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軒
服務經濟與中醫醫德有效結合可促使醫學生成長為一名優秀醫生。服務經濟視角下醫學生的專業技能、服務意識等均需求達到較高水平,以創造更多價值。本文以服務經濟為視角,分析服務經濟與中醫醫德關系、培養中醫醫德重要性,并在醫德修養、醫德評價、實踐經驗等方面重點闡述了培養中醫醫德的可行路徑。
一、引言
新時代,各行各業的競爭要素從傳統的價格、質量逐漸趨向于服務的競爭。醫學生是中醫行業的傳承人,肩負著為人們提供高品質醫療服務的重要使命,提高醫學生服務意識、培養醫學生服務精神,可在本質上改善醫患關系,提升醫療行業名譽度,有利于發揮醫學生自身的重要價值。
二、服務經濟形勢下中醫醫德培養必要性
醫學生學習醫術是實現經濟服務的根本保證,我們的學習成效和個人成長、專業知識積累乃至一系列醫學實踐都對今后從事醫學職業有直接影響。而中醫醫德提升在我們的思想意識、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均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自身具備高尚的中醫醫德不僅僅有利于對我國醫學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還有利于使我們自身在醫學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提高綜合素質。醫療衛生屬于對外提供服務的行業,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以及推進社會道德建設的主要渠道,備受社會各界人士關注。但是目前我國正處于改革發展的新時期,醫療糾紛屢見不鮮,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醫療工作人員服務問題,人們希望醫療工作人員規范行為、提高服務成為了普遍現象。加之,醫療行業的服務性質,不同醫院的服務水平、服務口碑對經濟也產生了較高影響,因此,除了社會期望之外,為了醫院自身長久持續發展、提高自身經濟、社會效益,作為在校醫學生,我們必須重視培養自身醫德,重視提升醫學修養,在學習與實踐中秉持嚴謹的態度,積極自發承擔起救死扶傷的職責。
三、服務經濟和中醫醫德的具體聯系
第一,服務可擴充醫學生中醫醫德的學習內容,作為醫學生,通過加深對服務經濟的認識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自身醫德學習水平,同時這也是培養自身中醫醫德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此基礎上,能夠創造更多的價值。樹立正確的中醫醫德理念以及正確的價值觀,一方面在為社會服務的過程中培養醫德,另一方面培養高尚中醫醫德以更好地服務社會。第二,服務經濟與醫學生中醫醫德建設密切相關,具體而言,醫學生醫德應當包括醫學水平、專業技能、思想道德、修養素質等。從更好地學習的角度看,努力學習醫學倫理知識有助于我們掌握更多的醫療技術與專業技能,同時注重在課堂上吸收講師闡述的服務理念,以此提高自身基本能力,為人們提供高水平服務,實現個體的醫療技術、服務理念整體提高的目標,在今后執業過程中處理好醫患關系。此外,在服務經濟視角下,還需要考慮人與人相互間的關系,對于醫學生來講,這可以濃縮表述為無私奉獻精神,即是說,醫學生的無私奉獻精神可以有效轉化為高品質服務,在此過程中,醫學生中醫醫德也能夠不斷提升。作為醫學生可以通過積極參與志愿者服務的方式,培養自身的無私奉獻精神。
四、服務經濟視角下培養中醫醫德的可行路徑
(一)醫學生注重提升中醫醫德修養
現階段,醫學生在校以學習專業技術性知識為主,往往忽略了對倫理性知識的學習,這與服務經濟的要求相悖。作為一名醫學生必須從這一問題出發,探索實踐平衡知識學習與人格學習的有效路徑。注重合理安排自身的醫療專業課與人文類課程。另外,醫學生身為醫務工作接班人,其中醫醫德素質對于自身創造的經濟價值有重要影響。我們對于醫德學習不能僅停留在“有興趣”層面,而是需要付諸于實踐,重視積極進行自我培養、自我教育,積極主動學習踐行中醫醫德素質,具體可以從下述兩方面著手。
