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韋唯
(鄭州市婦幼保健院,河南 鄭州 450053)
子宮內膜癌屬于女性常見惡性腫瘤,惡性程度雖不及卵巢癌和宮頸癌,但是其發病率逐漸增加,且呈現年輕化趨勢,對女性生命健康安全的負面影響越來越大[1-2]。子宮內膜癌的典型癥狀是陰道異常出血,且以絕經后陰道出血為多見。子宮內膜癌的治療首選手術切除,因腹腔鏡手術創傷輕、并發癥少的優勢使得在有條件的醫院應用較多[3]。我院是婦幼保健醫院,一直致力于女性生殖健康的保護,腹腔鏡手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加速康復外科護理理念是基于加速康復外科模式而形成的一種新型護理理念,在各種手術,特別是骨科手術中應用廣泛且效果良好[4-5]。隨著國家大力提倡加速康復外科理念的實施以及國內醫療水平的進步,加速康復外科模式逐漸應用于各科手術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為了提高子宮內膜癌患者手術治療效果,我院大部分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子宮內膜癌患者,并在圍手術期采取加速康復外科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干預。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鄭州市婦幼保健院收治的經病理學確診的子宮內膜癌患者124例,均行腹腔鏡手術,并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2組,每組62例。對照組圍手術期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加速康復外科護理干預。對照組62例患者:年齡27~75歲,中位年齡53歲;臨床分期:Ⅰa期31例,Ⅰb期23例,Ⅱa期8例。觀察組:年齡28~77歲,中位年齡52歲;臨床分期:Ⅰa期26例,Ⅰb期25例,Ⅱa期11例。所有患者均經病理學確診為子宮內膜癌患者,未合并嚴重內科疾病,無手術禁忌證,且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2組子宮內膜癌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經獲得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審核。
1.2 手術方法2組124患者均根據期具體分期情況擇期行腹腔鏡手術,必要時清掃淋巴結,基于化療、放療等輔助治療。
1.3 護理方法對照組圍手術期給予常規護理,主要進行常規的健康教育、病房環境介紹與維護、飲食護理、藥物應用管理等。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加速康復外科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干預。首先成立以科室主任和護士長為領導的加速康復外科護理小組,邀請臨床醫生、康復醫生、麻醉醫生、心理咨詢師、營養師等參與,結合患者的臨床病理資料共同制訂多學科協作康復護理方案。具體措施如下:1)術前培訓:加強護理人員加速康復外科護理知識培訓;2)術前準備和心理干預。加強與患者及家屬的聯系和溝通,在家屬的配合下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并通過知識手冊、視頻等簡單易懂的方式向患者講解其病情和診治過程等,并告知患者圍手術期的注意事項等,緩解患者緊張、恐懼、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3)腸道準備。術前禁食禁水,清理腸道;4)術中護理。術中對輸注液體加熱至接近患者體溫,必要時應用加熱毯,嚴格保證患者的體溫在正常范圍內;5)術中生命體征監測。術中積極檢測患者的血壓、心率、呼吸頻率等生命體征變化;6)術后疼痛緩解。注意觀察患者的疼痛情況,必要時給予藥物干預,以避免因疼痛而出現煩躁情緒,影響術后恢復;7)術后早期活動。在不影響患者傷口于愈合的情況下盡早進行術后康復運動,促進術后腸道功能恢復。
1.4 觀察指標護理干預前后,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比較觀察2組患者的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6]。

護理干預前,觀察組SAS評分、SDS評分分別為(55.23±6.12)分、(52.43±5.67)分,對照組分別為(54.45±7.24)分、(51.11±6.66)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t=0.648,P=0.518;t=1.188,P=0.237)。護理干預后,觀察組SAS評分、SDS評分分別為(35.98±4.60)分、(33.82±4.10)分,均低于對照組的(43.13±5.77)分、(42.63±5.45)分,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9.628,P<0.001;t=10.172,P<0.001)。觀察組護理干預后SAS評分、SDS評分均低于護理干預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19.798,P<0.001;t=20.942,P<0.001)。對照組護理干預后SAS評分、SDS評分均低于護理干預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8.920,P<0.001;t=7.759,P<0.001)。見表1、2。

表1 2組SAS評分比較 分

表2 2組SDS評分比較 分
子宮內膜癌相較于宮頸癌、卵巢癌,惡性程度相對較輕,但是由于其越來越高的發病率和越來越低的發病年齡,使得其對廣大女性,特別是育齡期女性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嚴重不良影響[7-8]。子宮內膜癌,特別是早期子宮內膜癌,手術治療是首選方案,并且通過臨床應用也證實了其有效性和可行性[3,9]。加速康復外科是近年來新興的,也是國家大力推廣的促進患者外科手術后快速康復的理念。加速康復外科在骨科疾病、腹部疾病等患者的圍手術期應用非常廣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患者滿意度[10-11]。蘆海燕等[12]的研究證實,加速康復外科理念能夠促進高齡骨性關節炎患者全膝關節置換術圍術期快速康復,改善患者圍術期不適,保持機體內環境穩定,縮短住院時間。
為了探討加速康復外科護理在子宮內膜癌患者腹腔鏡手術中是否適合應用,以及對子宮內膜癌患者腹腔鏡手術后負性情緒是否具有改善作用。本研究采用比較對照分析方法進行觀察。結果顯示:護理干預前,觀察組SAS評分、SDS評分分別為(55.23±6.12)分、(52.43±5.67)分,對照組分別為(54.45±7.24)分、(51.11±6.66)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t=0.648,P=0.518;t=1.188,P=0.237)。護理干預后,觀察組SAS評分、SDS評分分別為(35.98±4.60)分、(33.82±4.10)分,均低于對照組的(43.13±5.77)分、(42.63±5.45)分,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9.628,P<0.001;t=10.172,P<0.001)。觀察組護理干預后SAS評分、SDS評分均低于護理干預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19.798,P<0.001;t=20.942,P<0.001)。對照組護理干預后SAS評分、SDS評分均低于護理干預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8.920,P<0.001;t=7.759,P<0.001)。
總之,加速康復外科護理能夠改善子宮內膜癌患者腹腔鏡手術后的負性情緒,有利于患者的術后恢復,這說明加速康復外科理念在婦科腫瘤手術中可能也具有臨床進行大力推廣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