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平



1 定 義
新舊動能轉換是發展經濟學概念。新舊動能轉換即通過新模式代替舊模式,新業態代替舊業態,新技術代替舊技術,新材料新能源代替舊材料舊能源,實現產業升級,實現數量增長型向質量增長型、外延增長型向內涵增長型、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2 演 變
從有關資料顯示,2015年10月,李克強總理在召開的政府會議中對當時我國經濟進行了初步判斷:“我國經濟正處在新舊動能轉換的艱難進程中”。這是“新舊動能”開始正式出現在國家領導人講話中。隨后,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有3處提及“新舊動能”。2017年1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創新管理優化服務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意見》,是我國培育新動能加速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第一份文件。《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要拓展發展動力新空間,增強發展新動能。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參加山東代表團審議時指出,山東發展得益于動能轉換,希望山東在國家發展中繼續挑大梁,在新舊動能轉換中繼續打頭陣。2018年初,山東省先后出臺了《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和《關于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文件,從此拉開了包括果樹產業在內的各個產業全面實施新舊動能轉換的序幕。
3 內 涵
發展有新陳代謝,動能有新舊轉換。“新舊動能轉換”作為政府官方用語,并沒有嚴格的概念界定,具體到果樹產業,似乎可以這樣理解:我國果樹發展已進入到新的歷史時期,未來現代果樹產業發展的新形勢與新變化、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對果樹產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果樹栽培面積不斷擴大,總產量繼續提高,果品出現了供大于求的局面;樹種品種結構失調,區域布局不盡合理;果園生態環境惡化,果品質量安全受威脅;現代栽培模式的綜合配套技術仍然不夠完善,還存在相當多的低效益果園;果園機械化水平低,果園防災減災能力弱;產后環節薄弱,增值鏈條較短;水果銷售渠道不暢、方式單一,“賣果難”現象時有發生。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歸根結底是發展動能的問題,過去依靠拼資源、拼消耗釋放的傳統動能正在弱化,依靠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產生的新動能還沒有充分發揮作用,要想再創發展新優勢,必須加快傳統果業向現代果業的轉變,盡快構建新的核心競爭力。
4 途 徑
4.1 堅持綠色發展,優化環境資源
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從拼資源拼消耗向優化環境資源的動能轉換。通過優化果樹生產環境要素(光、溫、二氧化碳等)以及設施栽培途徑,大幅提高果樹生產不可再生資源(耕地等)的利用效率。如通過設施條件下的環境優化調控手段,使果樹產量得到成倍增長,草莓的立體高效栽培(圖1)以及未來的垂直農場等都是環境替代資源的具體實踐。通過增施有機肥、種植綠肥等措施,著力提高果園土壤有機質含量和基礎肥力;降低果園化肥用量,提高化肥利用效率;減輕面源污染,提高土壤和植株健康水平,降低果園發病指數;減少農藥用量,提倡生物防治病蟲害,優化果園環境,全面提升果園可持續生產能力。
4.2 培育優新品種,滿足多樣需求
針對我國主要果樹蘋果、梨、葡萄等樹種自育品種栽培面積比例低的局面,一方面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新品種的進程,滿足多樣化、多層次、多元化市場需求;另一方面加大現有自育優新品種的推廣力度,提高其在果業生產中的比例。如蘋果新品種華碩、錦繡紅、寒富、福麗、魯麗、瑞雪、瑞陽等,特別需要提出的是山東農業大學陳學森教授團隊率先以新疆紅肉蘋果為親本雜交育成的類黃酮含量高、保健價值大、易著色可免套袋、可鮮食或加工的華紅、夏紅、福紅、貴紅、美紅(圖2)和滿紅等高類黃酮蘋果新品種(系)10 個,其中美紅蘋果果肉全紅,酥脆多汁,酸甜可口,鮮食品質全面超過瑞士的紅色之愛(Redlove) 系列品種;梨新品種紅香酥、中梨1號、黃冠、玉露香、翠玉、蘇翠1號、新梨7號等;葡萄新品種鄭艷無核、紅艷無核、鄭州早玉、鄭州早紅、夏至紅、愛神玫瑰、無核翠寶、京早晶、京秀、巨玫瑰、瑞都香玉、沈農金皇后、新郁、醉金香、月光無核、戶太8號等。
4.3 創新管理模式,省力節本增效
針對果樹生產中農村勞動力資源匱乏、成本上升、果園投入增加、競爭能力下滑等問題,必須改革現行的栽培制度,實施一系列輕簡化、省力節本增效的管理措施。如利用帶分枝大苗建園,盡早獲得收益;利用矮化砧木進行集約化栽培。
簡化整形修剪環節,選擇細長紡錘形、高紡錘形、主干形等陽光樹形;果園實行種植綠肥或生草免耕制度;在果樹栽培管理及果品生產各項作業中,實現果園作業機械化,如采用果園開溝機、挖坑機、旋耕機、鋪膜機、割草機、噴藥機(圖3),以及修枝、采摘、運輸等機械化的操作平臺等;推廣高效率的肥水一體化技術;采用人工輔助授粉或壁蜂授粉;采用石硫合劑等化學藥劑疏花疏果;增強樹體抗性,改善果園小氣候,提高對干旱、暴雨、冰雹、低溫、晚霜凍、連陰雨、高溫高濕等自然災害的抵抗能力;應用生物或實行病蟲害綠色防控措施。
4.4 鼓勵發展電商,解決賣難問題
果農豐產不“豐收”、城市民眾抱怨水果價格太貴,除了盲目種植造成供大于求、忽視了市場銷售環節外,還有產業鏈條不健全、產銷信息不對稱、銷售體制不完善等原因。一方面要大力提高水果批發市場現代化水平,加強公共營銷促銷服務系統基礎設施和組織建設,完善一批設施配套、功能齊全的水果批發市場;另一方面,要加快物流信息網絡平臺建設,發展水果連鎖經營、直銷配送、電子商務(圖4)、拍賣交易等現代流通業。各級政府要制定、完善促進水果電子商務發展的優惠政策,放寬市場準入,簡化水果電子商務企業審批程序,縮短審批時間,土地、水、電、通信、網絡等資源配置向水果電子商務企業傾斜,為促進水果產業創新創業提供更有力支撐。各方齊心協力共同拓展銷售渠道,借助現代科技的力量,做大做強水果品牌,破解水果“賣難”怪圈,讓果農真正實現豐產又豐收。
(本文資料來源:定義(百度百科);部分照片來源:圖1、圖3、圖4百度;圖2《園藝學報》,2018,45 (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