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莉
摘 要:本文以電影《找到你》為例,結合女性主義理論對電影的選題、情節設置等方面進行分析,反思當下中國女性所面臨的生活困境和迷茫,剖析該作品在女性題材上強烈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女性電影;現實題材;生存困境
中圖分類號: I2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20)03-0108-02
2018年,一部“雙女主”電影《找到你》在競爭激烈的國慶檔中殺出重圍,引起了廣泛關注和話題討論。電影淡化了原故事中大量驚悚和懸疑的表現形式,轉而借“孩子”來把重點放在探討女性在當下社會中的位置與困惑。所以,無論是主題表達還是情節設置,《找到你》都屬于一部不折不扣的女性電影。
一、女性視角的精準化表達
在《找到你》這部電影作品中敘述視角均為女性。姚晨和馬伊琍的雙女主線飆戲成為影片的精彩看點,這兩位女主角在影片中分別代表著當今社會中來自不同階級,有著不同生活處境的兩種母親形象:姚晨飾演的李捷是一個需要同時兼顧事業和家庭的高知職業女性;馬伊琍飾演的孫芳則是一個生活在中國最基層的農村女性。電影《找到你》以女性作為主體,將雙女主鏡像自然對應,為觀眾展示了兩種女性的屬性——一種是作為自然人,作為母親的角色;另一種是作為社會人的社會機能。故事不是僅限于講述一個母親和一個保姆之間的故事,兩者之間產生的強烈對比和鏡像關系為劇本建制沖突帶來了非常好的效果。影片對女性和女性所處的階級之間的沖突、碰撞也有很好地呈現和詮釋,不僅僅是“找到你”,更是“找到我”。讓觀眾從角色身上能看到自己,不論是“職場女性”還是“全職太太”,在職場工作的,或回歸家庭的,做為職業女性、人妻、人母多個角色時會遇到的種種問題。所以電影呈現的正是當下女性艱難處境的真實寫照。
二、電影中多樣化的女性形象
影片《找到你》將性別權利的命題直接擺在觀眾面前,人們對女性的假想特征所抱有的偏見最為嚴重??贪逵∠蟛粌H僅來源于外界,投射在家庭生活中也比較常見,不管這種性別刻板印象是否帶有惡意,都會令人不適。如劇中面臨工作和家庭兼顧難題的金牌律師李捷,即使事業成功、經濟獨立,并享有較高的職場地位,也仍然會被社會指責為不合格的妻子和不稱職的母親。這是性別文化傳統中曠日持久的偏見,將女性作為舊文化禁錮的對象和“被動的看”的審美對象。時至今日,嫁人從夫、相夫教子這些問題依然在困擾著現代女性,尤其是職場女性。她們有著良好的受教育背景和出色的工作能力,卻都被有選擇地遮蔽和忽略,因為人們更為看重的是她的母親角色,而忽視其是需要獲得尊重和自我實現訴求的獨立自由個體,她們追求事業的空間和權力不斷被遏制。所以當“丟孩子”事件發生后,她不斷地被指責和批評,置身于社會壓力的牢籠。李捷的扮演者姚晨,她曾在參加《星空演講》上的一段發言讓我們透過其光鮮靚麗的外表后感知到,作為女性,中年女演員同樣面臨著尷尬和困惑。演講中姚晨直言自己的生活是“一地雞毛”,因為對劇本選擇認真和挑剔,所以在《潛伏》《離婚律師》等熱播劇走紅后,她并不像外界想象般的在接踵而至的作品中開啟瘋狂拍片模式,以此提升熱度增加話題和曝光量。直到2012年,她終于遇到了好劇本想要“大干一場”,卻發現自己懷孕了。在事業巔峰期選擇做媽媽,似乎并不是一個明智之舉,但又屬于一個女人的正常舉動。生完二胎后姚晨回歸娛樂圈時才發現重返職場亦艱難重重,昔日的職場早已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因為市場上適合這個年齡段演員的戲越來越少,所以她遇到了和有實力有演技保養也不錯的中年女演員一樣無戲可演的尷尬處境,似乎只有青春少女和婆婆媽媽兩類角色資源可供選擇。由此可見,這個時代對女性的要求仍然很高,我們在今天的影視劇市場里都很難能見到關于成熟女性的戀愛歷程、成長蛻變以及職場生活等內容的關照和創作。即便他們自身努力追求進步、提升自我,有獨立自由平等的愿望,也會面對骨感的現實中來自社會的層層障礙。
