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內部控制管理在企業的運行和發展上尤為重要。本文對于我國的各種企業在內部控制上存在的問題加以整理,進行了研究分析,并且提出了解決這些問題的具體方法和建議
關鍵詞:內部控制;管理;分析及對策
企業內部控制管理隨著社會的發展已經成為我國的制造企業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問題。在以往的經營形式中,企業的經濟增長主要是注入大量資金、擴大生產規模和持續增加勞動力等方法才能獲得。這種傳統的方式屬于粗放式經營。在現階段的資源短缺、人工費不斷上漲的現狀,企業要想持續增加經濟效益,就需要提升企業內部的管理水平和內部控制的管理方式。
一、制造企業內部控制的現狀及成因分析
(一)制造企業內部控制現狀
1.缺乏良好的內部環境
制造企業的內部控制是一項重要內容,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是實現內部控制的基礎。我國現在大多數制造企業的內部控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需要不斷改進。細分析主要原因在于兩個方面:“內部人控制”的現象比較嚴重。在企業的經營中,出現的內部信息和外部信息的不對稱,企業經營者在對內部員工發布的信息和對外面的主管部門的信息不相符,這就是信息不對稱造成的一系列現象。信息不對稱可以暫時蒙蔽一些人,但是長久下去就會露出真相。例如,有的企業為了得到相關行業的補貼把各項指標弄虛作假,謊報數據,這樣只能是取得暫時的利益,但是這些數據在另一方面卻成為一種致命的傷害,這就是顧此失彼,不能兩全。
另一方面,制造企業的管理機構不完善,有些企業一直沒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比如:企業的董事會和理事會責權不明,總是有人互相交叉管理,而且管理的標準不一,讓員工不知道應該遵守哪條規定。還有家族企業的管理者在重要的位置安排自己親人,但是管理者沒有相應的管理能力,最終不能做出相對應的決策,不能及時處理企業內部的問題,造成一系列的混亂局面,企業的各項制度和監督方式形同虛設,不能發揮制約作用。
2.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制造企業的內部制度不夠完善造成一些管理誤區,各部門之間的職能交叉進行,尤其是制造企業異地擴張階段,原有的工作人員一人多崗,職能部門互相交錯,出現多頭管理,問題不能及時解決,互相推諉,逃避責任的現象。還有的財務人員頻繁出現失誤,績效考核流于形式,業績激勵無法做到公平公正,導致有能力的員工不斷流失,對企業的發展造成很大的損失。
制造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不夠完善導致了企業領導的決策層忽視了財務內部管理。在制造企業的運行中,一直大幅度追求生產制造的數量,不重視質量標準,導致出現一些殘次品給公司造成浪費,這就需要內部控制的細節管理。決策層的財務管理意識淡薄,沒有詳細的預算,總一味認為籌措來的錢在自己手里,怎么花是自己的事情,造成了內控體系的混亂,在經營發展中最終處于風險較大的困境。這些都給制造企業的發展形成了一定的阻力。
(二)制造企業內部控制問題成因分析
1.對內部控制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管理層對于內部控制的重要性不足,沒有把內部控制當成一項重要的工作。制造公司的管理層沒有明確的管理措施和操作程序。雖然好多制造公司都有自己內部的管理機制,也明白這些機制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操作中,不能按照制定的規則落實執行。比如在職位設置和人員配置方面,一些會計人員不僅擔任著會計,還兼任其他職務,這種工作方式不能夠在生產經營中把各項制度落實到位,原來制定的各種制度只是一種形式,不能夠發揮內部控制的真正作用。
2.內部控制缺乏執行力度
內部控制的執行力度來源于公司從上到下的認真貫徹,領導層應該以身作則,起到表率作用。所以,內部控制從管理者重視起來,并且制定相關的規定進行約束,才能夠從源頭上重視內部控制,在每個部門和每個流程也都要用數據來證明,控制成本,提高效益。重視每個細節的執行力度,在新制度行使之初,應該制定相應的措施來推廣。如果總是隨之發揮,沒有固定的量化考試也業績要求,整個制造公司最終會一片混亂,被社會淘汰。
二、制造企業內部控制對策研究
(一)優化內部控制環境
