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彥春
在現代社會環境下,對于人才的綜合素養要求越來越高,這對于人力資源管理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協同創新機制是將現代人才培養模式進行融合,然后根據實際的市場需求進行創新的一種現代人才培養機制。對此,本文將對于當前協同創新機制下人才培養模式的現狀和不足進行分析,然后結合實際的發展提出了相應的建議,為協同創新機制人力資源管理人才培養提供了一些參考。
人力資源管理是企業運行的重要保障,肩負著為企業輸送人才的重要責任。人力資源管理水平一定程度上也直接決定了人才培養的質量。現代市場的發展,對于人力資源管理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正面臨嚴峻的挑戰。在這一背景下,將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融合,構建協同培養機制,并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相應地創新,便成為現代人才培養的一種重要模式。這種協同創新機制為現代人力資源管理人才培養帶來了全新的模式,提高了人才的綜合素養,為企業輸送了更高質量的人才。但就當前我國高職院校的人力資源人才管理協同創新機制實際情況來看,由于多方面的影響,還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對于協同創新機制下的人才培養帶來了不利影響。
一、協同創新機制下人力資源人才培養模式現狀
當前我國各高等院校已經充分認識到了在新時代環境下協同創新機制對于人力資源管理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性,并與此相對應的轉變了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向著協同性、創新性方向發展。尤其是在2015年國務院李克強總理提出“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雙創”理念后,各高校進一步整合了人力資源人才培養模式,更加注重人才的創新性協同性培養,以此構建了相互交叉,緊密融合,實用性更強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這種模式在各高校中均有不同的形式,比如在部分高校中采用的是“課程式”培養模式,將傳統的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進行融合后,在理論學習與實踐活動中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另一種則是“綜合式”,即多個教學單位與管理部門共同參與,協調配合,共同完成對于學生的綜合素養的培養與提升。這些有益的探索,推動了我國協同創新機制下人力資源人才培養模式的進一步發展。
二、協同創新機制下人力資源人才培養模式的問題
(一)協同創新機制不完善,人才培養缺乏批判性思維
縱觀來看當前我國高校的協同創新機制并不完善,尤其是對于人才培養缺乏批判性思維,這是當前突出存在的問題。批判性思維是創新的基礎,如果缺乏批判性,創新就無從談起。而在當前很多高校的協調創新機制下,對于人才的培養只注重與形式,而真正具有批判性思維的課程并未設置。這種不完善的協同創新機制讓現代人力資源管理人才培養只是一種形式上的培養,所培養的人才并不真正具有創新精神和能力,因而根本無法滿足當前市場的需求。
(二)協同創新培養缺乏市場導向,人才管理與市場不匹配
協同創新機制下培養的人才最終要接受市場的考驗,因此以市場為導向,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人才是基本要求。但在當前很多高校的協同創新培養機制中,普遍缺乏市場導向,人才的培養與市場的發展缺乏聯動性。這也表明當前高校的人才管理與市場之間是不匹配的。那么這種協同創新機制下培養出來的人才必然無法滿足市場的發展需求,因而也說明了各高校的人力資源管理方式的落后性。人才最終要經過市場的檢驗,才能真正決定是否是一個人才,也才能證明各高校的協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是否有效。與市場脫節,這一切將都不在有任何價值。
(三)未構建評價機制,協同創新人才培養質量參差不齊
人才培養質量高低需要相應的評價機制,這樣才能保證在協同創新機制下培養的人才都是高質量人才。然而,當前我國很多高校也都未構建相應的人力資源人才培養協同創新評價機制。這就使得協同創新機制下的人才培養缺乏相應的評價標準,人才培養質量的高低無法保證,最終造成了人力資源管理人才培養質量參差不齊。任何一種制度,如果缺乏了評價機制,那么在制度的運行過程中各部門人員便會隨意完成自己的工作,而不會去考慮工作質量的高低。評價機制也相當于協同創新機制下的一種人才培養考核標準,為人力資源管理人才培養提供了具體的方向。如果沒有這一標準和方向,那么協同創新人才培養便會成為無的放矢,人才培養的質量自然無法獲得保障。
三、協同創新機制下人力資源人才培養模式完善對策
(一)完善人才培養協同創新機制建設,重視批判性培養
未來要想提升人才協同創新機制下的人才培養質量,就必須要提高對于批判性思維的重視,完善人力資源管理人才培養協同創新培養機制。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求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要更加注重協同創新培養機制的細節完善,從而構建出一套完整的人才協同創新培養模式。以批判性思維為例,在培養過程中要在課程教學與實踐活動中都融入批判性思維,促使培養的人才能夠結合所面臨的現實環境發現在當前所存在的不足,然后能夠發現針對性的措施,加以改善。批判性思維是人才創新的基礎,在完善協同創新機制的過程中必須要加以重視,為未來的人才培養質量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引入市場導向機制,人才培養質量緊密與市場相連
以市場為導向,是當前培養人才的一個重要方向。只有培養的人才符合市場的需求,才能證明一種人才培養模式是一種合格的人才培養模式。協同創新人才培養是將當前的高校人力資源人才培養進行融合與創新后產生的一種新型人才培養模式,但這種培養模式并不一定就是成功的,必須要以市場為引導,根據當前市場發展環境下對于人才的最新需求,通過協調創新各類資源,從而提升對于人才培養的質量,提供綜合素養更高,更適合社會發展需求的人才。這就要求在未來的協調創新人才培養中,必須要充分重視市場的引導作用,通過相應的渠道將人才培養與市場發展進行融合,促使在協調創新機制下培養的人才都能夠滿足當今市場的需求。
(三)構建協同創新評價機制,保證人才培養質量
構建相應的人才培養評價機制也是未來協調創新人力資源管理人才培養的一種重要舉措。通過構建相應的協同創新評價機制,對于協同創新人才培養質量進行綜合評價,同時也為協同創新機制下的人才培養提供相應的標準參考。這樣在未來的人才培養過程中便可以直接根據制定的評價標準對于協同創新人力資源管理過程進行調整,對于其中不適合的協同創新策略進行刪除或者修改,使其更加符合市場環境下的人力資源管理人才培養需求,同時也促使協同完善創新機制更加完善。對于這一評價機制的制定,則應該充分調查當前的協同創新人才培養情況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制定一套綜合性的,具有針對性的評價機制。在評價過程中,也要根據實際的評價效果對于評價標準進行調整,從而形成一種雙向的促進。
四、結語
協同創新人力資源管理人才培養模式是未來人才管理與培養的一種主要形式,對此各企業、高校都應該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就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國的協同創新人力資源管理與人才培養模式已經初步構建,但在運行過程中還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本文對于這些問題進行了分析和總結,并相應地提出了一些完善建議,這對于未來協同創新人力資源管理人才培養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但是,未來隨著社會發展,也會對于協同創新提出新的要求,這需要各方組織管理人員不斷進行思考并相應的調整協同創新人力資源管理與人才培養模式,最終提供符合市場需求的高質量人才。(作者單位:航天動力技術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