對于來自農村的進城務工小保姆孫芳這個角色來說,更是折射出邊緣女性面對困窘的現實無奈。她為了落戶而嫁人,不料結婚當晚丈夫暴戾、冷酷的真實面便顯露出來,起初她還單純地期盼懷孕后孩子的到來會改變丈夫,不料女兒生下來便患有先天性膽道閉鎖,治病需要花費大量金錢,丈夫卻在孩子罹患絕癥后無情離去,讓孩子自生自滅。吃苦耐勞的孫芳在自己捐肝配型不符后迫于生活壓力當過舞女,做過各種兼職,邊照顧孩子邊拼命賺錢,從家庭走入社會只為改變母女倆的生存環境,但任憑她再夜以繼日的努力付出,孩子最后還是因病離開人世。馬伊俐在影片中貢獻了精湛的演技,孫芳在磅礴大雨中抱孩子想要送去醫院救治的那場戲是最讓人慨嘆落淚的一段。這段返璞歸真的精彩表演,沒有刻意煽情卻讓人淚流滿面。在鏡頭攝影的美學上,導演試圖從視覺上營造一種層次感。深夜落著大雨住在郊外偏遠之地的孫芳想要帶生病的孩子上醫院,她懷抱孩子既要撐傘在馬路上艱難冒雨奔跑,還要不停地用破舊老手機打120電話求救,可惜手機偏不巧掉到水里無法和救護車人員通話,路上疾馳而過的汽車沒有一輛停留,導演都采用了一種極為克制的遠景鏡頭來展現。緊接著一組特寫的近景切換到大雨中抱著已死的孩子,期盼有過路人能幫助而發出撕心裂肺吶喊的孫芳。從遠景切換到近景的技巧處理帶來的沖擊力是非常強的。最后被大雨沖走的雨傘是影片中重要的符號隱喻,暗示著在生活環境與生長空間等方方面面,在基層掙扎的孫芳僅憑自身薄弱之力,無法幫孩子遮風擋雨對抗生死的現實,她的絕望和無助通過符號的影像表達指向了更深層的社會存在。原本她特別寵愛自己的孩子,甚至可以為自己的孩子付出生命,奈何生活多災多難沒有希望,即使她不停地努力甚至以近乎非理性的方式,卻還是改變不了窮困和痛失愛女的事實。所以她選擇報復雇主李捷,認為她不配當母親而悄悄抱走了其孩子坐船去海島。影片中還有另外一位沒有側重描寫的無業全職女性朱敏。她為丈夫、為孩子、為家庭全身心無條件付出,卻在現實生活中丟失自己慘遭拋棄,缺失經濟能力難以爭取孩子的撫養權。
三、結 語
女性群體一直是眾多電影導演的鏡頭焦點所指,而我國電影在現實主義題材創作上仍然缺少類似《找到你》這樣結合社會現狀,了解不同類型女性的真正處境和需求,勇于觸碰社會女性生活痛點,刻畫她們豐富多彩的精神世界,聚焦現代女性困境的經典影片。法國女性主義的杰出代表西蒙·德·波伏娃在其著作 《第二性》中曾說: “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在本片中,導演跳出“看”與“被看”的框架,將視角放在了探討當下社會女性生存狀況和女性價值的角度,其背后所試圖展現的女性生活難題和意識困境,才會燃起我們每一位觀看者的強烈關注和深刻反思。
參考文獻:
[1] (英)勞拉·穆爾維.電影,女性主義和先鋒[J].世界電影,1998(2).
[2] 顧嘉祖,張豫.女性主義與語言[J].外語研究,1998(1).
[3] 張杰.電影鏡頭的情感表達[J].打造文藝,2012(22).
[4] 金丹元,曹瓊.女性主義、女性電影抑或是女性意識—重識當下中國電影中涉及的幾個女性話題[J].社會科學 ,2007(12).
[責任編輯:張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