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現階段的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育途徑的選擇,現階段已經引起了有關人員的高度重視。基于這一點,在現階段的教學研究過程中,研究人員應該針對現階段高中語文教學途徑進行更深一步的探討,以此來使現階段的高中語文教學質量能夠更上一層樓,促進現階段語文教學整體質量的提升。本文主要結合語文教學過程中積累教育教學途徑分析,能夠為現階段的高中語文教育者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語文教育;教學途徑
在現階段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將教學實踐環節的具體教學內容與教育進行交融,是新課改大背景下語文教學的基本要求之一?;谝陨线@一點,在現階段的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高中語文的教學實踐者,應該更加注重教學過程中教育方法的使用,以此來使現階段高中語文的教學質量能夠得到明顯的提升。在現階段的語文教學發展過程中,加強對高中語文教學具體對策的研究,有助于現階段的研究人員在研究過程中,為語文教育者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同時也有利于現階段語文教學實踐環節教學質量的提升。
一、 以讀促寫教學途徑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一)以讀促寫,提升學生寫作水平
眾所周知,一個好的作品離不開經歷,沒有生活經歷的寫作在作品上缺少靈動性。而針對高中生來講,生活經歷很難支撐其完成一個好的寫作,因此需要通過閱讀來提升自身閱歷,大量閱讀能夠幫助學生彌補生活閱歷方面缺乏的短板。古語有言“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通過閱讀好的作品,能夠讓學生體會到作者寫作情感以及經歷,從而逐漸累積自己的文學沉淀,這樣在寫作的時候才可以有東西可寫。所以,在教師教學過程中,應該積極鼓勵學生進行閱讀,并在閱讀過程中對于有體悟的地方進行摘抄。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對于文章盡量不要進行分解教學,要引導學生理解并掌握文章的思想內涵、寫作思路、文本架構等整體觀,從而對于文章能夠有一個全方位理解及把握,在寫作的時候其腦海中存在這種寫作架構,自然而然也就會應用。例如:在學習文章《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教師可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體悟創作意境,把握百草園各種植物生活景象與三味書屋的奇幻故事之間存在的聯系性,從而體會作者的創作情感,把握作者寫作感情的表露,把握并理解文章寫作整體結構。
(二)高效閱讀,助力寫作
對于高中同學,可能會面臨高考壓力而在學習時間方面會比較緊,這部分學生在課余時間方面會非常少,因此用來閱讀學習的時候,也自然而然就非常少。所以,閱讀效率就顯得非常重要。對于閱讀效率的提高,最重要的一點是確定閱讀方向。伴隨商品經濟化以及網絡更加普及,各種文本內容越來越多,之間不乏一些內容對學習無太大幫助的文本。對這一點,教師一定要加大關注力度與引導力度,引導學生有正確的閱讀方向,幫助學生在閱讀的時候,選取一些適宜自身身心健康發展的書籍和期刊。對于這一點新課改也有提到過,并且還推薦一些高中生必讀書目。教師還可以結合教學內容來適時引導學生,進行相關經典閱讀,如在學習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時候,就可以引導學生賞讀莎士比亞其他文章,這樣就可以建立學生對于莎士比亞創作特色的認知,從而可以幫助學生進行模仿莎士比亞寫作特色,提高自身寫作水平。但需要注意閱讀不能太流于表面,囫圇吞棗式閱讀無異于浪費時間,在閱讀的時候要善于聯想,將閱讀中的一些閃光點能夠與腦海中其他知識建立聯系,形成素材庫,這樣在寫作的時候,就可以按照聯系來應用自己腦海中的寫作素材,這樣文章寫出來就會更加分。
(三)認真觀察生活,為作品附魂
“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寫作正是這么一門藝術,一個好的作品會有其作品靈魂,這種靈魂就是作者的思想情感流露。而情感并不會憑空產生,需要作者對于某件事能夠有自己獨特的理解以及情愫,這樣才能構建出一個類似的故事。在進行寫作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于周圍生活仔細觀察,從生活中來找到自己寫作素材。還有就是增加課外閱讀量,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更多課外讀物,如《讀者》與《意林》等雜志,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去感受到不同作者的不同故事,還可以在閱讀的過程中進行摘抄,并養成這個習慣,把其中一些優美的語句有效融入自己作品中,提升自己文章的層次。
二、 情感教學途徑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一)高中時段語文教學新課改下的情感教育目標
不同學習時段的學生擁有不同的情感教學需要,因此,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應該秉持“因材施教”的理念,結合不同時段的語文課程教學目標,創建適合本班學生實際情況的情感教育方向和目標。在此基礎上,情感教學目標的銜接工作尤為重要,需要教育者以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大方向,結合新課改根據情感教學目標進行教學方案確立,以達到創建最優質的情感語文課堂的終極目的。
(二)深入語文教學知識體系,推進情感教學課堂實踐