第一,積極與教師展開合作。一般而言,高校教師通常會有意識地吸納醫學生參與相關醫療活動,醫學生應當注重利用此類機會,積極參與教師從事的研究、實踐,積極主動與教師溝通,交流倫理性知識,探索服務經濟的精髓。第二,醫學生應當參與相關網站,例如,校園網、BBS論壇等,了解生活中實際發生的醫患糾紛,可以參與社團討論,與教師、同學交流、探討。服務經濟視角下,醫學生應當注重結合具體情況,立足于生活本身,不斷探索培養提升自身中醫醫德意識、醫德素質的可行方法,以培養自身高尚的醫德。
(二)醫學生重視中醫醫德評價結果
醫學生以服務經濟為視角,了解分析中醫醫德學習評價結果,應當注重了解自身真實心理狀態,以此提升自身醫德意識。通過對學校中醫醫德評價機制的分析,我們可以從下述三個角度著重培養自身中醫醫德。第一,學會篩選學習資料,摒棄不良資料、有害資料;第二,注重誠信為人;第三,以當代社會為基礎,不斷豐富自身知識,加強學習。
對于自身中醫醫德評價結果,醫學生應當及時進行反饋,進行自我評價,包括價值觀、集體觀念、世界觀、職業素質、思想道德素質以及臨床服務實踐水平等等,進行自我評價一則能夠對自身有清晰認知,二則能夠讓授課教師能夠更加了解自己,幫助授課教師找到授課重點,這對于提升中醫醫德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評價結果的引導下,醫學生更容易發現自身醫德的不足之處,對此,有必要積極參與相關講座、活動、晚會等等,以服務經濟為視角,深刻醫療理念,培養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集體精神,彌補不足,使得中醫醫德能夠得到全面提升。
(三)醫學生立足實際進行學習
實際需求就是醫學生學習的方向。醫學生只有立足于自身實際需求才能夠有針對性地進行中醫醫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醫德素質。醫學生培養中醫醫德不應該將其置于意識層面,而是應當在實踐中體現出來。具體而言,醫學生可以從下述幾方面著手,第一,結合自身實操實際情況,在學習過程中有意識地進行技能練習。作為一名醫學生,我們的生理年齡決定了我們多數人處于思想與行為的活躍期,對眾多事物充滿新鮮感與好奇心,通常更偏愛實踐操作。我們應當認識到親自實踐操作對于我們自身掌握技能的意義與價值,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需要不斷探索實踐機會,例如,積極參與病患志愿者服務,給自己創造近距離接觸患者的機會以及進行實際操作的平臺。第二,結合自身學習偏好,我們來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成長背景,不同的成長經歷以及不同的興趣愛好,如果全盤接收教師所傳授的知識,所獲得的成長難免有限。因此,在進行中醫醫德學習的過程中應當刻意訓練自身愛好,將其打造成自身強項,為更好地服務社會奠定基礎。第三,結合自身社交需求,我們應當把中醫醫德學習帶到生活中,不斷探索校園中飽含中醫醫德精神的橫幅、櫥窗,通過時時留意、處處留心潛移默化地培養自身的中醫醫德。
(四)醫學生持續積累中醫醫德實踐經驗
越來越多的醫學生參與到了醫療志愿者服務團隊中,服務經濟在醫學領取逐漸成為了熱點話題,在此背景下,中醫醫德獨立性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進行醫德培養過程中,我們應當注重在從古至今的文化典籍、視聽資料、學術研究成果等醫療知識中進行學習,通過感悟前人的實踐經驗豐富自身的認知。此外,我們還應當學習怎樣更好地利用社會資源,使得中醫醫德能夠得以持續提升,從校園內部延伸到校園之外。本文現闡述下述兩方面路徑,第一,積極參與社會中醫學專家講座,在實習期間注重動手實踐;第二,探索更多的社會醫療實踐場所,例如,社區、醫院、衛生監督所等,積極與這些機構進行聯系,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在實踐中探索開發為患者提供高品質服務的方式,在實踐中鞏固對服務經濟與中醫醫德的認識。
五、結語
醫者仁心,醫學生培養醫德是其畢生的重要課題。在服務經濟視角下,培養中醫醫德更是重中之重,是做好職業生涯服務工作的關鍵與核心,是貫穿醫學生從事醫療相關工作始終的行為準則,也是推進我國醫療事業發展、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方式,在學習、實踐、工作期間,醫學生必須謹記中醫醫德價值。(作者單位:山西大同大學)