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萍
(天門市第一人民醫院腫瘤科 湖北 天門 431700)
胃癌是一種在臨床上較為多發的惡性腫瘤,患有胃癌的患者大部分為50歲以上。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習慣以及生活方式發生了改變,發病人群呈逐漸年輕化的趨勢,胃癌在對患者的身體造成巨大痛苦的同時,還會讓患者的出現不良的心理反應[1]。本次研究通過選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胃癌患者40例為研究對象,研究分析延續性護理對胃癌患者出院后希望水平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胃癌患者40例為本次研究對象,根據治療的前后順序,將其分為兩組,前20例為對比組,后20例為研究組,研究組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8例,最小年齡38歲,最大年齡68歲,平均年齡(52.38±5.64)歲,對比組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7例,最小年齡39歲,最大年齡69歲,平均年齡( 54.83±5.5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較小,可比,P>0.05。
對比組在患者出院后不進行干預,在患者出院時進行出院指導,囑咐患者定期進行復查。
研究組對患者進行延續性護理,包括①健康宣教:教導患者對自我病癥的識別與處理,如乏力、嘔吐、腹瀉、心悸等癥狀出現后,及時通過正確的使用藥劑或飲食來治療,將患者的生活質量改變。②心理輔導:對患者進行每周一次的電話隨訪,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了解,對患者進行心理輔導,教導患者使用正確的方法來宣泄情感。③獲得家屬支持:要告知家屬多于患者進行互動,讓患者感受到關心與呵護。④病友通訊錄:可利于微信,將病友以及護師、醫師建立群聊,為患者開展健康講解,飲食指導、藥物指導、疑惑解答等活動,并通過病友的相互鼓勵,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樹立治愈信心[2-3]。
(1)比較兩組患者希望水平評分,使用Herth希望量表(HHI)來調查,此表包括患者對現實和未來的積極態度、積極行為態度、與他人保持親密關系態度等3個維度,每一個維度有4個條目,每條目為1~4分,1分為非常不同意,4分為非常同意,得分為12~48分,患者評分越高,代表其生活水平越高;(2)比較兩者患者生活質量,生活質量使用第4版胃癌特異性量表(FACT-Ga v4量表)來進行評價,其中主要包括生理狀況、情感狀況、社會/家庭狀況、功能狀況等4個維度,每一個維度有4個條目,每條目為1~4分,1分為一點也不,4分為非常,分數越高,生活質量越差[4]。
使用軟件SPSS24.0版本對本次研究數據進行分析與統計,兩組患者希望水平評分、兩者患者生活質量,用()來表示,用t進行,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與對比組出院時的希望水平評分差異較小(P>0.05);出院三個月后,研究組的希望水平評分(42.53±4.76)顯著高于對比組(38.27±4.22)(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希望水平評分對比(,分)

表1 兩組患者希望水平評分對比(,分)
組別 n 出院時 出院三個月研究組 20 36.97±3.42 42.53±4.76對比組 20 37.11±3.46 38.27±4.22 t-0.13 2.99 P-0.90 0.00
研究組的生理狀況(11.97±1.42)、情感狀況(11.97±1.42)、社會/家庭狀況(8.57±1.23)、功能狀況評分(10.51±1.42)皆低于對比組的生理狀況(14.21±2.56)、情感狀況(10.53±1.76)、社會/家庭狀況(12.35±2.36)、功能狀況評分(13.36±1.35),P<0.05,見表2。
表2 兩者患者生活質量對比()

表2 兩者患者生活質量對比()
研究組 20 11.97±1.42 11.97±1.42 8.57±1.23 10.51±1.42對比組 20 14.21±2.56 10.53±1.76 12.35±2.36 13.36±1.35 t - 3.42 6.81 6.35 6.51 P - 0.00 0.00 0.00 0.00
患有胃癌的患者會有嚴重的心理以及生理負擔,并通過長期的治療,患者的經濟負擔也有所增加,使患者的心理壓力增大,當前,我國延續性護理剛被人們所知曉,仍處在起步階段,我國的護理服務對患者的后期指導都不建全,為此,延續性護理對患者希望水平、生活質量的改善有著重要作用[5-6]。
本次研究表明,研究組與對比組出院時的希望水平評分差異較小(P>0.05);出院三個月后,研究組的希望水平評分顯著高于對比組(P<0.05);研究組的生理狀況、情感狀況、社會/家庭狀況、功能狀況評分皆低于對比組,差異顯著(P<0.05)。其結果顯示,將延續性護理應用在胃癌患者的護理中,有著顯著的效果,原因為,延續性護理是醫院通過對患者進行電話、短信、微信、入戶隨訪等方法進行的護理延續與擴展,以確保患者在受到不同場所下進行照護所產生的問題能夠解決為主要目的,為患者解決在出院后的健康問題通過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等措施,改善患者不愿配合治療等情況,彌補患者在飲食、用藥、睡眠、運動等方面的不足之處,讓患者能夠保持樂觀的心態,盡快適應醫院外的生活。
綜上所述,對胃癌患者實施延續性護理,其效果顯著,能夠將患者在出院后的希望水平提高,將患者的生理狀況、情感狀況、社會/家庭狀況、功能狀況改善,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