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心燕 孟佳



為充分發揮農廣校和企業優勢,實現校企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參與和支持國家農民教育培訓,共同培育一批家庭農場標準化養殖人才。校企雙方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和潛能,創新合作機制,形成分工合作、協同育人、共同發展的長效機制,共同實施“規模養殖企業+農戶發展模式落地暨家庭農場標準化養殖人才”培養項目。通過系統化培訓,讓小農戶具備就業或自主創業的能力,努力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做到有機銜接。
一、合作模式
采用企業與農廣校深度合作的模式,共同參與制定培訓計劃安排、教學課程內容,選定教育培訓模式、集中培訓場所、實踐教學基地,推薦選聘授課教師、班主任、教輔人員。企業為學員提供就業崗位或創業機會,為培訓提供部分師資和實訓基地;農廣校提供學習場地、培養方案及課程等,根據企業的需求進行人才的定制化培養。
二、培訓準備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培訓前期,主要從學員篩選、課程設計、教師選擇、考核制定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
(一)學員篩選
通過歷屆微信群、“易企秀”軟件等方式宣傳發動,實行在線報名,通過陵城區農民發展協會、鄉鎮經管站、動監所途徑推薦并把關,多途徑、多樣化招生,初步篩選出70名有產業、有需求或者想創業、想就業、學習力強的學員。
(二)課程設計
根據培訓目標及對學員情況的具體分析,分三個學段漸進式實施培訓計劃。從認識行業到基本生產技能到豬場經營管理,循序漸進的讓學員了解行業形勢,掌握養殖基本技能與經營能力。其間,通過一些沙龍與講座的形式或熱門問題探討、或優秀案例分享、或答疑釋惑,豐富學員的課堂。為拓寬大家的眼界,公司設計了標準化養殖場、優秀企業參訪等對外交流環節,為學員提供了內外部交流平臺。
(三)選擇教師
新希望六和產業學院肖春陽、張磊、梁化梅、韓冰等高級養豬教練為學員授課,從現代家庭農場低成本生產經營理念、新型養殖技術、動物疫病防控知識、產業發展新模式等分模塊進行講解。授課老師緊密聯系農民養殖戶的特點和需求,結合一張張圖片和典型案例,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圖文并茂、深入淺出的講解,讓學員一看就懂、一學就會,記得住要領,可以直接運用。
(四)開展線上與線下相結合考核法
線上通過云上智農APP軟件實行線上打分考核,第一是對培訓學員開展考核,實行退出機制,采取培訓過程考核和培訓效果相結合的辦法對學員進行考核;第二是對培訓教師教學水平開展考核;第三是對培訓班和培訓效果考核。線下實行簽到、簽臺賬、請銷假制度、結業考試,缺勤兩天清退,最終考核學員60名,推進養殖學員在線學習。
三、培訓實施
(一)雙管齊下,彰顯培訓價值
在培訓過程中,通過班級管理制度和小組間的競合機制激勵學員全情投入。班級管理制度通過訂立規則形式約束大家的行為。班級管理制度通過組建班委會,規定班委會成員的職責,班委會在自己的職責范圍內,根據班級日常行為規范管理學員。實行團隊管理,學員分為五組,選出組長,開展評比先進活動,創造“比、學、趕、幫、超”的學習氛圍。班主任、輔導員實行跟班制度,與學員結對子開展服務。校企雙方跟班管理人員對學員及時進行動態跟蹤管理,了解學員需要和心理變化,及時與授課教師溝通交流,完善改進教學內容及模式。
(二)引入競合機制,激勵學員全情投入課堂
開班典禮上,農廣校領導、新希望六和高管為班級授旗,激發學員捍衛班級榮譽的決心與信心。此外,在每天的學習結束后,從學習展現、團隊活動表現、生活表現等各方面對班級打分,得分最高的班級會獲得“流動紅旗”。項目結束時累積得分最高的小組會獲得“優勝團隊”的榮譽稱號。捍衛流動紅旗,成為每位學員責任,這樣在無形中促使大家遵守培訓紀律,為團隊榮譽而戰,在學員中建立和保持了動態的合作競爭關系。
(三)校企協作,培訓高效
農廣校與公司共同針對兩類學員的培養目標制定具體可執行培養方案,總學時達到90學時以上。陵城區農廣校負責整個培訓過程的實施,包括學員管理、講師邀請、學員食宿安排、課堂紀律維護等,公司負責安排實踐實習、技術指導、專項培訓等,日程安排具體如下。第一階段,安排在2019年9月19日至23日,培訓地點在陵城區,主講養豬業概述、生產流程與部門目標、種豬生產技能、分娩生產技能、商品豬生產技能、非洲豬瘟防控技術。23日帶領學員參加陵城區農民豐收節,到邊臨鎮西于架村參觀考察德州楚軒生態園區,到于集鄉李七村實地參觀張連國學員開創的牛糞、豬糞養蚯蚓產業。第二階段,安排在2019年12月2日至5日,培訓地點在陵城區,主講豬場經營分析、高效益養豬技術、健康管理、新模式探索、案例分享。新增“理論學習+生產常見問題答疑研討“的方式?,F場提問環節,針對當前實踐中的熱點話題和技術難點,各位老師對每一個問題都做了詳盡的解答,對日常最容易忽略的細節,或原有的誤區進行了指正糾偏,使廣大學員少走彎路,少花錢,實現輕松養豬。第三階段,安排在2019年12月16日至18日,培訓地點在新希望六和青島培訓基地,在標準化豬場實踐學習,在集團總部集中上經營管理課程,觀摩學習養豬新模式。屆時成立2019年陵城區養豬產業聯盟,將學到的技術學以致用,帶動周圍老百姓,實現抱團取暖,將陵城養豬產業做大做強。
四、跟蹤服務
(一)實行幫扶指導
培訓結束后,通過前期制定的學員考核方案對學員進行考核,通過考核的學員可根據自己意愿,加入公司,或加入“公司+農戶”養殖模式,或自己創業搞養殖。后續會定期對學員進行跟蹤服務,了解他們的現狀,幫助他們通過養殖致富。對于考核不合格的學員,會邀請其繼續參加下一期的培訓,直至考核合格。
(二)增設遠程指導
利用公司網絡資源優勢,為廣大學員提供網絡學習課程,一人一賬戶一密碼,為廣大學員解決生產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或者突發性問題。
五、技能鑒定
(一)完成畢業作業
撰寫與養豬相關內容的文章,主要寫在農業領域取得的榮譽、目前產業現狀、未來規劃。
(二)開展技能鑒定,擇優選入鄉土人才庫
陵城區農業農村局成立督導組、筆試監考組、面試考評組,將通過筆試、面試、綜合評議的形式,客觀公正、力求全面地反映出每名考生的能力水平。嚴格人才選拔的同時,對入庫人員進行量化考核,動態管理,實行優進劣汰管理機制,努力保持鄉土人才凝聚力、戰斗力,著力打造陵城“鄉土人才”金字招牌。對入庫的養豬鄉土專家開展產業、項目對接服務。
通過校企合作,開展定制化培訓,讓學員具備就業或自主創業的能力,通過前期摸底調查,對學員開展有針對性的指導,爭取做到培育典型,樹立標桿,起到示范帶頭作用,為陵城區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為全國校企合作農民培育模式提供借鑒和參考?!?/p>
(作者單位:1.山東省德州市陵城區農廣校;2.山東新希望六和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