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作雷 周寧人 吳倪

2019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力推動“電子健康卡”的建設和應用。一些省市已經正式啟用電子健康卡,做到線上線下一體化,實現了跨機構、跨區域健康服務“一卡通”,讓廣大群眾的就醫更加便捷。
電子健康卡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為我國城鄉居民設計的全國統一標準的就診服務卡,但它并不是一張實體卡片,而是一個“二維碼”。電子健康卡集預約診療、智能導診、人臉識別在線支付、遠程診斷協同等應用于一體,可通過關聯居民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信息,實現跨醫療機構的診療服務信息互認共享,記錄居民病歷、過敏藥等醫療信息,并依靠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疾病預防,為居民提供全過程、全生命周期的醫療服務。
電子健康卡上線后,能實現掛號、繳費、檢驗檢查、取藥、打印報告、查詢健康檔案、家庭醫生簽約和健康管理等“一碼通”。
在全國所有通過國家電子健康卡認證的醫療機構,無論本地或者外地患者,只需要用手機輕輕一掃電子健康卡二維碼,就可以“搞定”所有就醫環節。
目前,醫院有3個渠道可以申領電子健康卡:自助設備、人工窗口、微信公眾號及支付寶生活號。根據國家要求,申請電子健康卡必須實名制,所以線下渠道要提供身份證才能申領。
1.自助設備?在自助掛號交費機的主頁面,選擇電子健康卡,然后點擊申請電子健康卡,將身份證放在識讀區域,機器讀取身份證后進行申請操作,成功后會給出提示。
2.人工窗口?不會在自助設備操作的,可到人工窗口,在工作人員的操作下,完成實名制驗證,申領電子健康卡二維碼。
3.微信公眾號、支付寶生活號按照提示進入患者通道,點擊“健康卡管理”“注冊健康卡”,填寫姓名、身份證、手機號后,填寫短信驗證碼,然后授權微信或支付寶進行實名制驗證,即可成功申領電子健康卡。
成功申領電子健康卡后即可在醫院的一些機器和窗口使用,包括自助掛號交費機、門診報到機、人工窗口等。使用時只要打開手機,在微信公眾號或支付寶生活號中找到電子健康卡二維碼后出示,系統會自動查詢患者對應的信息。根據國家規定,為保護公民隱私,查詢電子健康卡二維碼同樣需要實名制驗證。
來自安徽的周先生前些天感到胸悶不適,在當地治療沒有明顯好轉,于是轉到江蘇省人民醫院就診。之前,周先生并未在這里看過病,他在醫院門診大廳的自助設備上實名驗證了身份證,并在醫院門診志愿者的幫助下申請了電子健康卡。志愿者向周先生解釋說,醫院已經全面啟用電子健康卡,辦好后可以在掛號、交費、排隊叫號時進行使用。
周先生辦好電子健康卡后,登錄醫院的微信公眾號,實名制驗證后就查詢到自己的電子健康卡二維碼,隨后使用該二維碼在自助機上掃碼完成了掛號。來到診區,根據自助機打印的掛號憑條,周先生在診區的自助報到機上掃描電子健康卡的二維碼完成了報到。等待一會兒就到號了,醫生為周先生診察后開了醫囑,并讓他就在診區門口的收費窗口繳費。收費員讓周先生展示二維碼,掃碼后,機器上立即出現了全部待交費項目。周先生使用刷臉支付完成了交費,來到門診藥房,在排隊叫號機上掃描電子健康卡二維碼完成了排隊叫號,很快就拿到藥,完成了就診過程。
周先生感慨地說:“這次看病好像科幻電影一樣,好神奇。”門診志愿者告訴周先生:“有了這個國家‘電子健康卡,以后去北京、上海看病都可以用。”
來自溧陽的李女士從江蘇省人民醫院溧陽分院(溧陽市人民醫院)轉診過來,在人工窗口辦理業務時,李女士想起自己來得匆忙忘了帶身份證,李女士從手機里找到了電子健康卡二維碼,“嘀——”的一聲掃碼成功,順利掛號。雖然忘了帶身份證,但李女士還是順利地完成了就診過程,“外地辦理的電子健康卡也可以暢通無阻地使用,實在是太方便了!”李女士高興地說。
(編輯? ? 林? ? 妙)
(投稿郵箱:323179458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