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要“堅持以課程標準為命題依據,不得制定考試大綱”。據此,廣東省考試院不再頒布2020年廣東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大綱,將以目前實施的課程標準(2011版)作為命題的依據。2020年中考改革的新方案對初中教學尤其九年級備考教學影響較大,如何開展有效的語文復習工作,已成為擺在一線教師面前最重要、最嚴峻的問題。本文立足于九年級語文的備考復習工作,對月考二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詳細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備考策略。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初中語文;備考策略
我校初三第二次月考剛結束,這一次考試令師深思。從形式上看,整套試題與廣東省中考接軌,緊扣中考題型,難易程度適中,它符合學生學情。從考查內容上看,全面考查了九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六和九年級下冊第一、三單元語文學習中應掌握的重要的知識點,雖然只能算是階段性學習的檢測,但無論是基礎知識的考查還是閱讀能力的檢測都能顯示出平日教與學的扎實程度。命題者重點關注了語文課程標準對語文教學的基本要求,同時也考慮了初中語文教學的現狀。從總體上看,本次考試的試卷直擊中考,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對我們做好中考備考工作極為重要。我認為今后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中考備考工作:
一、 研讀課標,把握核心素養要求,扣住中考脈搏
在中考前的備考階段,教師必須明確教給學生什么。因此每一位老師要認真研究教育部對義務教育新課程畢業生語文學科學業考試指導意見和要求、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及近幾年的廣東省中考真題考查題型,如表1所示,旨在幫助學生鞏固各科基礎知識,強化運用知識的能力,掌握中考改革的內容、要求、考核目標以及應對的技巧,便于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積極復習,從容應考;把握語文核心素養要求(“語言結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和“文化傳承與理解”),讓學生學習語文不僅是為了應付考試,更是使其堅定文化自信,自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理想,進而提高語文綜合實力;時刻關注廣東省中考新政策的出臺,扣住中考脈搏,準確把握中考動向,才能提高備考效率,帶領學生贏戰中考。
二、 重視并利用好月考,查漏補缺,提高學生成績
月考的目的:一是讓學生熟悉中考的流程和題型,把握做題時如何合理分配時間;二是讓學生通過考試找出自身問題,改進學習方法和復習策略,為下一階段的復習積累經驗。因此,月考是最好的查漏補缺手段,教師應重視并充分利用好每一次月考,幫助學生找自己的失分點和失分原因,以便在今后的教學中將這些導致學生失分的題目和知識重點落實。以我校本次月考二分析為例,如下表2。
根據月考二考試數據的統計,具體分析了學生考試做題情況,這有利于初三語文老師明確語文課堂復習備考教學的重難點,有的放矢,提高備考效率及學生成績。
三、 切合學情,專題“練”“考”結合,各個擊破
作為初三語文教師應時刻關注學生的學情,教學的設計與實施應切合學生的學情,并隨時做出相應的調整,因為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身心也在不斷地發展。備考進入專題復習階段時,可將語文學科分為“基礎”“閱讀”“寫作”三大部分。基礎部分又可分為“詩文默寫”“詞語考查”“病句判斷”“詞語運用”“仿寫壓縮”專題;閱讀部分包含了“文言文”“現代文閱讀”和“名著閱讀”(以附加題的形式出現)專題;寫作部分可分塊指導學生,如“審題立意”“選材布局”“細節刻畫”“開頭結尾”等。每類專題復習訓練的過程中,教師都要和學生進行考情分析,讓學生了解考試的內容、考查的形式及命題趨勢,幫助學生積累相應的知識,授予學生復習的方法,同時,注重考點的對點訓練并及時檢測復習效果,再不斷強化訓練,從而擊破各個考點。讓學生在復習備考過程做到目標備考、方法備考、高效備考,全面提升學生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徐云芳.淺析初中語文中考復習有效性提高[J].讀書文摘,2016(20).
[2]孫茂.初中語文畢業復習策略[J].新課程導學,2015(6).
[3]王兆斌.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語文備考策略[J].名師在線,2019(36):41-42.
作者簡介:
陳小玉,廣東省湛江市,嶺南師院附中東方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