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情境創設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法,旨在通過創設一些能夠激活學生思維,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熱情的教學情境,有效打破傳統知識教學模式束縛,提高學生學習有效性。本文立足于小學美術教學,就情境創設法應用的價值與對策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小學美術;情境創設法;應用策略
隨著新課標下美術課程在我國教育課程體系中的重要地位不斷上升,尤其是小學美術是學生美術素養培養的黃金時期,此時如果可以引導他們體會和感悟美術知識的魅力,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與精神,那么對學生美術創造力、審美鑒賞力等美術關鍵能力的發展乃至人生發展都會產生極大的影響?;?,如何才能有效地提升小學美術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美術素養的發展是當前值得深入探討的重要教育課題之一。
一、 情境創設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在素質教育理念廣泛推廣和普及的背景下,小學美術課程教學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有效促進學生美術素養發展是課程教學的根本出發點與最終歸宿。然而,在小學美術課教學中,如果教師直接照本宣科,采取“填鴨式”的知識講解授課模式,向學生大量介紹美術方面的相關知識,那么可能會因為超過學生思維認知能力或美術專業素養而影響了學生學習美術知識的興趣。此時如果可以靈活地運用情境創設法,從創設適宜小學生身心發展和興趣愛好,集“美”“趣”與“智”為一體的良好教學情境出發,那么非常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知識的興趣,點燃學生創作的熱情,同時有利于促進學生美術創造能力和審美鑒賞能力等美術關鍵能力發展,這對學生美術核心素養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此外,通過靈活地運用游戲、多媒體、故事、生活實例等,為小學生創設一些生動、直觀且趣味性比較強的教學情境氛圍,也有利于更好地引發學生情感共鳴,輔助他們理解某些比較抽象或復雜的美術知識,拓寬他們的視野,尤其是可以使他們在愉悅、輕松的氛圍中感知、觀察、體驗、欣賞和創造“美”,最終實現提升學生美術素養,確保他們身心全面發展的教學目標。
二、 情境創設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創設生活情境,引發學生情感共鳴
基于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思想可知,生活與教育之間具有緊密聯系?,F實生活是一切知識誕生的沃土,也是知識最終的歸宿,美術知識也不例外。小學生的生活閱歷尚淺,自主學習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不足,平時在理解某些抽象或繁雜的美術知識中可能遇到一些問題,影響了他們學習這部分美術知識的效果。如果可以從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現實實例出發,結合美術教學的目標、內容與要求,引導學生平時可以在現實生活中去認真體驗、享受、觀察和感悟生活,那么更有利于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和創作靈感,同時也有利于豐富學生的美術創作素材,這對提升學生的美術創造能力會產生積極影響。基此,在開展小學美術教學期間,教師可以立足于學生的學習視角,結合美術課程教學內容和要求,靈活選擇一些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事物或場景,為他們創設一個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力求可以有效啟發學生的思維,激發他們學習美術知識的興趣,提高美術知識學習的效果。
例如,在《玩沙去》教學期間,教師可以直接轉變以往在課堂中指導學生對照教材內容學習有關美術知識的教學方式,取而代之的是要組織全體小學生一同到課堂外的校園沙坑中去親自體驗和感受沙子,如可以讓學生親自動手感知一下沙土,了解它們的屬性和特性,之后可以指導學生利用沙子進行自由創作,如可以創作房屋、圍墻、碉堡、碗、人物等等,借助這些自由的玩沙子活動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并且可以使他們意識到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沙土竟然還有這些用途,這樣就實現了有機融合小學美術教學和生活情境,有助于引發學生的內在情感共鳴,真正使他們體會到了美術知識的魅力所在。又如,在《風箏》教學期間,教師可以帶領全班學生一同制作簡易的風箏,之后同他們一塊在外部的田野中去開展放風箏活動,這樣就可以為學生創設良好的生活情境,有利于勾起學生以往放風箏的回憶,引發他們情感共鳴,最終可以使他們在體驗生活趣事的過程中真正地理解與掌握所學的美術知識,提高了他們學習的效果。
(二)創設故事情境,引發學生有效思考
從出生以來,小學生就伴隨著故事而成長,他們的爸爸媽媽平時都會或多或少的為他們講解各種各樣的趣味故事或童話,所以小學生非常青睞于聽故事,尤其是對那些具有玄幻、新奇的故事更是受到了學生的追捧,甚至還有部分小學生會自主學習故事和講故事,想要做一個“故事大王”,這充分展現出故事在小學生群體中的重要性。如果可以有機結合故事和美術知識教學,為學生創設一個故事情境,那么可以利用這些趣味性故事來啟發學生的思維,引導他們開展深入思考,這樣更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知識的興趣,提高他們學習的有效性?;诖?,在當前的小學美術課程教學中,教師要注意結合美術課教學的目標和要求,靈活地選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故事,借助這些故事情節與背景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通過領悟和感受美術故事的過程中學習必要的美術知識。
