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燕 朱海飛



摘 ?要:乒乓球作為我國國球,受到不同年齡階段的人民的熱烈追捧,隨著我國教學體制的不斷改革,乒乓球運動項目已成為高校以及高職院校的必修課程之一。然而,如何結合高校的實際情況,提高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水平,仍然是一個值得從根本上思考與探究的問題。本文結合本校乒乓球課程特點、現代的教育理念、基礎設施建設等問題,進行分析研究,以期提出一些提高教學質量優化的建議,為乒乓球的教學理論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乒乓球 ?教學質量 ?優化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2(a)-0044-03
1 ?提高乒乓球教學質量的必要性
2019年4月28日,布達佩斯世乒賽落下帷幕,中國隊再次大豐收,包攬了全部5個冠軍,在世界乒壇保持著絕對的優勢。其中,令人振奮的是馬龍在2015年、2017年和2019年三屆世乒賽上蟬聯男單冠軍,成為繼1965年中國運動員莊則棟之后,又一位世乒賽三連冠得主。此則消息一出,舉國上下熱血沸騰、振奮人心。這些優勢是與長期的人才輸送機制、突出的人才培養模式、堅實的群眾基礎密不可分的。高校體育課程作為大學生學習體育技能,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培養終身體育的意識的重要手段,在乒乓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深化改革,優化教學理念,提高高校教學的質量,為大學生乒乓球運動愛好者的基本打法奠定基礎,進一步拓展我國國球運動的群眾基礎,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樹立健康的觀念,提高全民健康素養,推動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
2 ?當前我校乒乓球教學存在的一些問題
2.1 乒乓球課程置
自2003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在全國所有普通高校中施行以來,全國各地、各校紛紛依據《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的精神,制定國家對大學生在體育課程方面的基本要求,體育課教學大綱,進行體育課程建設和評價依據。各地自對高校而言,提升教學質量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它不但關系到大學生的成長和成才,也關乎高校及教師的聲譽,甚至關乎高校及教師的生存和發展[1]。高校乒乓球課程在高校中一般設立的課程有專項課、必修課、選修課。學習時長為:專項課1學期、6課時/周,共96學時;必修課2學期、2課時/周,共64學時;選修課1學期,2課時/周,共32課時;具體的課時設置如表1所示。從選修課和必修課的安排學時來看,2課時/周的體育鍛煉效果和學習時長,間斷時間較長,不利于體育運動技能的掌握。
2.2 教師師資隊伍欠專業化發展
體育教師是教師整體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受聘于政府,肩負著教育和培養新一代的重任[2]。教師是乒乓球技術的教授者,教師的自身的技術水平對教學的質量起到一定的決定性的作用。
針對訪談的結果顯示,本校乒乓球教師平均年齡41歲,最小年齡35歲,最高學歷研究生,分別畢業于廣州體育學院和嶺南師范學院。本校也存在乒乓球課程師資隊伍建設不足的情況。在高校的師資隊伍中,經常存在著非專業教師擔任專業課程的現象。其次,乒乓球教師課程任務繁重,是導致教學質量不高或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從表2中可以看出,江小*和張凱*身為女教師,課程達到22節/周,在2個校區進行教學,教師的教學精力不足,也會影響教學質量。除此以外,本校還存在專任教師“一兼多職”的情況,如選修課乒乓球教師,同時還是公共體育教師、必修課乒乓球教師、理論教師。因而,高校的課程設置中,特別是專業課程,合理安排學習時長、間隔時長、降低教師工作量,提高教師課酬,建立教師的科研團隊,從根本上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是提高專業教師教學質量的重要方法之一。
2.3 教學方法的滯后性
體育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完成體育教學任務的途徑或手段。體育教學除了遵循認識事物的一般規律外,還要遵循動作技能形成的規律、人體生理機能變化規律以及青少年生理心理發展規律。體育教學過程中,任何一種運動技能的掌握都離不開這一規律,包括粗略掌握、改進提高和鞏固和運動自如3個階段[2]。從表3的數據反映出,3位教師在傳統教學的運動技能掌握的同時,均與時俱進,利用微信進行推送相關技術圖片和教學視頻。由此可以推斷出本校教師的教學的積極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分別采用語言法、直觀法、完整法、分解法、練習法、游戲法、預防和糾正錯誤法,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克服心理障礙,較快較好地掌握正確的技能,在運動中體驗運動的樂趣和成功的感覺。最后,強調學生課后的學習,由于學習時長不足,對學生乒乓球技術進一步提升增加了一定難度,因而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課后的作業布置,如在理論教學過程中,可以應用清華大學的“雨課堂”先進軟件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習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學習理論知識,提高學生學習乒乓球理論的積極性。
