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立足于生物核心素養培養,從而使學生對高中生物知識點進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認知,以提升高中生物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在開展高中生物教學時,本文注重從美育教育視角出發,把握生物學科核心素養,以提升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加有效地提升高中生物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中生物;美育教育;核心素養
一、 前言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滲透美育教育,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發現生物之美,這對于調動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生物知識進行深入地探究和思考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高中生物教學把握美育教育,注重對生物教學中的“美”進行挖掘,以“美”育人,更加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助于促進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和認知,并發揮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主觀能動性,提升高中生物教學的效果和質量。通過結合美育教育,把握生物教學的關鍵點,以培養學生生物核心素養,促進學生更加全面地發展和進步。
二、 高中生物美育教育中對“美”的把握
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對美育教育的滲透,要注重把握“美”在生物教學中的體現,從而結合“美”開展生物教學,提升學生對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感悟和培養,以促進高中生物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美育教育對美的把握,主要涉及了生命之美和科學之美。具體內容如下:
(一)高中生物的生命之美
生命之美在于生命世界無限廣闊的審美領域,我們將這種審美領域統稱為生命美。在對生命美進行理解和分析過程中,可以從自然美這一視角出發。生命的自然美,在于生命本身的形式美,如生物體自身的色彩、形態、聲音、生物界的節奏、和諧等。同時,生命的自然美還表現在了生命現象與人類社會的關聯而引發的美,如收獲的果實、瀕危動植物的救治等所呈現出的美。總的來說,高中生物的生命之美是生命與人類生活的關聯性,是生命在人類生活中心性愉悅的一種形象體現。
(二)高中生物的科學之美
生物科學之美在于對生物學科內容和內涵的一種探究,是對生物學科規律的把握以及生命規律的探索之美。例如,生物科學中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對稱性之美,體現了科學的結構之美。又如水綿葉綠體的螺旋式帶狀之美。在對生物科學之美進行探究過程中,深入地挖掘生物學科之美,并讓學生感受這種美,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生物科學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究和分析,以發現生物科學之美,使學生對生物知識點進行更加深入理解,提升生物學習的效果和質量。
綜合高中生物的美育教育來看,在生物教學中對生物之美進行把握和挖掘,并將這種美與學科教學工作進行緊密的結合,對于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學習生物知識來說,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三、 美育教育在高中生物學科教學中的作用分析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對美育教育的滲透和應用,指導高中生物教學,對于培養學生生物學科核心素養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美育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有助于促進學生對生物知識點進行學習和理解。關于美育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作用,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開啟學生智力,引發深入思考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對美育教育的把握和滲透,能夠讓學生通過審美感知,對學生的感受力、觀察力和空間想象力進行鍛煉,從而對生物知識進行深入的學習,以實現對生物知識點的深入探究和思考。例如在學習“DNA分子結構”這一知識點的時候,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示DNA雙螺旋結構,使學生感受雙螺旋結構之美,在此基礎上,對DNA分子結構進行探討和分析。通過審美啟發,使學生對脫氧核苷酸、單鏈、平面雙鏈的知識點進行學習和探討,引導學生構建DNA雙螺旋結構模型,從而使學生對生物知識點進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通過將審美教育與生物教學進行結合,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體驗生物學科的探究之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引導學生對生物知識點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究和思考,以開啟學生的智慧。
(二)陶冶學生情操,感受生命之美
在開展生物教育過程中,對審美教育的滲透,能夠使學生對生物之美進行更好地探究和理解,從而借助于“美”的元素,引導學生對生物知識點進行探究和思考。同時,借助于生物之美,能夠對學生的心靈進行凈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探究美的過程中,尋找生物內涵,把握生物學科真諦。在滲透美育過程中,還要注重把握生物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的關聯性,對生物之美進行探究和發現。如在學習生物多樣性的知識點時,可以借助于視頻資料、圖片資料,向學生展示多樣的生物種類,感受生物多樣性之美。通過對美麗的生物圖片進行利用,或是在課堂教學中設計美麗的“生物環境”,使學生感受生物之美,陶冶學生的情操,以促進學生更好地成長和發展。
四、 把握生物美育教育,培養學生生物核心素養
在開展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使學生對生物知識進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探究,以提升生物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和進步。高中生物教學中結合美育教育,培養學生生物核心素養過程中,要注重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把握:
(一)感受生命系統的和諧統一之美
