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培 李艷 張玉英


【摘要】 目的 探討乳腺癌患者運用保乳術聯合前哨淋巴結活檢術的臨床效果及對應激指標的影響。方法 60例乳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 根據數字隨機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每組30例。
對照組行改良乳腺癌根治術治療, 觀察組則運用保乳術聯合前哨淋巴結活檢術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的拔管時間(5.23±0.91)d和手術時間(68.12±7.09)min均短于對照組的(10.46±6.46)d、(90.23±9.11)min, 術中出血量(84.33±9.67)ml和術后引流量(126.23±5.11)ml均少于對照組的(202.78±22.34)、(300.23±3.87)ml,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 觀察組的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和降鈣素原(PCT)水平分別為(2.73±0.28)、(4.11±0.38)ng/ml, 均低于對照組的(3.64±0.39)、(6.52±0.67)ng/ml,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3.33%,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3.33%,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認知功能、社會功能、情緒功能、軀體功能、整體健康評分分別為(85.5±11.7)、(86.4±19.3)、(82.4±19.5)、(83.5±11.3)、(89.2±16.6)分, 均高于對照組的(76.5±12.9)、(75.5±19.2)、(70.9±22.1)、(71.6±17.4)、(76.5±11.7)分,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上運用保乳術聯合前哨淋巴結活檢術對乳腺癌患者進行治療效果顯著。
【關鍵詞】 乳腺癌;保乳術;前哨淋巴結活檢;改良乳腺癌根治術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7.008
Effect analysis of clinical efficacy and stress index of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combined with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on breast cancer ? ZHU Pei, LI Yan, ZHANG Yu-ying, et al. Department of Breast and Thyroid Surgery, Heze Municipal Hospital, Heze 274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ect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with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combined with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and its influence on stress index. Methods ? A total of 60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s study subjec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by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for breast cancer,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by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combined with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The therapeutic effect i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 The extubation time (5.23±0.91) d and operation time (68.12±7.09) mi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10.46±6.46) d
and (90.23±9.11) min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amount of intraoperative hemorrhage (84.33±9.67) ml and amount of postoperative drainage (126.23±5.11) ml were less than (202.78±22.34) and (300.23±3.87) ml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operation, the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and procalcitonin (PCT) were (2.73±0.28) and (4.11±0.38) ng/ml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hich were lower than (3.64±0.39) and (6.52±0.67) ng/ml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as 3.33%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hich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23.33%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cognitive function, social function, emotional function, physical function and overall health score were (85.5±11.7), (86.4±19.3), (82.4±19.5), (83.5±11.3) and (89.2±16.6) poi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hich were higher than (76.5±12.9), (75.5±19.2), (70.9±22.1), (71.6±17.4) and (76.5±11.7) poi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combined with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shows remarkable effect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Key words】 Breast cancer;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for breast cancer
乳腺癌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 通常可以分為兩種類型, 包括浸潤癌和非浸潤癌, 在臨床上表現為乳暈、乳頭異常、乳頭溢液以及乳腺腫塊等, 并且一些患者還會出現腋窩淋巴結轉移, 嚴重危害患者
健康[1, 2]。當前在治療乳腺癌時手術是常用方法之一, 但是不同術式的療效也存在著一定的區別。因此, 本文對保乳術聯合前哨淋巴結活檢術治療乳腺癌的臨床療效進行了分析, 詳情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 根據數字隨機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每組30例。對照組年齡39~55歲, 平均年齡(45.6±9.1)歲;美國癌癥研究聯合會(AJCC)分期:Ⅱ期9例、Ⅰ期21例;其中10例為小葉癌、20例為導管癌。觀察組年齡40~58歲, 平均年齡(45.8±9.3)歲。AJCC分期:Ⅱ期8例、Ⅰ期
22例。其中9例為小葉癌、21例為導管癌。兩組患者年齡、病理類型、分期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符合《外
