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守寧
為了符合新課程的要求,針對學生體育學習的評價標準必須進一步改革,傳統的評價方式僅僅是通過考試成績來判斷學生的體育水平,這種方式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了鼓勵學生進一步樹立學習體育的信心,評價學生的學習應該從多方面來衡量,建立一個全面的評估標準。建立評價體系,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知識和技能,還發現和培養學生各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的需求的發展,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并發揮教育功能評價。
教師應該愿意從不同的角度來評價、觀察、接受和欣賞學生,發掘和培養學生的潛能。他們不僅要注重學習成績,還要注重全面發展和學生的學習態度,特別強調對學生創新能力和精神發展。這正是課程改革的方向,新課程倡導的學生評價,評價內容多元化,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即重視評價對學生個體發展建設中的作用,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
本文以濮陽市一中四班五班的99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在研究前期了解這兩班學生體育發展的基本情況,在調查期間結合我國現階段的評價改革實際情況,來設計問卷調查和訪談法,對樣本進行研究。
2.2.1 文獻資料法
在中國知網、中國國家數字圖書館或者學校的圖書館查找有關學生發展評價的相關理論書籍和文獻,獲取相關信息,選擇體育選修課學生發展評價體系評價的內容和方法,為寫此文提供理論基礎。
2.2.2 問卷調查法
問卷專為學生、教師、不同群體的父母,包括評價目的、評價內容、評價方法、評價方式、評價主體、評價標準等,探索出一條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促進學生的發展,為客戶提供這篇文章中關于科學的基本信息。
本次問卷調查以濮陽市一中的初二四班和五班為樣本,選擇這兩個班是因為初二沒有初三的那么繁忙,也比初一的學會生更容易理解問卷。家長問卷選擇的是四班和五班的學生家長和初二年級教師來調查。學生的問卷是現場課上發給學生下課收卷,家長的問卷是由學生帶回家中第二天帶回,教師問卷直接發放到辦公室。本次調查共發學生問卷99份,收回99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數99份有效率100%。教師問卷30份,收回29份,回收率96%,其中有效數29份有效率100%。家長問卷發放79份收回70份,回收率88%,其中有效問卷為62份,有效率88%。

表1 市一中初二四班、五班問卷類型、發放數和回收的統計
2.2.3 數據統計法
經過統計分析,初步構建學生發展性評價指標體系,確定體育課學生發展性指標評價體系,確保評價指標的科學合理。
2.2.4 教學實踐法
在完成了評價指標并確定了指標比重, 在對濮陽市一中體育課教學的基礎上, 對評價指標的比重進行了較小范圍的調整,并進行了實踐,形成了一套更合理完整的學生發展評價指標。
3.1.1 學生自評
在學習中深處主體位置,經歷的最豐富,感悟的自然也是最多,因此,在評價中是最有發言權的,在學生的評價中,我們應該首先注意評價對象作為評價主體,使自我反饋評價、自我調節、自我完善、自我意識、評價主體自我評價作為學生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使學生的評價更加綜合客觀,還要促進評價主體對其行為的表現有更深的認識,使學生自覺改正錯誤,加強行為,更健康的發展。
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在課堂教學活動開始時,教師必須首先以真摯的情感、極其親和的教學狀態和語言,創造一個良好的局面,激發學生強烈的主人翁意識,讓學生了解本課程的學習內容是什么,讓學生評價自己,了解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設定一個目標。在體育課堂上,講師的教學語言應規范,示范動作要準確,教學狀態應該是自然的。面對學生的問題或答案應該耐心回答,仔細聽,把學生當作朋友,只有在這種歡樂、認真的課堂氣氛,學生才能真正意識到自己是學習活動的一員,自己才是學習活動過程中的主體,使他們能將自己的整個身心帶入到體育活動中,與之相互融合。學生的主體意識越強,越能激發他們的學習參與意識,就越能夠克服各種障礙和困難,實現既定目標,并成為我學習我。學生的學習活動是被動和主動,以及教育的程度較大。
3.1.2 教師評價
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主要目的都是為了學生往好的方面的發展。教師是學習的主導和學生的高度權威,因此,教師應該對學生的評價謹慎。如果教師表揚贊美了學生會讓學生得到成就感,增強自信心。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要注意欣賞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正確給學生給予意見,指導學生全面發展。評價學生要有一個正確的人才觀和質量觀,對一個學生的好壞不能只取決于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還要看學生的過程與方法和心理狀態。不同的學生學習進度不同教師就應該因人而異制定不同評價方式,要多以激勵為主。
