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足

【摘要】 目的 探究超聲造影時間-強度曲線(TIC)聯合血清甲胎蛋白(AFP)、γ-谷氨酰基轉肽酶(GGT)檢驗診斷肝臟良惡性腫瘤的價值。方法 選取15例肝臟惡性腫瘤患者(惡性組, 36個病灶)和50例肝臟良性腫瘤患者(良性組, 124個病灶)為研究對象。比較兩組患者的TIC、AFP、GGT水平;觀察TIC、AFP、GGT診斷肝臟良惡性腫瘤的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OC)。結果 惡性組患者的TIC(181.59±50.28)dB、AFP(15.88±5.60)ng/ml、GGT(63.05±11.59)U/L均高于良性組的(127.97±42.15)dB、
(10.58±4.27)ng/ml、(51.08±10.01)U/L,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TIC、AFP、GGT診斷肝臟良惡性腫瘤的ROC曲線下面積(AUC)值分別為0.772、0.631、0.685, 均具有較好的臨床診斷價值(AUC>0.5)。聯合診斷的AUC值=0.898, 明顯高于三個指標的獨立診斷價值。結論 與TIC、AFP、GGT水平單一檢測相比, 聯合檢測在肝臟良惡性腫瘤的鑒別診斷中的價值更高, 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肝臟;腫瘤;良惡性;超聲造影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7.021
肝臟惡性腫瘤是臨床發病率及死亡率極高的惡性腫瘤之一[1]。我國作為乙肝大國, 原發性肝癌發病及死亡人數占全球的50%以上[2], 其發病率呈逐年快速增長趨勢。肝癌晚期的死亡率非常高, 積極預防、早診斷和早治療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關鍵。AFP、GGT已成為臨床診斷肝癌中應用最為廣泛的血清腫瘤標記物[3], 但臨床中通過AFP、GGT對肝癌的診斷仍然缺乏足夠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因此, 尋找到更加靈敏、可靠的診斷指標是目前臨床肝癌診治中的研究熱點。TIC的出現將超聲造影檢查由定性診斷轉化為定量診斷[4], 本研究通過聯合AFP、GGT以及TIC對肝臟良惡性腫瘤進行鑒別診斷, 旨在為臨床肝臟良惡性腫瘤的鑒別診斷提供參考, 現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年5月~2019年7月期間收治的15例肝臟惡性腫瘤患者(惡性組, 36個病灶)和50例肝臟良性腫瘤患者(良性組, 124個病灶)為研究對象。惡性組患者男12例、女3例, 平均年齡(58.87±8.58)歲;良性組患者男27例、女23例, 平均年齡(57.96±7.21)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可比性。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進行。
1. 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 2. 1 納入標準[4] ①患者腫瘤的良惡性明確;②完
善超聲造影檢查以及血清腫瘤標記物檢驗;③臨床資料完善無缺失。
1. 2. 2 排除標準 ①未同時接受超聲造影、血清腫瘤標記物及腹部增強CT者;②合并嚴重的腎臟、心臟等其他實質性臟器的患者;③合并其他部位腫瘤肝臟轉移的患者。
1. 3 方法
1. 3. 1 超聲造影檢查
1. 3. 1. 1 設備與造影劑 采用Philips-IU22彩色超聲診斷儀;超聲探頭采用EUP-V53W, 頻率3.5~11 MHz;造影劑采用Sona Vue(意大利Bracco公司)。
1. 3. 1. 2 檢查步驟 造影前禁食、禁飲, 減少胃腸內氣體干擾。造影前先行常規超聲檢查肝臟病灶的部位、數目、形態、大小、邊界、回聲、內部及周邊血流情況, 做出初步診斷, 然后行超聲造影檢查, 啟用造影模式并獲得造影最佳切面。首先抽取生理鹽水5 ml注入溶解, 振蕩混勻后抽取2.4 ml, 經肘部淺靜脈以注入體內, 隨即注入5 ml生理鹽水沖洗, 注射同時打開計時器, 病灶行動脈相、門靜脈相、延遲相全時相觀察, 觀察時間>5 min, 動態圖像儲存于儀器硬盤中, 回放造影資料并進行TIC分析, 記錄各TIC的峰值強度。超聲造影診斷肝臟局灶性病變的標準依據2012年由歐洲生物醫學超聲學會聯盟(EFSUMB)出版的肝臟超聲造影應用指南(2012 版)[5]。指南定義動脈期為開始注射至30 s, 門脈期為31~120 s, 延遲期為120 s后。增強強度觀察為以鄰近肝組織的增強強度為參照, 分無、低、等和高增強4個級別, 同一病灶如兼有不同水平的增強, 以最高增強強度為依據。
1. 3. 2 腫瘤標記物檢驗 所有研究對象入院后均進行腫瘤標記物水平檢測, 囑患者空腹, 清晨取靜脈血3 ml。
將血液樣本進行常規離心, 轉速為3000 r/min, 離心時間為10 min, 離心完成后取血清樣品于-70℃冰箱中保存待檢測。血清AFP采用cobas? 8000(cobas p 501、cobas p 671、cobas p 612、cobas e 602)流水線電化學發光儀[羅氏公司(瑞士)]及其配套試劑、GGT采用cobas? 8000 c 702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羅氏公司
(瑞士)]進行檢測, 所有操作均按照儀器說明書及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并遵循實驗室安全規范。