基于對高中時段語文教育中的情感教目標的詳盡分析,明確情感教育不僅僅圍繞“人文關懷”育人理念,還要將培育學生的內修品格、情操價值觀確立為總方向,進而進行情感育人教育,促使學生的核心素養得以形成和發展。情感教育與語文教育都離不開教材資料的基礎支撐,因此,教育者應該抓住教材是情感教育的基點的特征,加深對教材語文知識內容的理解,進而找出情感內涵的出發點,才能保證既完成教學任務,又能為學生提供適宜的情感教育,在保證情感教學的針對性和科學性的基礎上,將從知識內容中提煉出的情感與學生情感進行水乳交融,促使高中生在習得語文知識的基礎上,得到滿意的情感收獲,全面提升高中時段的語文教學效能。比如,教育者在講解《項脊軒志》這一課時,可以采用讓學生分析課文中描寫與祖母對話的一段的文字,引導學生自主感受祖母對作者的愛,以及課文中母親對子女的愛。教學進行到這里,教育者可以空出幾分鐘時間,讓學生討論他們心中父母體現出愛他們的一個印象最深刻的場景。在這里運用教材內容推進學生交流互動的過程,既是實現真情實感的流露和延伸,也是培養學生交流能力、自主探索能力、思維能力等核心素養能力的實踐體驗。在探討的環節,高中生都表現出了對父母的愛以及父母的愛讓他們非常感動的現象,教育者這時可以對學生的情感涌現表示贊許,鼓勵其用文中寫作手法將自己心中父母愛自己的最深刻場景描繪出來,進一步通過課堂寫作練習的方式貫徹情感教學目標,在培育高中生感受偉大父愛和母愛的同時,達成富有成效的情感教學的實踐教學意義。
(三)應用先進信息技術手段,開拓情感教學語文實踐多途徑
信息技術的極大發展,為教育界的革新計劃起到了助推作用。新課改下,教育者可以根據情感教學預設目標,利用網絡平臺汲取更豐富的教學資源,創設更豐富的情感教育環境,扭轉傳統的“口傳心授”的低效率教學方法,促使高中生在多元化的豐富學習環境中體悟語文學科知識的內涵,全面提升高中時段語文學科的情感教學效能。比如,教育者在講解《搭石》這一課時,可以在多媒體屏幕上播放搭石的具體動畫,讓學生產生自主探究的興趣,隨即在屏幕上播放搭石當地人民生活場景,令其與課文內容進行對比,分析出作者家鄉人情美的結論,繼而推進高中生自主探究,落實無私奉獻等方面的情感教學目標。
三、 生活化教學途徑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一)開展情景教學
高中生正處在學習、思考的起步階段,對學習、生活等各方面都充滿了無限的好奇心,可是缺少必要的學習技能和學習習慣,所以需要教師做好引導者。教師應在高中語文學習的過程中開展情境教學,拉近高中語文與實際生活的距離,調動高中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高中語文的課程內容許多都與生活實際緊密相關,教師要寓教育于生活,善于挖掘和教學內容相關的素材,加強高中語文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也能發覺學習的快樂。情景教學就是通過圖片、聲音和視頻等形式再現生活化場景,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受,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加深高中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教學實效性。
(二)增強師生互動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授課中更加凸顯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教師應該做好學生學習生涯的引路人,使學生感受語文的魅力,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高中生由于尚處于人生生涯的初始階段,對事物的認識和判斷都并不清楚明了,甚至對事物都充滿了好奇與興趣,所以教師應充分利用高中生對事物感興趣的心理,增強師生互動。教師在講授新課的時候,要多與生活中的情景聯系,通過拋出問題,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課堂討論。并且通過討論活動,去了解學生的生活體驗狀況,洞悉學生的知識層次和水平,從而能更好地做好教師的引導工作。而且,討論活動可以促進學生間的交流與合作,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獲得良好的人際關系,提高學習主動性,更能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三)豐富實踐生活
知識源于生活,高中語文也是如此。新時期,雖然素質教育理念已經深入人心,但大家最關注的仍然是學習成績,卻忽略了學生的接受水平和知識層次,學生總是被擺放在被動學習的位置上,主動性得不到彰顯。要想提高高中語文教學的實效性,就必須發揮實踐活動的效用,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夠感悟到語文的博大精深,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學習知識,提高文學素養。
四、 結語
綜上所述,在現階段高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使用有效的教育教學途徑是現階段高中語文教育的重點。現階段的教育者在教育的過程中,應該不斷創新教學途徑,以此來提升現階段高中語文教學的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曾祥汀.試論新課改視角下的初中語文教育教學途徑[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2017(11).
[2]金蘇偉.試析新課改下情感教育的途徑[J].語文天地:高中版,2017(3).
[3]陳國新.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作文有效教學途徑分析[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7:57.
作者簡介:
陳輝,廣東省樂昌市,樂昌市城關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