制造企業的長期需要不斷優化內部環境,需要增強內部機構的控制,將企業內部管理劃分為一個完整的體系進行管理。需要多個部門協調合作,各部門之間有獨立的工作內容,又有需要合作配合的項目,對待不是一個流程的員工的態度都要積極熱情,各生產流程之間都要承擔起各自的責任,不推諉,不拖拉,在進行內部生產的時候,對待工作認真負責,不能有絲毫疏忽。企業中的監管門面隨時了解監督企業的財物安全,確保在工作中的安全性,把風險降到最低程度。
管理層給企業內部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從管理部門和各個制造車間,都要采用一流的設備和生產設施,然后把每個設備和設施責任到人,從保養到使用都有專人負責,把內部控制的細節做好,起到示范帶頭作用。
(二)加強企業管理者培訓,全面提高管理者綜合素質
制造企業想要提升內部控制的管理水平,需要不斷加強企業管理的培訓。過去的內部管理培訓大多知識機械的,生硬的知識灌輸,不注重管理者的實際應用,大多時候培訓和實際管理不能相結合。在以人為本的企業管理的模式中,應該重點加強內部管理的領導管理意識。給領導層做好自身提升和全員提升能力的思想意識。只有管理者有著較高的思想意識和管理理念,才能夠提升整體的綜合素質。
管理層要以企業員工的綜合素質和職業技能為管理目標,讓員工充分發揮主動性和積極性,通過企業內部的管理,每個人都從切身利益發新問題,不斷改進,提升全體成員不斷努力的意識,實現企業和員工的雙贏效果。
(三)建立科學合理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
在企業管理中,需要建立合理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制度適用于本公司內部,需要大家共同遵守。在這方面需要樹立典型的員工進行不斷表彰,用榜樣的力量來喚起員工的積極心態。員工的積極性上來了,制造的產品從質量上求生存,才能在現階段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管理人員在不斷發揮基本的管理監督職能,還要從企業發展的宏觀方向做好經濟走勢,不斷引導公司發展方向,做出正確的判斷。財務部門要通過精準的數據分析,專業的財務知識,為企業提供合理化建議,來影響大家向相關規定的落實和發展方向,也是促進制造企業的良性發展。
(四)編制現金流量,強化風險意識
隨著制造企業生產的產品種類繁多,規模不斷擴大,在生產經營中也會面臨許多風險。管理風險和財務風險等在不斷增多。應該加強風險的防范措施。在工作中,經常給大家宣讀公司的現金流量的數據,讓大家明白現階段自己公司面臨的重大問題,風險防范不僅僅是指具有風險意識,還要在內部控制上做好具體的規劃。
建立風險預警制度,設定風險防范目標,經常給員工做風險識別和風險應對方法的培訓。在風險防范上,必須全員參與,在內部管理中形成一種良好的風險防范的環境,從而在內外環境中造成的風險上有規避風險的意識和能力。
(五)建立信息管理平臺,確保實時控制信息
企業的管理工作也是信息化技術的全面應用,電子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企業發展中的重要管理工具,應該重點學習信息管理平臺的應用,確保這些信息工具的暢通。信息平臺要覆蓋公司的內部機構和各個部門,在實際工作中要想建立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的及時有效的溝通,就要加強信息交流和及時溝通。
企業的管理層要加強這方面的信息互補和工作強度的支持。在必要的時候好加以工作調整。可以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平臺,在為了民營企業發展的管理信息大環境中的信息化平臺上,能夠讓兩個部門進行隨時交流,在信息反饋、數據真實的基礎上進行監督和協調工作。能夠最大限度保障公司各種數據傳輸工程中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全面提升內部管理控制的水平。
三、結束語
制造企業的內部管理和控制工作也是現代企業的綜合競爭力,要增加合法的經濟收益,實現健康穩定發展,就要做好管理內控工作,這也是一項長期艱巨的工作。這項工作不僅是企業管理部門的工作,也需要企業上下的通力合作,為樹立正確的意識,營造良好的內部環境每個人都需要跟上發展的步伐,才能夠在管理工作上取得較大成效。
參考文獻:
[1]劉慧民.企業財務管理與成本核算強化策略[J].現代商業,2019 (31):163-164.
[2]劉艷閣.淺談房地產成本核算與成本控制措施[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9 (12):193.
[3]王莉.成本會計的發展趨勢與對策研究[J].中國市場,2019 (33):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