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陽 劉興

摘? 要:對實驗組11名xx高校游泳初學者進行為期12周的波比跳訓練,12周后與對照組學生進行平衡能力測試,結果表明:經過12周的波比跳訓練,游泳初學者的平衡能力顯著提高,表明波比跳訓練可作為游泳運動員改善平衡能力的有效鍛煉方法。
關鍵詞:波比跳? 游泳? 平衡能力
中圖分類號:G86?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1(b)-0009-02
根據牛津字典紀錄,波比跳于1930出現,由美國物理治療師Royal H. Burpee做博士論文時發表,在二戰時更被美軍用來測試新兵能力。波比跳結合了數個動作,包括深蹲、掌上壓及跳躍,是其中一個最有效的全身性運動,據說它可以活動你身體70%的肌肉。波比跳很簡單,一組動作由簡單的6個動作組成,只需很短時間就可完成。方法是:保持站姿,雙腳微開,膝蓋微彎;下蹲,雙手撐地;雙腳往后跳,讓身體呈現一個撐地的姿勢;做一下俯臥撐;完成俯臥撐后縮回雙腿;向上跳躍。
1? 研究對象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以22名xx高校游泳課學習者為研究對象,且均為游泳初學者,此前未接受過各種的游泳訓練。平均身高(175.8±3.6)cm,平均體重(66.7±7.6)kg,且要求實驗組運動員身體健康,無運動神經類疾病,在最近的6個月里沒有出現過影響運動功能的傷病。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檢索有關游泳訓練、波比跳和力量性訓練有關的文章進行閱讀,為本文的撰寫提供理論依據。
1.2.2 實驗法
(1)波比跳練習安排。
在正常訓練期間,對11名游泳學習者進行為期12周單獨訓練,在游泳訓練前后,增加波比跳的訓練,15個1組,做3組的練習中間間歇30s。隨著練習時間和次數的增加,增加每組練習的數量。
(2)平衡能力測試。
讓受試者佩戴眼罩,光腳站立于平衡儀上,雙手交叉置于胸前,站立腿要保持直立狀態。閉眼直腿單腳站立的測試時間為20s,每名受試者測試2次。每次持續20s,間歇時間1min。取最好成績用于比較研究。
(3)測試指標。
本實驗僅測試游泳練習者右腿站立時各項指標,測試指標包括重心在 X、Y 軸上晃動的速度均值(Vx、Vy)、重心移動的平均距離(Mx、My)、重心方向移動的總距離(Dx、Dy),以及重心移動的位移(Lx/Ly)。其中各指標值越小,表示受試者的平衡能力越好。
1.2.3 數理統計法
運用SPSS 21.0統計軟件對實驗前后受試者的靜態平衡能力指標進行獨立樣本比較,結果以均值±標準差()表示,顯著性水平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顯著性。
2? 研究結果
2.1 波比跳訓練內容
本研究中,實驗組要求以20個波比跳為一組,休息30 s,要求做3組。
2.2 研究結果
由表1可以看出,xx高校游泳課學習者在右腳閉眼站立狀態下,經過12周的波比跳訓練,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學生,其右腳閉眼站立時的重心穩定性和平衡能力出現了顯著的提高,兩組間的平衡能力各項指標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變化。
3? 分析與討論
游泳運動是在不穩定的水環境中完成動作的。在初學者中,需要的不僅是良好的身體素質,還需要具有良好的身體平衡能力。在游泳學習過程中,是需要由雙臂和腿部力量協調來完成運動。
在本研究中,實驗組經過為期12周的波比跳訓練,游泳初學運動員在閉眼狀態下,實驗組和對照組有了顯著差異,實驗組學生右腳在X軸方向和Y軸方向上的速度有了改善,以及他們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與訓練也有明顯的改善,表明游泳運動員通過波比跳訓練,其靜態平衡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4? 結語
在xx高校的游泳初學者中,實驗組11名學生,經過由12周的波比跳訓練,實驗組游泳學生在閉眼狀態下右腳在X軸方向和Y軸方向上的速度,以及水平方向上的位移與對照組學生相比均有明顯的改善,表明游泳運動員通過波比跳訓練,其平衡能力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參考文獻
[1] 張曉東.3-6歲幼兒平衡能力課程方案開發的實證性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2019.
[2] 陳菲.波速球訓練影響中學生拉丁舞選手平衡能力的實驗研究[D].鄭州大學,2019.
[3] 廖華曉.基于核心力量訓練視角下對提高運動員身體穩定性的研究[J].體育師友,2019,42(1):26-28.
[4] Sk Noor Alam,Subhasis Chattopadhyay.Effect of simulating parity-odd observables in high energy heavy ion collisions on balance functions of charged particles and elliptic flow of pions[J].Nuclear Physics,Section A,2018(97):11-13.
[5] Tatbeeq Raza-Ullah.Experiencing the paradox of coopetition: A moderated mediation framework explaining the paradoxical tension–performance relationship[J].Long Range Planning,2018(12):23-25.
[6] Lee James,Webb Graham,Shortland Adam P,et al. Reliability and feasibility of gait initiation centre-of-pressure excursions using a Wii? Balance Board in older adults at risk of failing[J].Aging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2018: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