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聯向全體會員發出《公開信》
日前,市文聯發出《致上海市文聯全體會員的公開信》。公開信倡議廣大文藝工作者團結一心,根據黨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與安排,嚴格防護、科學防治,為抗擊疫情營造溫暖健康的良好藝術氛圍。倡議文藝工作者情系疫區,聚焦主題,努力創作更多、更好反映中華民族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打贏防疫阻擊戰的現實主義精品力作,以藝術之力、家國之愛,傳遞心聲、鼓舞士氣、弘揚正能量,助力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情系喀什”主題藝術展在文藝會堂舉辦
近日,由上海市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市文聯共同主辦,上海市美協、上海市攝協承辦的“情系喀什”主題藝術展在上海文藝會堂展廳開幕。市文聯相關領導,上海市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相關領導,著名書畫家張培礎、工藝美術大師朱立群等出席開幕式。
2019年9月,在援疆前方指揮部的指導和關懷下,上海市文聯組織30多位藝術家赴喀什開展了文藝志愿服務暨“情系喀什”主題創作采風活動。通過深入援疆實地的采風,藝術家們被深深觸動,激發了強烈的創作靈感和熱情,返滬之后紛紛把在喀什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積極地轉化為作品。
作為此次采風創作活動的一次成果展示,展覽集中了9位美術家、4位攝影家的百余件精品力作。其中美術作品囊括了中國畫、油畫、丙烯、版畫等多個畫種。從作品題材來看,囊括了新疆風光、風土人情、援疆成就等各個方面,是上海文藝家獻給對口援疆工作的一份厚禮。
“申城印象 海上風雅——滬上美術家作品邀請展”舉辦
日前,由上海市檔案館、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上海市美術家協會共同主辦的“申城印象 海上風雅——滬上美術家作品邀請展”在市檔案館外灘館舉行開幕式。上海市文聯、上海市檔案局、上海市檔案館、上海市美術家協會相關領導,及參展藝術家、美術愛好者出席開幕式。
本次展覽記錄的是上海美術家近年來的思考和創作面貌,透過這些作品看到的是上海美術家的情懷、上海城市精神的展現。通過這次文藝與檔案的跨界合作,更好地發掘“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打造“上海文化”品牌,更多地挖掘上海文化的寶貴財富。市檔案局局長、市檔案館館長徐未晚表示,市檔案局(館)將加強與市文聯、市美協多形式多途徑合作,努力尋求更多跨界融合的方式,希望與更多藝術家攜手,肩負起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的光榮使命。
上海市文聯和上海市檔案局(館)代表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市文聯、市檔案局(館)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通過聯合辦展、為藝術家建庫、開發文創產品、舉辦檔案故事匯、培養藝術人才等項目開展深入合作、共促發展,大力推動中華優秀文化和城市文明的傳承與創新。
本次展覽是市文聯、市美協首度攜手市檔案館進行跨界合作的有益嘗試,進一步拉近了藝術與檔案的距離,也為上海城市記憶增添了更多藝術元素。展覽共展出30位滬上藝術家的30幅精品力作,涵蓋油畫、國畫、水彩、版畫等畫種,也是歷屆上海美術大展獲獎作品的一次集中呈現。每件參展作品既是極具張力和表現力的絕佳藝術品,又是刻畫祖國山水、記錄時代變遷、彰顯城市品格的檔案珍品。
2019上海小幅油畫展舉辦
日前,由上海市美協主辦、美協創作中心東外灘藝術空間承辦的“2019上海小幅油畫展”在東外灘藝術空間開幕。展覽共收到應征作品423件,展出作品142件,是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背景下,上海油畫藝術聚焦江南文化,探討和研究油畫創作中的時代價值,呈現出的多元化發展新態勢。
“畫說人生·行在上海”作品征集活動頒獎
日前,由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上海市交通委員會指導,上海市美術家協會、上海市文聯媒體中心主辦的“畫說人生·行在上海”作品征集活動頒獎典禮暨“名家公開課·沈雪江美術課”在上海文聯文藝會堂熱鬧舉行。征集活動獲獎者及參與者代表,組織單位代表和優秀指導老師代表,以及通過網絡平臺報名的美術愛好者共計二百人參與了此次活動。
“畫說人生”是上海市美術家協會與上海市文聯媒體中心聯合推出的新媒體品牌項目。顧名思義,這個欄目依托新媒體平臺,定期邀請滬上知名美術家,圍繞“現實人生”這個大命題,“畫”日常體悟,“說”時代人生,是上海文聯微信公眾號“網紅欄目”之一。
