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媛君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提高青少年動商”等支持體育教育的聲音發出,許多增強青少年體質健康的手段被人們采用,其中,布置好一份科學高效的體育家庭作業成為當下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有力推動手。筆者運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和實證研究的方法,針對在落實體育家庭作業中所遇到的現實問題,探討提出了落實體育家庭作業有效路徑和方法。
關鍵詞:家校合力? 體育家庭作業? 中學生
中圖分類號:G623.8?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1(b)-0096-02
近年來,我國青少年體質水平堪憂,不管是從體制上還是思想上,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為之思考和改變,國內中考體制的改革就是為此做出的一項重要改變措施。平時在校的體育活動已經滿足不了學生的成長需求,必須在課外也進行一定的鍛煉[1]。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和新課標的精神,布置好體育家庭作業對于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為此,如何有效落實體育家庭作業成為我們必須思考的重點。
1? 體育家庭作業的概念
體育家庭作業是體育教師根據體育課程的內容要求和學情特點設計布置,學生在家長陪同、監督下在課余時間安排參與的,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從而鞏固體育運動知識技能,從而實現身體健康[2]。
2? 體育家庭作業的價值與意義
2.1 增強學生的體質
僅靠學校體育課不能完全激發、挖掘學生的運動潛能,也不能很好地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跟其他學科家庭作業一樣,體育家庭作業也是必不可少,將運動內容以作業的形式布置給學生,引導學生持之以恒地科學鍛煉,從而增強學生體質,提高運動能力,也能使學生養成健康發展、終身鍛煉的意識。
2.2 促進學生智力發育
智力的發育,主要依靠于大腦。人運動的時候會產生一種叫做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的微量蛋白,可以奇跡般地促進大腦的發育,可以說:運動促進大腦的發展。國外大量的研究證實,體育鍛煉能提高兒童的學習成績。為了兒童和青少年更健康的成長,取得更好的學習成績,每天積極地進行身體活動很重要[3]。
2.3 提高學生社會適應能力
家庭體育是社會體育的重要部分,受傳統觀念的影響,我國的家庭體育活動開展不夠理想。通過家庭作業的形式,孩子更多機會和家長一起運動,彼此進行更多互動、了解。孩子可把體育課中學會的運動技能展示給家長,增強其展示自我的信心;還可以與家人完成簡單的競賽活動,培養其社會競爭意識。孩子結伴完成作業還能有效地與小伙伴建立合作、友善的關系,一同分享體育帶來的快樂[4]。
2.4 加強課堂教學延伸
體育家庭作業是依據教師設計,學生課余自主完成,其內容對體育教育有直接的輔助作用,有利于完成體育教學任務。體育家庭體育作業作為學校每天1h體育活動的繼續和補充,起到緩和學校因場地小、器材少、活動人多、有效時間少而產生的矛盾,從客觀上進一步保證了學生的體育活動。
2.5 豐富學生課余生活
在網絡化時代,學生往往在完成學科家庭作業后,會看電腦、玩手機,而體育家庭作業的介入,有利于學生合理安排課余時間,豐富假期生活,使身體形態、機能素質及運動能力繼續得到提高,有助于改變“每逢佳節胖三斤”或體質下降等不良現象,使其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和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
3? 體育家庭作業的設計與執行
3.1 體育家庭作業的設計原則
3.1.1 針對性原則
體育家庭作業的布置,要做到與課程教學相結合,與體質測量項目相結合,與學生興趣相結合,針對實際環境,根據學生的個人情況制定運動處方,最大限度確保每個學生收益。
3.1.2 科學性原則
體育家庭作業的內容應該包括多種項目和不同性質的活動,能夠同時促進學生身體全面協調發展。科學安排運動時長和運動負荷,時長應控制在30~60min,運動負荷要根據學生練習情況進行調整。考慮天氣原因、場地條件,安排好適合室內外簡便易行的項目。考慮練習安全,家長要做好監管工作,提醒孩子注意安全,做好準備、放松活動,鍛煉要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循序漸進,避免受傷。
3.1.3 持續性原則
