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勇
【摘要】內部控制是企業管理的重要工具和企業發展的重要保障,在新的歷史時期,企業面臨的競爭環境日趨激烈,要想在市場上成功立足并實現可持續發展,企業就要加強內部控制,以不斷提升市場核心競爭力,實現健康、良性的發展。本文先分析了當前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主要問題,然后,重點研究了加強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企業管理? 內部控制? 有效策略
內部控制是新形勢下現代企業實現企業內部控制管理的產物,加強內部控制,有利于更好地貫徹執行會計法規制度,規范會計工作秩序,完善會計管理制度體系,改善企業經濟管理。企業要想在外部日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不斷提升自身的競爭實力,就需要不斷強化內部控制管理,切實提高產品質量,提升工作效率。
一、當前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會計基礎工作薄弱
首先,組織架構設置不當,會計信息質量較差。受體制影響,較多企業存在管理層級較多的現象,企業的管理模式導致層層匯報,導致效率低下。其次,管理人員和會計人員的素質不高。會計工作需要不斷的學習,現有企業很多會計人員都普遍缺乏應有的專業知識和分析判斷能力,影響內部控制的有效實施。
(二)監督制度不夠完善
內部控制不管是應用控制還是一般控制都需要起到監督作用,實際工作中,多數企業在行使監督職責時存在懈怠的情況,沒有客觀性,過于形式化導致監督不當。而且,在企業公司中,內部審計部門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內審部門必須要獨立存在,才能更好地發揮客觀性。現實情況是內部審計部分都掛靠在財務部或是其他部分兼職,喪失獨立性,由于未實現內部審計部門與之配合,相關工作缺乏實際成效。
(三)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內部控制在我國引進的時間較短,每個公司理解的程度不一致,在其內部財務控制上沒有設置符合企業自身發展的內審制度,這樣的管理狀況在財務管理中容易出現管理漏洞,使企業公司中的財務人員不能更好的行使職能,導致在管理上出現混亂,時間長了,財務管理的問題積累多了,將會影響公司的未來發展,很難達到良好的管理。
(四)內部控制信息化程度不高
內部控制系統應當與業務進行互通,企業應當建立信息化系統,鏈接供產銷及財務入賬,對于一些標準化的業務,應當借助信息化實行一般控制。而目前的公司并沒有相應的信息化做支持。
二、加強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策略
(一)加強企業公司的財務會計基礎工作
財務基礎工作是核心,應當建立完整的監督檢查機制,財務人員應當及時接受各種培訓,積極學習新知識,通過不斷接觸各項業務,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對企業公司逐項業務進行通盤梳理,找好各項工作中的控制缺陷,逐個擊破。
(二)建立監督機構及風險評估機制
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包括多方面的內容,可以借助相關的流程表單來保證實施,同時達到監督的作用。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有內審部門來實施整個流程,大部分企業內審部門并沒有發揮到應有的職能,內審部門應當真正做到獨立出來,不受各方影響,獨立執行業務。同時應當完善風險評估機制,從企業經營的各個環節掌控風險,減低風險發生的概率,同時,長期的財務預警機制和短期財務預警機制的建立也是必須的。短期財務預警機制,企業可以隨時及時了解財務各項警示,并持續進行修改和完善;而長期財務預警,可以讓企業站在更高的角度,宏觀權衡對外投資、借款等經營風險,合理的分配資金以及各項資源。建立風險評估機制,建立好舞弊三角模型,確保企業公司各項業務及日常工作得到有效的監督。加大內控的監督力度,企業中應當由獨立的內部控制部門對各個環節、業務定期發表獨立意見,及時向股東報告管理中的各項缺陷以及跟蹤問題的落實情況,發現問題固然重要,如何能夠在后續的工作中將問題一一解決,并且為今后企業的管理提供建設性意見是至關重要的。
(三)健全內部控制機構
內部控制是由企業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和全體工實施的,旨在實現控制目標的過程。因此,人人都應當有責任和意識集體推進內部控制的實施,另外,企業對所有的分子公司都統一管理,標準一致才能更有成效。
(四)完善內部控制制度
應該以內部服務中心為主導,了解并分析企業內部發展現狀,通過反饋了解企業的顯著缺陷,制定相關的內部控制制度。內控制度有統一的模型,比如內控18項應用指引,分別從組織架構、發展戰略、人力資源、社會責任、企業文化、資金、采購、資產管理、銷售、研究與開發、工程項目、擔保業務、業務外包、財務報告、全面預算、合同管理18個方面概述了企業在各個節點應當注意的內控的各項內容,企業可以結合自身情況,從經營過程中積累的經驗完善自身企業的內部控制,真正形成自己的制度,同時加大監督力度,不讓制度形同虛設。
(五)提高內部控制信息化建設水平
當前互聯網經濟發展迅速,企業應當更注重效率和效益的雙贏,因此其內控的實施和應用也依靠互聯網平臺,企業公司應當加大自身的信息化建設水平,順應經濟的發展要求,針對當前我國大部分企業公司內部控制體系建設不夠完善的情況,應當著重加大投入,利用信息化的優勢促進發展。
(六)強化企業內部風險評估能力
企業要從自身實際發展情況出發,選擇合理的評估方式,明確企業風險評估標準,構建獨屬于企業自身的風險評估模式,對風險的發生概率和風險可能造成的影響程度進行排序與分類,并據此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強化對風險的管控力度,確保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順利展開。人力資源是提升企業風險評估能力的決定性因素,企業要不斷提升評估人員的綜合素質能力,定期對評估人員進行有效培訓,以切實提升企業風險評估工作效率。此外,企業管理層還要重視風險管理,將風險管理意識逐步貫徹到企業的各個部門與崗位,降低各種風險給企業發展帶來的損失。
三、結語
綜上所述,內部控制在企業日常的管理中正在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企業應當正確的理解內部控制,從上到下都要重視內部控制,人人參與,全員監督,制定完善的監督體系,制定符合自身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真正做到讓內部控制成為企業管理的有效工具。
參考文獻:
[1]王愛霞.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評價方法[J/OL].中國商論,20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