“畫說人生”作品征集活動是欄目的延伸內容,將范圍從專業畫家擴展到各年齡段的藝術愛好者。2019年的征集活動以“行在上海”為主題,收到兒童組、少年組、成人組投稿作品共計兩千余幅。經過海選、初評、復評三輪審慎評選,最終評出了一、二、三等獎作品共計21幅,網絡人氣獎作品6幅。獲獎作品在頒獎禮現場一一展出。
市雜協接待黑龍江雜協、雜技團來滬調研
日前,為進一步深化國有文藝院團改革,實施轉型發展,切實探索產業發展新路徑,完善企業管理,黑龍江省雜技家協會主席、黑龍江省雜技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薛金升帶領省雜協及省雜技團有限公司業務骨干一行來滬調研交流。上海市雜協主席俞亦綱,副主席毛奇平,秘書長姜學貞等,為調研團隊詳細介紹了相關情況。
調研中,雙方觀摩《時空之旅》、參觀排練,舉行多場座談交流,結合上海市馬戲學校和上海雜技團近些年來取得的成績,在轉企改制、產業發展、市場運營、藝術創新、人才培養、品牌打造等方面展開充分溝通。
調研中,雙方還廣泛交流了上海國際雜技教育論壇和國際魔術節的成功做法和有益經驗,《時空之旅》的品牌塑造和合作模式,《戰上海》雜技劇的理念創新與傳承探索等等。
“海上風”藝術季迎春系列展舉辦,“藝學堂”開啟
近日,在市文聯指導下,上海書畫院攜手羽瓦臺美術館與上海鵬虎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舉辦“海上風”藝術季迎春系列展。展覽以“上海”為創作題材,以時代為背景,從人文歷史、生活變遷、文化風貌等視角出發,聚焦上海本土的衣食住行,兼容并蓄,充分挖掘生活點滴,引導觀者回味童真,用藝術的表現形式來展現諸多時代風貌。展覽作品充分體現人與城市的關系、人與時代變遷的關系及人與人的關系。
本次展覽貫穿海派文化特質,內容涵蓋上海童謠、美食、建筑等多個方面。根據主題要求,上海老中青三代藝術家積極參與,創作以命題作文的方式進行。通過他們的靈感與智慧,試圖在這樣命題式的創作中探索一種既有傳統筆墨內涵又清新雅致的表現形式,讓觀眾新奇且有回味,似曾相識更有喜出望外的感覺。同時,老一輩藝術家用畫“講”故事,帶動新生代,預示著一種文化生長和經典傳承。
春節前夕,上海文聯公眾號與上海書畫院聯合舉辦了“藝學堂”互動體驗課堂。活動設置在羽瓦臺美術館“海上風”藝術季展廳中,由程十發藝術館名譽館長、上海中國畫院海外特邀畫師、上海書畫院畫師程多多進行海上迎春系列畫展導覽,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中國畫院高研班學員徐晨進行“生煎”繪畫教學,青浦區書法家協會理事李伍水先生指導學員們寫“福”字,上海書畫院辦公室主任沈小倩主持了這次活動。
“新年說家”豐子愷作品配詩征集活動結果揭曉
這個特殊的春節,上海市美術家協會、上海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和上海市文聯媒體中心聯合主辦了一場微征文活動,以豐子愷大師9幅充滿“人間煙火味”的繪畫作品作引,邀請廣大市民朋友們以詩歌的形式,“說”出心中感悟,傳遞“家”的溫情。上海市作家協會副主席趙麗宏、上海市美術家協會主席鄭辛遙、上海市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汪涌豪、上海市美術家協會顧問張培成擔任此次征集活動的專家評委。
活動一經推出,獲得了很好的反響,參與者上至古稀老者,下有垂髫孩童,從事的行業千差萬別,偏愛的詩體也各各不同。征集活動也吸引了活躍在上海文藝界的各路藝術家們,表演藝術家劉子楓,畫家黃阿忠,評話藝術家吳新伯,舞蹈家黃豆豆、朱潔靜,編劇喻榮軍,電影導演朱楓,昆劇表演藝術家吳雙等也紛紛配詩。其中,劉子楓為豐子愷作品《豁然開朗》所配的小詩,還作為上海文藝界抗疫活動的典型例子之一被《新民晚報》轉載。
最終,八位作者的八首作品獲頒本次豐子愷作品配詩征集“優勝獎”。與此同時,征集活動還開通了網絡評選通道,由上海文聯微信公眾號讀者組成的“大眾評審團”也通過微信投票評選出網絡人氣獎。
凝心聚聲,接力傳情——上海誦協舉辦歌頌抗疫英雄隔空朗誦活動
2020年2月初,上海市朗誦協會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網絡朗誦活動,以文藝為武器,以協會會員、著名詩人黃玉燕的原創作品為文本,以百人隔空參與的特殊形式放飛心聲,與全國人民一道,謳歌時代英雄,抗擊新型病魔。
一百多人的聲音語言,尤其60多人的合誦,雖有基本參考,但要達到“異口同聲”工作的瑣碎繁難可想而知。見此情景,新會員、網絡聲音玩家周琳挺身而出甘打下手,接過77位會員的獨誦音頻,降噪、調音,與誦者溝通,指導錄音,然后由李培康根據作品編導腳本進行整體剪輯組合。小樣出爐后,又反饋到群里聽取意見并再度調整完善。經過整整30個小時繡花般的精工細作,一臺別具一格、非同凡響的空中朗誦會圓滿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