均需要相關企業提供產品或服務。有分析機構測算,到2050年中國老年市場規模將達48.52萬億元,養老產業規模將達21.95萬億元,預計老年市場和養老產業分別將以9.74%和11.48%的年增長率高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