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小學教育的基礎教育學科,美術教學需要包括家長、教師在內的教育人員多加重視。通過學習美術,可以對學生進行一定程度的素質教育,提高其審美水平,尤其是在養成學生創新思維教學活動中,有著極其關鍵、無法取代的地位。美術教育必然不能是死板的照本宣科式教學,讓學生認識、發現、創造美是美術教學的目標。在小學美術教學時,教師必須關注教學方法,積極創新、采用許多手段,引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其思維創新能力,從而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本文將簡要分析小學美術教學的新策略,為美術教學事業提出建議。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培養;創新思維;探究
一、 引言
目前社會要求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的培養,美術教育作為能夠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學科,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下文將具體分析如何在美術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二、 創新思維的含義
創新思維,顧名思義即創造全新的思想,其最主要的特征是用包容與新鮮的思想去探索與處理問題。創新思維對一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不但能使學生提前適應環境,更能為整個民族點燃創新的火苗。作為國家發展的動力源泉,培養青少年的創新思維勢在必行。美術創新思維培養,是特指人們利用獨特想法與創造性思維來進行美術作品創作的思維。作為我國基礎教育的重要學科組成之一,美術教育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思想、養成其創新能力。但就目前而言,我國傳統的美術教學活動嚴重缺少對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活動,教育手段過于落后,在課堂上僅注重刻板的知識講述與美術工藝介紹,極少進行對學生思維的啟發,這對培育學生的創新思維與能力具有極其不利的影響。
三、 養成創新思維的重要性及意義
(一)達到素質教育目的
讓每一個學生能夠全方位提升自我能力,是教育的最終目標。美術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一部分,能夠充分培養學生感受美與創造美的能力,這同樣是素質培養的關鍵之一。在學校進行美術教育時,教師要明確學生的特性,完成規定教學工作的同時,也需要時刻關注教學效果。讓學生在完成的作品中完全表現自己的創新思想,完美展現自己的想象力。
(二)挖掘學生內在潛力
美術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有著極強的作用,同時對其創新能力有著潛在的熏陶作用。創新能力的培養,同樣能促進美術課的教育教學活動。創新能力可以運用在許多地方,良好的創新能力能夠幫助學生思維方式的增長。
(三)培育學生發散性思維
培養思維方式能夠幫助學生的整體成長,在學校進行美術教學時,學生要在接受知識的同時,學會如何將其運用。擁有獨立自主的思維方法,這建立在小學教育時期接受的教育,提高學生的智力水平,推進學生自身素質與能力的增長。
四、 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方法
(一)建立學生的創新思想
作為老師,教導學生時,首先需要學生意識到創新的意義。在了解了創新的想法之后,才能在具備一定程度的創新想法之后,培養較好的創新思維能力。所以,建立創新意識是培養創新思維的基礎。在小學美術教學時,學生可以在美術創造中展現自己的創造思維與想象思維,將創作的內容視為自由的想象,且根據此組成自己的創新思想。此外教師的言行舉止也影響著學生的學習進程,若是教師的教學思維古板僵化,就可能讓學生具有同樣缺陷。
(二)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
作為美術教學的關鍵點,美術欣賞對學生的創造性思想也有一定的培養作用。學生從欣賞名家作品中吸取靈感,感受大家作品的獨特,從而產生自己的思想。也可欣賞其他同學的創作作品,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思想,學生欣賞自己同齡人的作品,也能使其思維得到一定的成長。
(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人學習的最好老師,學生只有從心底里散發出對美術學習的欲望,才能使教學活動達到良好的效果。在小學美術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將美術的魅力之處積極展現給學生,使教學情境變得生動有趣,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引領學生進入美好的美術世界中。
首先,教師需要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能夠在教學中將美術知識與其他課外知識融會貫通。優秀的美術教師了解的不僅僅是美術知識,還應有其他學科的知識。若是美術老師教學時,能夠順便讓學生學會數學、語文、歷史等多方面知識,學生一定會對其產生好感,同時也會從內心里產生對這位老師的崇拜感等。這就對美術老師的自身素養與知識儲備量有著一定程度的要求,美術本就是人類發展文明的一部分,將美術與生活各個方面聯系起來,使美術教學活動變得更加多姿多彩。
其次,把知識聯系到生活實際中。通過以往的教學案例來看,知識融入生活時,會變得輕松趣味。美術課中可以讓學生在進行手工制作時自由發揮,制作類似于賀卡等節日用品時,可以將完成后的作品贈送給家長、老師等,這樣在充分的調動了學生的課堂積極性的同時,也會讓組內的同學們互幫互助,共同完成作品。教師在參與時可以對學生的手法進行教導,殘余部分交由學生單獨完成,讓學生充分展現想象力,這樣會使學生制作出不少好的創意作品,教學效果也有了不小的增長。