每學期開學初,體育教師就要制定好一學期的體育家庭作業,貫穿在沒有體育課的當天、周末、節假日、寒暑假,學生按照計劃持之以恒地鍛煉,才能真正實現健康體質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3.1.4 及時性原則
及時性原則即信息及時反饋。學生在完成體育作業的過程中,家長用手機拍照錄像,并及時上傳運動打卡群,教師能夠立馬對學生的動作技術進行評價反饋,家長和學生也能在群里與教師進行交流溝通,有助于針對性調整運動方案,也能激發學生興趣,建立學生運動信心。
3.1.5 互動性原則
在體育家庭作業中,學生是主體參與者,家長是參與者、支持者、監督者,可以加強親子溝通,使家庭關系更融洽;可以增強家庭成員的健康意識;可以充分運用家長的體育經驗自行安排體育活動來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效果倍加。
3.2 體育家庭作業的執行
3.2.1 實施與成效
經過一學年的實踐,我們能夠看到學生身體素質提高了,也更愛運動了,其中,初一學生的坐位體前屈平均成績由2018年的10.06cm上升到了2019年的15.32cm。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按照素質分類,制定了平時、周末、節假日和寒暑假的體育作業,這里附上一部分(見表1),在體育教育的道路上,作為體育教師,要不斷學習不斷思考,才能真正實現育人的目的。
3.2.2 作業評價的途徑
(1)日檢查。
每個教學班都建立了屬于自己的“運動打卡”微信群,教師會在沒有體育課的前一天,將家庭作業內容發布在群里,家長負責轉述作業內容,孩子運動過程中,家長進行攝影上傳至微信群進行打卡接龍,并會對孩子每日鍛煉的項目、運動時長進行簡單的描述,同時可以向教師咨詢一些相關問題進行溝通交流,教師則進行及時的指導和解疑。
(2)月總結。
每月進行一次總結,完成率未達到50%的學生,教師會與其父母進行溝通了解情況,并讓這類學生在校進行補充練習,同時對表現較好的學生進行表揚獎勵。
(3)期中、期末評獎。
將體育家庭作業的完成情況納入學期考核中,根據體育家庭作業的完成情況、運動項目的考核成績及進步幅度來評選體育家庭作業“優秀個人”和“運動進步獎”,并邀請班主任參與表彰活動,也作為考核“三好學生”的標準之一。
4? 落實體育家庭作業路徑及建議
4.1 學術扶持
當2016年國務院發布了《意見》之后,國內部分學校才開始將體育的家庭作業納入學校教育范圍,無論是實操方面還是紙上談兵,大部分的學校還是沒有將其重視起來。筆者在中國知網搜索得出,近5年以“體育家庭作業”為主題的文獻有169篇,而以“體育家庭作業”為關鍵詞的僅有53篇,且多為理論層面,在實踐研究上的文章屈指可數,可以看出在這方面做研究的教育工作者仍是少數。理論指導實踐,學術界要鼓勵、支持相關研究,開展相關講座、交流活動,只有這樣,體育家庭作業的參與者才有目標、有理可循地執行下去。
4.2 學校指導
在體育家庭作業實施中,學校應:(1)制定合理的相關制度,重視學校體育,積極采取各項措施提升學生的體質健康;(2)做好宣傳工作,可以利用廣播、網站、黑板報、家長會、運動會等方式積極向全校師生及家長宣傳學生動商發展的重要性和體育家庭作業對提高學生體質水平的重要意義;(3)建立監督評價機制,及時完成學生與教師的雙向交流,給學生創造展示體育才能的機會,讓學生體驗成功,增強內在驅動力;(4)編撰《體育家庭作業指導手冊》,供家長和學生參閱,解決他們在鍛煉過程中的困惑;(5)對在學生體質提高方面做出杰出貢獻的教師給予表彰,充分調動教師在體育家庭作業落實與評價方面的積極性。
4.3 家長監管
家長要改變“讀書是唯一的出路”這種傳統腐舊的思想,為了孩子能夠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讓孩子擁有一個好的身體才是重中之重。家長應積極配合學校和老師的工作,主動學習體育運動知識,擔任體育家庭作業的監督者、支持者、陪伴者,在運動中與孩子增進感情,培養孩子吃苦耐勞、戰勝自我、持之以恒的體育精神,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及運動所帶來的附加財富。
4.4 學生好學
體育家庭作業的主體是學生,學生應有主體意識,要積極主動地去完成鍛煉,而不是被動地完成,同時對體育家庭作業的完成過程做認真的記錄與反思,積極與家長、老師、小伙伴進行交流和互動,進而提升完成體育家庭作業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段健芝,梁曄,安福秀.中國學校體育改革路向思考——盧元鎮教授訪談錄[J].體育學刊,2007,14(8):1-4.
[2] 陸曉旦,魏昌皓,陳文輝.關于學校體育家庭作業的理論思考[J].青少年體育,2018(5):67.
[3] 專家:運動可以促進兒童智力 動得越多智商越高[EB/OL].(2013-06-11).http://sports.sohu.com/20130611/n378583429.shtml.
[4] 李娟.家校合力,家庭體育作業在中小學的落實與實施[J].教育科學論壇,2017(8):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