高中生物教學中對美育教育的滲透,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有效地培養生物學科核心素養,使學生對生物知識點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究和思考,以提升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對生命之美的探索,注重對最基本的生命系統——細胞進行把握,從而結合生命系統的美,強化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認知。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生命系統知識的學習是高中生物知識點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對生命系統探究過程中,生命系統涉及了體內的各器官,要注重對系統進行協調思考,從而對內環境的穩態性進行把握,以對生命的內涵進行探究和思考。例如,在生物知識學習過程中,對生物圈這一知識點學習和理解時,要注重從宏觀角度出發,由宏觀到微觀,從系統到局部,以把握生物知識的系統性,并對局部、細節知識點進行探究分析,以感受生物知識點的內涵。生物圈是最大的生命系統,其包括了生物群落和周圍的無機環境組成。在對這一知識點學習過程中,結合美育教育,將食物鏈、生物圈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等知識點進行綜合,向學生展示豐富多彩的生物圈、食物鏈內容圖片,引導學生對生物學科之美進行把握,感受生命系統的和諧統一之美,使學生對生物知識點進行探究思考,以強化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認知,同時也向學生灌輸“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社會責任意識。
(二)感受生物實驗的創造之美
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生物實驗教學對于學生探究生物知識、理解生物知識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學中滲透美育教育,要注重對生物實驗教學進行把握,從而對學生生物核心素養進行更加有效的培養。生物實驗教學過程中,要把握生物學科的特點,利用生物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對生物實驗進行探索和思考,從而感受生物學的知識和內涵,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主觀能動性,進而對生物知識點進行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開展《遺傳與進化》內容進行實驗教學時,圍繞生物進化理論,引導學生對生物知識點進行學習。這一過程中,結合基因的本質為重點的染色體、DNA、遺傳密碼、性狀間關系的綜合等知識點,進行生物教學實驗設計。在教學中,引入雜交實驗,通過人工異花傳粉對正交、反交等實驗內容進行演示,使學生觀察實驗,對生物知識點進行學習和探究。在開展實驗教學時,通過對實驗內容進行直觀的感受,對生物科學之美進行學習,從而感受生物學科之美,對生物知識點進行深入的理解和思考,以提升生物學科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三)感受生物模型的直觀之美
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經常利用生物模型進行教學,從而使學生對生物知識點進行更好的理解。生物模型是人們為研究生物知識,創設的一種有效學習模型,對生物的規律、特點、功能、關系等內容進行了融合,從而使學生在生物知識學習時,對相關知識點進行更好的學習和掌握。生物模型在生物教學中的應用,體現出了一種抽象美、創造美,教師結合美育教育,對生物模型進行應用,要注重向學生展現出生物模型的直觀美,從而使學生對生物學科之美進行更好的把握。同時,借助于生物模型的直觀之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促進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例如,在生物膜知識的學習中,生物膜成分主要包括了磷脂和蛋白質。磷脂是一種雙分子層,構成膜的基本支架,其分子像是油脂一般流動;蛋白質的分子有的鑲嵌在了脂雙層表面,有的則橫跨雙分子層,有的則嵌入脂雙層中。結合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對知識進行講解,并利用動態圖片或是視頻對這一模型進行演示,使學生感受生命韻律,對于學生學習和理解生物膜知識點來說,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又如生物學家J. D. Watson和F. H. C. Crick發現的DNA雙螺旋結構模型,通過對DNA雙螺旋結構模型進行動態演示,對于學生了解DNA分子結構知識點來說,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四)感受科學研究者的人格之美
高中生物美育教育滲透過程中,人格美的滲透和把握,是審美教育的核心所在。生物知識的形成和發展,離不開科學家們的辛勤探究和思考,結合生物科學家的人格美進行教學,對于培養學生生物核心素養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例如針對細胞學說這一知識點教學時,對P. P. Cloud這位科學家的研究,他在研究細胞學知識的時候,對細胞內的組分結構和功能進行了研究。在P. P. Cloud研究過程中,人們并沒有對他報以贊美,反而對他冷嘲熱諷,認為他的研究是對科學知識的踐踏,是多此一舉的事情。但正是因為P. P. Cloud的堅持,將細胞內的組分分離出來,探索出利用不同轉速能夠對破碎細胞進行離心的方法,為現代人們進行定性定量分離細胞組分提供了經典方法。通過感受科學家的不懈努力,感受科學家的人格之美,引導學生對生物知識點進行深入的探究和學習,以更加有效地培養學生生物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五、 結語
綜合上述分析來看,高中生物美育教育的滲透和應用,使學生發現生物之美、科學之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生物知識進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探究,以促進學生掌握和理解生物知識點,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更加有效地培養學生生物核心素養。這一過程中,要注重引導學生對生物之美和科學之美進行發現,使學生對生物知識學習產生興趣和愛好,并與教師進行有效配合,強化對高中生物知識點的理解和認知,以提升生物教學的效果和質量。
參考文獻:
[1]林麗菊,劉緒生.高中生物教學中審美教育滲透初探[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6):68-69.
[2]黃斌.高中生物課程美育滲透的幾種方法[J].中學課程資源,2017(8):35-36.
[3]蘭艷花,楊曼麗.高中生物遺傳學知識教學中美育的滲透分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5):79+87.
[4]蔣莉莉.美術特色高中生物教學中美育滲透的策略[J].生物技術世界,2013(1):127.
作者簡介:
王艷蘭,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福清融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