例如,在實際的美術課程教學期間,教師可以抓住某一美術課教學知識點,將其融入趣味故事中,借助這種故事情境的創設來導入必要的美術知識,又或者可以指導小學生結合美術創作的主題與要求來講述自己感興趣的一些小故事,這樣更有利于引發學生有效思考,提高他們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從而可以為美術課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比如,在《我造的小房子》教學中,為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引發他們積極開展思考和想象,教師可以在導入這部分美術知識教學內容期間采取故事情境創設的方式,如可以引導學生講一講自己以前聽說過的有關“童話城堡”的趣味小故事,讓他們描繪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房屋形式,如《白雪公主》《灰姑娘》以及《怪物史瑞克》等這些繪本故事中都有許多關于美麗城堡的圖片,借助這種講故事的方式可以有效引發學生開展深入思考,有利于優化美術教學,提高美術知識學習的有效性。又如,在《快樂卡通》教學期間,教師可以從小學生的興趣點和愛好出發,靈活地選擇一些小學生感興趣的故事,如讓學生講一講自己平時比較感興趣的故事,談一談自己感興趣的卡通形象,以該種故事情境創設的方式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知識的興趣,提高美術知識學習的熱情。比如,針對小學生而言,“灰太狼”“豬豬俠”“光頭強”等一些卡通形象都非常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相關美術知識的興趣,引發他們有效思考,最終促使他們可以在講故事或聽故事的過程中對所學的美術知識形成深刻認知,借助這種故事情境的創設更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效果。
(三)創設游戲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如果小學美術教師不想方設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直接采取美術知識灌輸的教學模式,那么無法有效啟發學生情感,容易使他們失去學習的興趣,甚至會出現美術知識學習的疲倦感,學習效果大打折扣。游戲是小學生最感興趣的一種活動方式,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點燃他們學習的熱情,啟發智力與增強學習自信心,所以非常適宜于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所以在開展美術知識教學期間,教師可以抓住學生愛玩游戲這一特性,有機結合游戲活動與美術教學,為學生創設一個趣味性更強的游戲情境,這樣更有利于激發學生求知欲和探索欲,使他們在快樂玩耍中體驗和感受美術知識的魅力與價值,有助于顯著提升美術知識學習有效性。但是在開展游戲情境創設期間,教師要注意聯系美術課教學內容和目標,并要加強游戲活動指導,力求可以以游戲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例如,在《快樂卡通》教學期間,為了促進學生動手與動腦習慣的形成,豐富學生有關漫畫方面的知識,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如下游戲活動:在上課之后,教師可以請班級中的一名學生幫助關閉教室的門,這時候許多學生非常誘惑,并會思考教師為什么突然要關閉教室門。在學生關上門的時候,教師可以幾十位學生展示兩幅小品卡通,這時候學生恍然大悟并會認真觀看。然后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卡通為什么會動?它和漫畫之間具有何種聯系?”這一問題,借助這種游戲情境創設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又如,在《誘人的瓜果》教學期間,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以“我喜歡的瓜果”為主題的自主創作游戲活動,如讓學生利用蠟筆、鉛筆以及水彩筆等不同的繪畫工具,自主創作出自己喜歡的或感興趣的瓜果,這樣就可以借助這種趣味游戲動手操作活動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最終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四)創設媒體情境,提高學生學習效果
隨著信息化教育進程的推進,信息技術得到了迅猛發展,相關的教育產物也越來越多,如多媒體設備、電子白板等,這些信息化教學設備的靈活應用,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媒體情境,有利于將那些靜止、枯燥的文本知識以生動、形象的圖片或視頻等媒介形式展示出來,這樣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同理,在小學美術教學期間,如果教師可以靈活地運用多媒體設備,結合美術教學內容和目標,為他們創設生動、形象的媒體情境,這樣更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效果。
例如,在“素描”部分知識教學期間,教師可以利用一個白色石膏球與一個聚光燈教具等實物。在聚光燈的照射下,白色石膏球會展現出五個調子,這樣可以為學生直觀、形象地展現出素描創作中的相關素描知識,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又如,在《剪紙》部分知識教學期間,教師可以靈活地運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直觀地展示一些有關剪紙的藝術作品,如窗花作品等等,借助這些生動、形象剪紙作品的展示,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學習剪紙部分美術知識的興趣,之后再導入剪紙部分美術教學知識,這樣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學習的熱情,最終促使他們在深入思考之后學習與掌握必要的美術知識,學習效率大大提升。
總之,情境創設法是一種符合新課標下小學美術教學要求與標準的教學手段。為了順利在小學美術教學中融入情境創設法,可以從生活情境、故事情境、游戲情境和媒體情境入手,力求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發學生深入思考,不斷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但是無論采取何種情境創設方式,都要時刻注意圍繞學生的興趣和美術教學目標,這樣才能有效確保情境創設法的應用質量。
作者簡介:
王曉玲,吉林省長春市,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慶陽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