科學》中乳腺癌的臨床診斷標準;②臨床資料完善者;③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④患者及家屬知情, 且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認知障礙或其他因素無法完成本次研究者;②合并凝血功能障礙或惡性腫瘤者;③多發腫瘤者;④近期接受放化療治療者;⑤乳暈與腫瘤邊緣間距<2 cm者;⑥腫瘤直徑>3 cm者。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采用改良乳腺癌根治術治療。具體操作如下:對患者進行氣管插管全麻后, 取仰臥位, 外展患側肩關節, 選擇腫瘤邊緣3 cm處為手術入路, 作一個三葉形、橫梭形或縱梭形切口, 將腫瘤位置、大小以及乳房形態作為依據確定切口大小, 將皮膚和皮下組織逐層切開后運用電刀對皮瓣進行游離, 使其分離平面位于真皮層之下和淺筋膜之上, 游離范圍上至鎖骨下, 下至腹直肌下緣, 使大、小肌間脂肪和淋巴組織充分暴露, 朝上將胸小肌提起, 使鎖骨下血管和腋血管充分暴露出來, 解剖從鎖骨下靜脈入胸處開始, 結扎和離斷所有向下分支, 將腋靜脈和肩胛下肌群筋膜處的淋巴脂肪組織清除后行Auchincloss手術, 留置引流管, 加壓包扎, 結束手術。
1. 2. 2 觀察組 保乳術聯合前哨淋巴結活檢術治療。具體操作如下:①保乳術 給予患者全身麻醉后, 運用1%亞甲藍3 ml對患者進行乳暈皮下注射, 然后切除腫瘤周圍2 cm的正常組織, 快速冰凍作病理檢查, 如果切緣檢查結果為陽性, 則行全乳切除術;如果切緣檢查結果為陰性, 則行保乳術;②前哨淋巴結活檢術:選擇腋窩與乳房皺襞偏上一點為手術入路, 作一縱向切口, 將皮下組織切開, 經淋巴管進入后尋找第一個染藍的淋巴結, 將前哨淋巴結切除后快速冰凍作病理檢查, 如果檢查結果為陽性, 則行腋窩淋巴結清掃術;如果檢查結果為陰性, 則對切口進行縫合, 結束手術。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 3. 1 臨床指標 分別記錄兩組的拔管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引流量以及手術時間。
1. 3. 2 手術前后應激指標 于清晨空腹狀態下, 采集10 ml肘靜脈血, 以4000 r/min轉速進行10 min離心處理后, 分離上層血清, 運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對血清中的TNF-α和PCT水平進行檢測, 并認真做好記錄。
1. 3. 3 術后并發癥 主要包括患肢水腫、皮瓣壞死以及皮下積液等, 并計算并發癥發生率。
1. 3. 4 生活質量 運用世界衛生組織(WHO)生存質量量表評價患者的生活質量, 主要包括認知功能、社會功能、情緒功能、軀體功能、整體健康, 每項100分, 得分越高說明生活質量越好。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4.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臨床指標比較 觀察組的拔管時間和手術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術中出血量和術后引流量均少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手術前后應激指標比較 術前, 兩組TNF-α、
PCT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 觀察組TNF-α和PCT水平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 4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觀察組的認知功能、社會功能、情緒功能、軀體功能、整體健康評分均高于對照組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近年來, 由于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 乳腺癌在我國的發病率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 并且發病人群趨于年輕化, 其發病機制尚不明確, 可能與生活環境、飲食改變、工作壓力等諸多因素有關, 不僅影響患者身心健康, 還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手術是治療乳腺癌的一種有效方法, 但是傳統乳腺癌根治術因為具有并發癥多、創傷大、恢復慢等缺點,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臨床應用。保乳術作為新型的一種術式, 具有患者心理負擔小、恢復快、創傷小、出血量少等諸多優點, 更容易被廣大患者所接受[3]。但是對于腫瘤位于乳暈、乳頭處或直徑>4 cm的患者往往無法行保乳術, 所以在臨床治療中根據患者實際病情選擇合適的術式, 對改善患者預后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4]。有研究發
現[5], 腫瘤轉移至腋窩淋巴結時, 前哨淋巴結是比較重要的一個部位, 但是經1%亞甲藍染色后能夠及時在術中發現, 可以避免手術操作損傷淋巴管、血管以及其他正常組織, 可以使術后皮膚異常感和上肢功能障礙減輕。手術作為一種創傷性操作, 會增加機體應激反應, 在保乳術中, 通過縮短手術時間和切口能夠減輕機體的炎性反應狀態, 從而促進患者術后恢復[6]。Krista 等[7]的文獻報道中給予乳腺癌患者保乳術聯合前哨淋巴結活檢術治療, 結果顯示, 患者的美容優良率高達93.30%, 術后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且復發率降低, 提示該術式治療乳腺癌具有較高的價值。同時, 保乳術聯合前哨淋巴結活檢術還具有以下優點:①保乳術可以縮小手術切除范圍, 減輕機體創傷, 在對疾病進行治療的基礎上可以使患者的乳房功能和形態得以保留, 可以滿足患者的審美需求, 不僅可以使患者的心理負擔減輕, 還能使其生活質量提高, 改善預后;②通過行前哨淋巴結活檢術能夠對患者的腋窩淋巴結轉移情況進行預測, 及時發現癌細胞轉移, 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使癌細胞蔓延范圍縮小, 從而提高治療效果[8]。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的拔管時間和手術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術中出血量和術后引流量均少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 觀察組的TNF-α和PCT水平低于對照組, 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認知功能、社會功能、情緒功能、軀體功能、整體健康評分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一結果與張珊等[9]研究報道一致。
綜上所述, 在乳腺癌患者的臨床治療中, 運用保乳術聯合前哨淋巴結活檢術不僅可以減少術中出血量, 縮短手術時間, 還能降低機體應激反應, 從而提高預后生活質量, 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黃朝光. 保乳術聯合前哨淋巴結活檢術治療乳腺癌的臨床療效分析.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8, 5(A0):92-93.
[2] 余進松. 保乳術聯合前哨淋巴結活檢術治療老年乳腺癌患者效果分析. 航空航天醫學雜志, 2019, 30(2):160-161.
[3] 崔立春. 乳腺癌老年患者應用保乳與前哨淋巴結活檢治療的價值評價.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5, 6(10):78-79.
[4] 何雯霏, 歐陽立志, 何志剛. 保乳聯合前哨淋巴結活檢手術治療老年性乳腺癌效果評估. 中外醫學研究, 2015, 13(12):28-29.
[5] 彭歆, 徐貴穎, 王長青, 等. 保乳聯合前哨淋巴結活檢在50例早期乳腺癌治療中的臨床價值. 中國婦幼保健, 2014, 29(35):5935-5937.
[6] 張宗發. 改良乳腺癌根治術治療乳腺癌臨床療效分析. 中國保健營養, 2019, 29(19):329.
[7] Krista W, Raeann D, Kourtney M, et al. Cyclic GMP signaling during human lactation and breast cancer: Implications for breast cancer prevention. The Breast Journal, 2019, 25(4):775-777.
[8] 傅家清, 閆金亮, 田景中, 等. 保乳聯合前哨淋巴結活檢手術對老年乳腺癌患者術后恢復狀況及并發癥的影響. 中華全科醫學, 2016, 14(3):407-408.
[9] 張珊, 曾繁余, 唐巍, 等. 保乳聯合前哨淋巴結活檢對老年乳腺癌患者的療效及對術后生活質量及美容效果的影響. 實用癌癥雜志, 2016, 31(1):124-127.
[收稿日期:2019-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