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碧華

龍獻文湖南省古丈縣牛角山村黨總支部書記
國道352線蜿蜒逶迤,到湖南省古丈縣南部一處最險要地方一拐,便是默戎鎮牛角山村(原毛坪村)了。這里坡高路陡,因山形酷似兩只巨大的牛角而得名。
龍獻文是牛角山村黨總支部書記,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被鄉親們親切地稱為“龍三哥”的龍獻文,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農民優秀群體奮斗代表之一。在他的帶領下,窮村不僅脫了貧,還成了遠近聞名的鄉村振興典范。
牛角山村曾是一個“老、少、邊、窮”的純苗族聚居村,全村1306人313戶,8個村民小組,5個自然寨。以往關于這個村落的故事,總是圍繞平均5戶一光棍展開。現在,人們提到牛角山村,提到精準脫貧與鄉村振興,總會想到龍獻文。
龍獻文今年54歲,是牛角山村土生土長的農民。一頭卷發桀驁不馴,如同雄獅。一雙黑眼洞穿犀利,如同老鷹。
早年的他在外闖蕩,當過廠長擺過攤,跑過運輸包過工,賺了不少錢。因為勤勞肯干、豪爽誠信,龍獻文擁有默戎工程隊、龍鼻加油站、豐源公司等3家私營企業,總資產過千萬。
1994年,他不顧家人的反對,回到牛角山村擔任村主任。1998年,村民選他做支部書記。牛角山村從此轉入拐點,開始彎道超車。
“大家沒有富起來,我一個人致富感到內疚!”2008年春節剛過,龍獻文就召開全村黨員干部大會,宣布:“從今天開始,我哪兒也不去了,帶著大家一起干,讓大家都富起來!”
很快,“產業興村、文化活村、旅游富村、經濟強村”的思路確定下來。成立村辦企業,利用牛角山海拔800多米良好生態的荒山實施茶葉開發,搞林下本地特種畜禽生態養殖,以牛角山村特色苗居開發苗寨旅游,圍繞大山做文章,辦法有了。
“龍三哥”有股“牛脾氣”,有村民告訴記者,從牛角山生態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到牛角山茶葉專業合作社,再到牛角山茶廠,可說是步步驚心,“步步為贏”。
精準扶貧,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洞村召開座談會,首次作出“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重要指示。
幾天后,龍獻文召集村支兩委、村企、黨員干部開會,在村里原來的“村支兩委+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運作模式中,特意加了一條“+建檔立卡貧困戶”。村民、貧困戶以土地、茶園、勞動力、資金等形式入股,通過土地租金、務工工資、盈余分配、二次返利、分紅等方式獲取收益。現在,牛角山村不斷強化帶農、帶貧、帶村集體經濟、帶鄰村的“四帶”發展模式。
“這種模式,讓資金跟著貧困戶轉,貧困戶跟著能人轉,能人跟著項目轉,項目跟著市場轉,能真正讓建檔立卡戶精準脫貧,能真正讓貧困地區鄉村振興。” 龍獻文說。
村民龍劉芳和父母住在一起,前幾年在外打工,現在村企牛角山公司上班,家住夯吾苗寨景區內,去年剛建成一棟兩層苗家吊腳樓,又辦起了“湘村客棧”。
她說:“我上班一年工資是4萬元,木房每棟每年旅游固定分紅1000元,去年新建木房按建筑占地面積每平方米補助600元,得6萬元。村里又交了全家6口人的新農合1500元,開客棧每年有3萬多元,加起來一年有10多萬元收入。”
農戶以土地入股茶葉,每年每畝可固定分紅稻田500元、荒山200元。
“我宣布,從今天起,牛角山全村脫貧!”2016年12月12日,牛角山村村民大會上,龍獻文語音鏗鏘。
2008年以前,牛角山村人均年收入791元。2016年,全村1306人平均年收入達到9700元,建檔立卡貧困戶149戶525人全部脫貧,整村退出。2019年,人均年收入達到18618元,帶動惠及周邊農戶5000戶兩萬多人脫貧。
牛角山公司每年給牛角山村集體經濟固定分紅5萬元。2019年起,村旅游公司每年給牛角山村集體經濟固定分紅80萬元。
2019年,牛角山村夯吾苗寨鄉村旅游接待游客82萬人次,提供固定就業崗位576人,全村企業零工就業8萬多個。
通過土地、房屋租金、入股分紅、務工、訂單農業、房屋補助、新農合代繳、電費代交、年底紅包、上交村集體經濟、特殊幫護等12種農戶增收方式,2019年全村313戶1306人人均年收入達到18618元,并惠及周邊11個村。
“俯首甘為孺子牛,龍三哥的性子也像一頭牛。” 龍啟國說。龍啟國曾做過14年的村主任、3年的村支書,現在是村黨總支副書記,心甘情愿地當起了龍獻文的“副手”。他說,龍獻文“做什么都把老百姓放在心上,我服”。
2009年7月21日,一場大火肆虐牛角山村,31棟民房被毀,直接經濟損失200余萬元,所幸無人員傷亡。
火光之中,龍獻文沖在最前,衣服頭發都被燒焦。災后募捐,他第一個拿出兩萬元,并籌得210萬元,重建房屋。
重建過程中,164個日日夜夜,龍獻文平均每天只睡3個小時,體重驟減30斤。
在他的帶動下,村民們個個上前,不取分文。僅僅用了5個多月,一排排整齊規范、具有民族特色的新磚房呈現眼前,31戶村民全部在新屋里過春節。
近年來,龍獻文投入村集體企業的資金達1400多萬元。有人估算,如果把1400萬元存入銀行,坐享利息每年都有80多萬元。
龍獻文對此不以為然,他說:“大家一天天好起來了,我的付出是值得的,利息能買得到這些嗎?錢能買到很多東西,但買不到大家過上好日子給我帶來的快樂和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