小學三年級美術《我在空中飛》的教學就可采用激發興趣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師在課堂上首先從游戲導入,游戲中向學生提出問題,飛機與小鳥為什么會飛。然后教師給出五個方面的問題,讓學生選擇后進行小組討論,擴展思維。在學生代表進行發言后,教師會對此進行講解,同時會對部分有關主題的作品進行鑒賞。由教師進行繪畫操作演示后,學生自己進行畫圖。最后教師可結合自然科學的知識,為學生講解飛機構造與小鳥的相似處,扼要說明飛行原理,開闊學生的眼界。學生的興趣被激發后,教學能夠事半功倍。
(四)培養自由的學習氣氛
學生若在身體、思想、心理等方面處于放松狀態,就可稱之為自由。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思考方式,自由的學習氣氛可以使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與想象能力得到充分的培養。學生在自由輕松的學習環境中,可以更好地培養自己的特性,完成具有個人特點的作品。美術教師進行教學時,注重為學生提供松快自由的環境,引導學生獨立看待事物,不去干擾學生的創作方法與思考方式。這樣可能會出現紀律較差的課堂,但對于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卻沒有太大影響。
小學美術教學《奇怪的夢》便是極其注重課堂學習氣氛的營造。首先教師會讓學生了解基本刮蠟畫知識,會對使用點、線、面等使用方法進行介紹,然后讓學生用畫筆展示自己的夢境。在學生進行創作時,教師不會過多干預,而是任由其自由發揮。這樣一來,課堂氛圍變得自由活躍,學生的創造積極性被大大提高了,創新思維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培養。
(五)改變落后的教學方式
創新思想可以說是人們先天就具有的思想,但很長的時間內,都處于潛伏狀態,被外界激發后才會出現在人們面前。學生的創新意識需要教師的培養引導。目前的美術課程教學中,相當一部分教師還是只會讓學生模仿課本中的圖畫進行創作,且按照圖畫的模仿程度給出成績。這種教學與評價方法,會嚴重阻礙學生創新能力與想象力的發展。小學美術教育應努力使課堂呈現靈活生動的狀態,對學生進行全面而客觀的評價,使學生的創新思想得到培養。在進行美術教學時,教師應承擔引路人職責,在學生多次嘗試后給出建議。啟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學生才能更好地投入到美術的學習中。為了使教學質量得到保障,教師應在充分考慮學校的情況后,采用合理科學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積極觀察學生的心理特征,使學校的教學工作具有成效。目前正處于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時期,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可幫助教師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
小學美術教學《會飛的鞋》便是充分利用現代化設備進行教學的例子。首先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課堂主題上,誘導其產生對飛行的好奇心。然后展示圖片、PPT課件、視頻等教學資料,分別介紹鳥、昆蟲等動物的飛行原理及飛行狀態,最后讓學生思索,我們能否通過設計一種鞋,來幫助人類進行飛行。此教學過程,便是充分全面利用了現代化教育方法,學生通過視覺與聽覺,對課堂內容有了極其深刻地印象。圖片、PPT課件等教學工具使得教學更加生動直觀,提高學生感知水平的同時,使學生更深入地了解了學習內容,教學的效率也提高了。
(六)關注學生的動手能力
美術教育是一門天生具有繁多創意的學科,小學美術也是學生最早接觸、最能幫助其啟發創新思想的課程。教師啟發學生創新思想的手段在這時就顯得尤為關鍵。學生在小學時期,大部分都是活潑好動,喜愛用雙手接觸事物。若讓其親自動手實踐,便能進一步引導其美術學習興趣,為培養創新思想打下基礎。
小學美術教學《剪紙》一課,就是充分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課程案例。進行教學前,可以首先對學生進行簡單的剪紙歷史介紹,讓學生明確十二生肖的內容及其包含的中國傳統文化。其次教導學生學習基本的剪紙手法,讓其自行選擇想要修剪的圖案,完成剪紙作品。也可鼓勵學生進行自我創作,剪出不一樣的圖案,這樣便使得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到了一定的培養。
五、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教育時期的美術教育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極其關鍵的,這既是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與提升,也是為國家培養創新性人才打下基礎。教師在進行創新性能力培養時,也應多加關注教學方式與學生的個人狀態,摸索出科學適宜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夠得到源源不斷的增長。
參考文獻:
[1]傅國棟.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J].科學中國人,2015(11Z):227.
[2]何子艷.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J].都市家教,2016(2):244-245.
[3]梁林.論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5(7):177.
[4]劉欣.如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J].中國校外教育,2013(35):167.
作者簡介:
趙清紅,吉林省長春市,吉林省長春市德惠市菜園子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