3.1.3 家長評價
家長在家庭中對孩子有著極大的威嚴,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自己父母的表揚與認可,父母對子女的評價,使學生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明確自己努力的方向,并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信心。家長對評價的參與可以幫助家長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及時情況,以指導或鼓勵孩子及時,協調父子關系為學生創造一個更和諧的成長環境。因此,家長評價是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3.2.1 實施多元評價
在講課的過程中要樹立全面準確的差異概念,根據學生之間實際存在的差異,注重差異與學生發展之間的關系,實施差異化教學,促進差異的發展。例如,在體育課體能測試中由學生來完成各項測試記錄下成績,開始“四級評價”。第一,對自己的評價。依據學生測試成績的情況和本單元所學情況,學生施行自我評價,獲得成績,找出利弊,找到自己的方向后努力。第二,團體之間的評價,由團隊組長帶領團隊成員相互評價彈跳力爆發力和協調性等內容,使學生在評價他人的長處和自身的缺點的同時對自我的完善和改進。第三,老師的評價。老師在這段時間鼓勵學生來評估他們的成就,并鼓勵學生進一步發展。第四,父母的評價。家長應評估學生的課外學習,在填寫調查表如實,并給孩子們匯報。家庭,希望的性能,讓教師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習慣,有利于學生培養課外學習表現。
3.2.2 對不同學生進行不同評價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學生中沒有差生,只有差異,那些在某些人眼里的差生只是潛能還沒有發揮好,只是暫時的落后。在此基礎上的學生誰能夠符合標準提前,教師為學生創造條件,掌握更多的知識、能力,開發的專業知識,不能滿足學生,教師幫助他們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幫助他們提高,實現延緩評價,讓他們在評估過程中感到成功的喜悅。
3.2.3 注重過程評價
初中學生產生積極的心理傾向,它們是強有力的競爭特點。在學習的過程中,他們希望得到別人的鼓勵,鼓勵自己的進步和優勢。在教學中,教師應遵循中學生的心理特點,以促使學生繼續學習,不斷進取。給學生一些鼓勵,以滿足學生的積極性,以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評估學習不能只專注于學習成果,而應著眼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給予鼓勵和肯定;學生之間的差異應該得到尊重,學生應該被允許異步達到標準,可以實現從因人而異分層評價策略,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4.1.1 評級著眼于學生全面發展
改變體育知識系統過去的體育教學評價,輕運動,以提高學生的運動水平,促進綜合能力,注重品質的運動,片面輕體育的習慣、知識和能力、方法與過程、情感和態度的總體評價,為了學生全面發展。巧妙地選擇和應用教學策略來實現三維目標,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努力營造一個能幫助學生生動地參與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活動期間實現他們的教學目標。
4.1.2 評價要以學生為主體
無論是天才還是一般學生都有強烈的自我表達欲望,這是由學生的心理特點決定的。如果他們不積極,他們會調皮,擾亂課堂,給他們的自我表現機會的適當形式在不同的班級,并有效地改變和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我們應該用長期和良好的學術損失的原則,以解決學生的問題,而這個任務是容易讓他們完成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4.1.3 對不同學生進行不同評價
每個學生有自己的優勢, 我們應該用銳利的眼光發掘學生的優勢,帶領學生獲取最大的發展。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一個壞學生,而過去所說的壞學生,而是以學習的結果和成績作為唯一一把尺子所衡量的產物。
4.2.1 更關注學生的發展過程
在傳統的評價中,只強調學生知識和能力的提高,而忽視學生在過程中習得知識、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種評價方法很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新課程理念的評價更注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評估和記錄整個日常教學行為,注重誰是學習和發展變化,及時評估和反饋學生的過程。
4.2.2 多種評價的相互結合
日常評估、階段評估和最終評估的有機結合使學生的評價真正成為過程評價。評估不僅只關注結果,還應關注發展和變革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