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娜
在當前大數據時代下,高校所開設的教育技術學專業,需要對其教學理念、模式等進行調整,以適應大數據時代發展需求。本文主要對教育技術學與大數據進行簡單介紹,分析高校教育技術學應用大數據技術的必要性,并提出教育技術學教育改革的新思路,希望促使高校該專業教學朝著高效、科學的方向發展。
一、引言
教育技術學指的是利用教育技術優化教育教學模式的學科,該專業所培養的人才能夠對教育教學過程遇到的問題進行科學分析,尋找有效解決策略。同時,在當前大數據時代環境下,為了培養出與時代相適應的教育技術專業人才,要求借助大數據技術數據收集、處理等多方面的優勢,將其應用到高校教育教學改革中,推動教育技術專業教學理念、模式等調整。
二、大數據與教育技術學相關概述
(一)定義
大數據指的是采取多元形式來搜集各個網站具有實時性的數據。大數據具有大量性、多樣化以及真實性等多方面的特點。在當前通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中,將教育過程中產生的教育數據、知識數據進行互聯,打破了傳統教育教學時間、空間上的限制。教育技術指的是關于學習資源、學習過程中設計、使用以及評價的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比如教育教學中發揮教師組織、引導等作用的同時,借助多媒體課件、微課等輔助教學活動開展,實現高效性教育教學成效。
(二)大數據與教育技術學教育的關系
首先,高校教育技術學課程教學中,應用大數據技術能夠實現教育智能化、個性化等。比如借助評價軟件實時分析、查詢學生在線學習情況,根據智能化評價結果指導后期教育教學計劃的調整,為師生提供在線交流、資源共享的機會。同時,在教育教學中將視頻作為知識傳統的載體,比如當前流行的網絡教育或遠程教育等,能夠打破教育的地域化,并且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學習特點來選擇在線學習進度,實現大數據時代個性化教育。
其次,由于教育技術學專業教學模式、方法等處于不斷變化過程,大數據技術作為該專業教學活動開展的輔助工具,為了滿足該專業教育教學活動動態變化的需求,間接性推動大數據技術不斷的更新、升級。
二、基于大數據時代下高校教育技術學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一)能夠改變高校教育技術學專業傳統授課方式
以往的高校教育技術學專業主要以教師口頭講述+多媒體課件等方式開展教學活動,而在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下,高校教育技術學專業課程教學不在局限于實際課堂、具體班級等,可以借助大數據信息化技術來實現多個班級的學生在不同地點接受該課程的學習,能夠體現大數據個性化教學。
同時,在大數據環境下的高校教育技術學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所扮演的角色發生一定改變,主要扮演學生學習引導者和分析者的角色,利用視頻、智能軟件等為學生創設合理情境,并對學生該專業課程學習過程中的行為進行引導、評價等,幫助學生總結專業課程學習規律和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二)能夠全面了解學生對教育技術專業課程學習情況
眾所周知,大數據技術的應用需要數據庫的支持,隨著當前高校信息技術基礎設施的完善,通過大數據技術來獲取教育技術學專業的學生學習信息,并對學生該專業課程學習過程、表現等進行系統化分析,科學評估學生該專業學習情況和效果,一定程度可以為該專業教師教學方法、策略等改進提供依據。
同時,借助信息化平臺可以為學生提供線上自主學習、相互討論等條件,并且教師可以通過該平臺將該專業課程資料進行共享,設置專門時間為學生疑問進行解答。
三、大數據時代下高校教育技術學教育改革的路徑分析
(一)更新教育技術學教育教學理念、方式
首先,在當前大數據大背景下,高校教育技術學專業教師需要對其教育理念、方式等進行革新,以教育理念為導向對該專業課程體系進行優化,比如結合大數據技術發展趨勢來選擇該專業教材,避免該專業學生所學內容與時代脫軌,無法為后期教育教學工作服務。眾所周知,教育技術學專業所培養的人才是為社會服務的,因此,高校所開設教育技術學專業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應該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開設相關課程和技能培訓,比如要求該專業學生掌握數據分析和處理技術、計算機技能等,并且要求該專業學生掌握新媒體與教育關系相關理論知識,間接性促使教育技術學教育的改革。