2.4 教學資源的匱乏
學校的體育設施是制約教學質量的主要因素之一[3]。從表4的數據可以看出,廣東茂名幼兒師范專科學校的教學設施嚴重不足,茂名校區約每11人1張球臺,高州校區約每4人1張球臺,球拍充足,然而質量較差,底板力量和膠皮彈性不足,直接影響運動技能的掌握;球的數量分別是茂名校區100個/學期,高州校區300個/學期,球數量根不少球損耗的速度,給教師進行多球訓練,學生運動技能固定,形成了一定的局限性。其次,2個校區的地板材料,均不是防震能力較好的木地板。總而言之,茂名幼兒師范專科學校的場地設施有待提高,值得引起領導班子的重視,加大資金投入,完善教學設施,吸引更多的領導、教師、學生參與乒乓球體育運動,以期達到教學質量優化,人人擁有健康理念和健康生活的效果。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1)乒乓球教師隊伍欠缺專業化發展,存在個別教師轉型擔任專業課程的普遍現象,同時,教師的課程任務較為繁重,存在“一兼多職”,擔任多種類型課程的現象。
(2)教師教學方法的多樣性,符合教學過程中動作形成的一般規律。然而,教學方法缺乏與時俱進,缺乏先進的信息化教學平臺,提高教學的趣味性。
(3)學校的場地存在人均占有率嚴重不足,形成學生的練習密度不足、積極性下降等教學現象。
3.2 建議
3.2.1 師資隊伍專業化發展
加大專業化教師的建設。讓教師們在自己專業道路上加強發展,不斷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提高專業的素養,如:乒乓球訓練的水平、裁判的組織能力,拓展裁判等級途徑、提高科研能力等;從多種技能教師向專業型教師發展,拓展專業領域的優勢,形成一定領域的專業權威性。
3.2.2 優化學校教學設施
教學場所和器材,往往決定了教授者和受教育者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優質的教學環境會吸引更多高手進行乒乓球技術交流,通過觀摩學習,有利于乒乓球群體水平的整體提高。在高校的教學中,學校疏于學校硬件的建設:如營造舒適的教學環境:優質的木地板、彈性較好的球臺、符合規格的燈光要求、空調;優質的器械:專業球拍、乒乓球、合格的球網裝置等。高校加大乒乓球教學環境的建設,必然會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吸引更多大學生學習乒乓球,推動乒乓球運動的發展,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3.2.3 加強學校與社會的接軌
首先,加強學校與社會的接軌,讓學生更熟悉社會的實際情況,同時,也給學生帶來一定新機遇。其次,社會與學校的交流,如成立俱樂部、乒乓球協會,能與社會接軌,通過舉行每月賽、季度賽、年賽等活動,讓學生了解自身的技術的差距,確定自己努力的方向,有助于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原動力。與此同時,為乒乓球水平較為優秀的大學生提供比賽的平臺,達到充分鍛煉的效果,收獲更多地比賽經驗,為日后的就業創造更好的機會。
4 ?結語
總體來說,高校影響乒乓球教學質量的因素諸多,優化乒乓球教學質量的措施,需要學校領導人、教師、學生、資金投入等中發現問題,共同解決問題。其次,在課堂上,教師積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克服當前的學習環境,學生配合教師的課堂教學,課下自主性復習,提高乒乓球基本技術,提高教學的質量,實現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 馮體一,應尚軍,嵇尚洲.高校教學質量提升探討——以性格色彩為視角[J].大學教育,2019(3):37-39.
[2] 許嘉璐.中國中學教學百科全書.體音美卷[M].沈陽:沈陽出版社,1990:8-10.
[3] 李怡雙.高校乒乓球教學質量的優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3):121-122.
[4] 傅森.對體育教學質量影響因素的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8(S1):59-60.
[5] 王龍龍.高校公共體育教學質量下降原因及解決策略[J].黑河學院學報,2018(2):136-137.
[6] 朱夜晴.關于我國體育教學質量研究的思考[J].學校體育學,2018(2):53-54.
[7] 潘文娟.普通高校大學生對體育教學質量評價行為的研究——以山東師范大學為例[J].學校體育學,2017(7):111-113.
[8] 葉梅.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的方法實踐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7):129-130.
[9] 于素梅.新時代體育課程教學改革應把握“五個轉變”[J].中國學校體育,2018(4):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