1. 4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的TIC、AFP、GGT水平;②觀察TIC、AFP、GGT診斷肝臟良惡性腫瘤的ROC曲線。靈敏度=真陽性例數/(真陽性例數+假陰性例數)×100%;特異度=真陰性例數/(真陰性例數+假陽性例數)×100%;陽性預測值(PPV)=真陽性例數/(真陽性例數+假陽性例數)×100%;陰性預測值(NPV) =真陰性例數/(真陰性例數+假陰性例數)×100%。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采用ROC曲線分析診斷價值, AUC >0.5表示具有診斷價值, AUC值越高表示診斷價值越高。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的TIC、AFP、GGT水平比較 惡性組患者的TIC(181.59±50.28)dB、AFP(15.88±5.60)ng/ml、
GGT(63.05±11.59)U/L均高于良性組的(127.97±
42.15)dB、(10.58±4.27)ng/ml、(51.08±10.01)U/L,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2. 2 TIC、AFP、GGT診斷肝臟良惡性腫瘤的ROC分析 TIC、AFP、GGT診斷肝臟良惡性腫瘤的AUC值分別為0.772、0.631、0.685, 均具有較好的臨床診斷價值(AUC>0.5)。聯合診斷的AUC值=0.898, 明顯高于三個指標的獨立診斷價值。見表2。
3 討論
AFP是目前公認的肝癌早期篩查較敏感、特異的指標, 其水平顯著改變可發生在患者出現癥狀之前, AFP現已廣泛應用于肝癌的臨床診斷中, 但AFP單一指標的診斷效果仍不夠理想。GGT是肝病患者的常規檢測指標之一, 對于肝臟腫瘤患者可出現肝細胞產生過量的GGT, 尤其對于肝癌患者, 癌細胞合成GGT可進一步增加GGT水平[6]。雖然AFP、GGT的檢測價值已經得到證實, 但AFP、GGT水平檢測在鑒別診斷肝臟良惡性腫瘤中的價值仍不夠理想。
超聲檢查是一種易于獲取, 無創, 無輻射且廉價的成像模式, 且超聲是一種非侵襲性檢查方法, 具有無輻射效應和重復檢查等優勢, 現廣泛用于疾病的常規檢查。超聲造影是利用新型造影劑Sona Vue改變血管與周圍組織的聲阻抗差來提高界面反射率, 進而實現低聲壓實時灰階成像的顯影技術, 對細小和低速血流具有良好的顯影效果, 從而發現腫瘤病灶的新生血管網[7]。
通過對組織內微血管網進行顯影, 從而定位病灶;另外, 超聲造影可對病變血流的半定量參數的變化情況進行客觀評價, 從而進一步提高了診斷的敏感性[8]。
本研究聯合了AFP、GGT水平與TIC對肝臟腫瘤良惡性進行了鑒別, 結果顯示, 惡性組患者的TIC(181.59±50.28)dB、AFP(15.88±5.60)ng/ml、GGT
(63.05±11.59)U/L均高于良性組的(127.97±42.15)dB、(10.58±4.27)ng/ml、(51.08±10.01)U/L,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TIC、AFP、GGT診斷肝臟良惡性腫瘤的AUC值分別為0.772、0.631、0.685, 均具有較好的臨床診斷價值(AUC>0.5)。聯合診斷的AUC值=
0.898, 明顯高于三個指標的獨立診斷價值。說明TIC以及AFP、GGT水平聯合診斷具有更高的價值。
綜上所述, 與TIC、AFP、GGT水平單一檢測相比, 聯合檢測在肝臟良惡性腫瘤的鑒別診斷中的價值更高, 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霞, 胡君. 超聲造影在老年肝惡性腫瘤診斷及介入治療評價中的應用價值探討. 實用醫院臨床雜志, 2018, 15(2):194-196.
[2] 王偉林. 《原發性肝癌診療規范(2017年版)》解讀. 華西醫學, 2018, 33(4):385-387.
[3] 張文娟, 張莉輝. 聯合檢測血清AFP、GGT、AFU、D-D在原發性肝癌診斷中的臨床應用. 中國醫學創新, 2017, 14(9):125-128.
[4] 何蘭芳, 劉燕娜, 章春泉,等. 超聲造影結合時間-強度定量參數評價肝癌消融術的療效. 中國老年學, 2016, 36(9):2166-2168.
[5] Claudon M, Dietrich CF, Choi BI, et al. Guidelines and Good Clinical Practice Recommendations for 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 (CEUS) in the Liver-Update 2012: a WFUMB-EFSUMB initiative in cooperation with representatives of AFSUMB, AIUM, ASUM, FLAUS and ICUS. Ultraschall Med, 2013, 34(1):11-29.
[6] 張春芳. 血清AFP、CEA、CA199、GGT聯合檢測在原發性肝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醫療裝備, 2018, 31(20):53-54.
[7] 湯曉艷. 超聲造影在肝癌介入治療中的應用價值. 實用癌癥雜志, 2018, 33(5):89-91.
[8] 路紅濤, 陳艷玲. 超聲造影定量參數與肝癌細胞增殖活力、病灶內血管新生的相關性研究. 海南醫學院學報, 2017(14):116-119.
[收稿日期:2019-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