其次,對于高校教育技術學專業的教師而言,需要正確認識該專業的特殊性,能夠有效利用各種數字化技術為自身教學、學生自主學習開展搭建起平臺,并且通過提高自身數字化技術來優化課程教學手段,實現教育資源的有效配置。比如教師通過大數據平臺來收集該專業每個班級學生對其授課評價方面的信息,并對其數據進行科學化分析、總結,為后期自身授課方式的優化提供參考。
(二)利用大數據技術實現授課不受時間、空間限制
由于傳統高校教育技術學專業課程以課堂為固定授課地點,以語言授課+多媒體相結合為主要授課方式,造成的學生自主學習時間、空間受到限制的現狀,可以嘗試將大數據技術、信息網絡以及媒體等結合應用到該專業課程授課中,比如教師可以根據該專業課程內容提前錄制好授課視頻,利用微信、QQ等社交媒體將其共享至學習群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來安排課程學習,尤其是對于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學習進度重復觀看教學視頻,促使學習效率的提高。
同時,教育技術學專業學生可以通過線上平臺對存在的疑惑進行探討、交流,教師可以利用固定時間進行線上答疑,幫助學生解決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并且可以通過線上平臺發布資料、布置作業等,一定程度起到監督學生學習的作用。
(三)通過大數據技術對學生學習過程進行分析、評價
傳統高校教育技術學專業主要以考試、教師主觀評價為教學評價方式,這種評價方式一方面不能全面了解學生專業課程學習情況,一定程度會打擊考試不及格學生學習熱情;另一方面該評價方式帶有一定主觀色彩,不能真實、全面了解學生課程學習情況,無法為后期教學方式完善提供參考。面對這種現狀,可以嘗試通過數據庫收集學生整個學習過程中產生的數據,比如記錄學生上課、做筆記、做作業以及考試等學習過程,并將其量化借助數據庫技術對學生學習的過程性數據進行分析,來了解該專業每個學生課程掌握情況,對其學習特點、習慣進行深入分析,根據數據分析結果及時調整課程教學方法、計劃,凸顯出教育技術學專業人才個性化培養的特點。
同時,可以借助學習軟件對該專業學生學習階段化評價,比如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學習軟件上的習題練習任務,教師通過登錄該軟件的后臺,來了解每位學生各課程學習情況,利用該軟件后臺數據分析工具對學生測試數據進行分析、總結。在每學期末時,教師將每個學生每個階段所測試的學習結果進行匯總,分析每個學生整個學期學習變化情況,并針對每個學生學習情況提出相關建議。
(四)通過教師角色轉變來適應大數據教學環境
由于高校教育技術學專業教師自身教學理念、方法等比較陳舊,無法適應當前大數據環境下的教育教學模式,并且自身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等技能不能滿足大數據教學的需求。面對這種現狀,一方面要求轉變教師單一授課的角色,逐漸轉變為該專業學生課程學習的啟發者、組織者以及考評者等多種角色,并將更多精力和時間投入到課程視頻制作、課堂活動組織以及疑問解答等過程中,實現專業課程高效性教學。
另外,教師可以通過自身知識體系的拓展來實現該專業教學效率的提高,尤其需要熟練掌握當前大數據相關技術,對該專業教學發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引導學生在掌握教育技術專業課程的同時,讓學生接觸到其他相關專業的知識,促使學生知識體系的完善。
四、結語
大數據技術作為時代發展的產物,在教育教學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將其應用在高校教育技術學教育改革中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對于高校教育技術學教育改革而言,需要借助大數據技術的優勢來實現課程體系、教學評價等方面的改革,達到專業教學效率提高的目的。(作者單位:鄭州財稅金融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